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前两天看到两则新闻:

1

少女因游戏账号被盗而轻生,派出所3小时成功劝返

6月10日晚上,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滨海派出所接一男子电话报警称:“今天下班回来,发现其12岁的女儿不见了,联系同学和老师均称晚上未见过她,后在其女儿的抽屉内发现一份疑似遗书,里面内容就是永别了,叫家人和朋友不用为她操心了,并说是要把自己的QQ号码赠送给他人……

后来经过民警的努力终于找到小女孩,经了解,小女孩父母日常忙于工作,疏于与女儿沟通,小女孩平时经常沉迷游戏,此次仅仅因为一款网络游戏的帐号被盗,即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

7月12日晚上9时,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稽东派出所越北村警务网格民警顾雄荣接到村民电话,称越北村水库有一小男孩想要跳水自杀,人已经救起,希望派出所尽快来处理……

顾雄荣立即赶至现场,看到孩子低着头坐在村民家门口,全身湿哒哒的,除了膝盖处有点擦破,其他并无大碍。顾雄荣上前询问孩子姓名、家庭住址和跳河原因,可是孩子就是不吭声。

孩子看起来十五、六岁模样,猜想估计喜欢玩游戏,顾雄荣就和他谈游戏王者荣耀,顿时孩子就谈开了。顾雄荣乘势询问,他终于告诉了民警跳河原因和家庭地址。

妈妈不给我打游戏,我很生气,感觉妈妈不爱我了,不想活了……”听到孩子的自杀理由,民警有点震惊。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暑假期间,有的孩子参加夏令营、辅导班,充实又有意义。但有些孩子却整日在虚拟的游戏里浑浑噩噩。

游戏账号被盗想要轻生,妈妈不让玩游戏就去自杀,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在游戏里越陷越深,分不清对错,已经慢慢不知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对于孩子沉迷游戏,家长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就会有所改变,殊不知游戏就像是毒品一样,一旦沾染就会危及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为手机、因为游戏,毁了多少应该茁壮成长的栋梁之才,毁了多少本该圆满的家庭。

那么,玩手机、玩游戏上瘾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1

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游戏,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

孩子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2

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

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游戏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

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病态。

3

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

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

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迷迷糊糊,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

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4

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只要爱玩游戏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

沉迷网络游戏,孩子上瘾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上课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

对比虚拟的刺激游戏,学习显得无聊又枯燥,有些孩子甚至逃课去网吧打游戏,长时间下来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上述这些危害家长不要以为是危言耸听,是分析很多的例子得出来的结论。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十多岁的孩子沉迷游戏不可自拔,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其中一个便是父母缺少陪伴和监管,孩子感到空虚无聊的时候,就把游戏当做一个陪伴的替代品,到后来慢慢被游戏控制。

游戏占据了孩子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同时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实,唯有父母的陪伴、鼓励、支持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刚需品。

孩子对游戏痴迷,如果父母能够及时介入、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那将会减少很多人间悲剧。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适可而止,约法三章

俗话说“堵不如疏”,所以对手机和游戏,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取精去糙合理利用。

科学调查,相对于暴力游戏,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对其社交与心理都是有利的热身。

所以家长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跟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一起制定使用规则。

同时应该给孩子订好规矩,如果孩子非要玩的话,可以适当让孩子玩,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间和频率,一般一周玩一次就可以了,每次半小时以内,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如果孩子同意每天某一时间可以玩,玩多少分钟,由父母来监控,到时间一定要关闭,如没有遵守规则,下次不能再玩。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培养兴趣,取而代之

孩子喜欢玩游戏,那是因为他觉得很“好玩”的魔力无法抗拒,再有就是缺少陪伴,所以会选择用游戏填补空虚。

这个时候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把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转化到其他兴趣上面,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一起玩你比我猜、拼图、搭积木、跳象棋等益智类游戏,可以开发孩子大脑,扩散孩子思维能力。

家长也可以尝试将电子游戏生活化,比如在家里进行真人的游戏或角色扮演,如植物大战僵尸,可以由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游戏。

这样可以让孩子变得充实变得活跃,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利于家庭和谐。

一旦孩子对这些游戏入迷,自然就会“冷落”游戏,失去了吸引力的手机孩子也不愿再看一眼。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以身作则,父母先行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不是说说而已,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负面暗示,以后学校会花更多时间来教育,社会会以更残酷的方式来“改造”孩子。

其实如果真的要让孩子不玩手机不玩游戏,父母在家里就要多注意自己使用手机的频次和时间。

如果实在要用,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戏。

可以看看书看看报,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孩子看得多了也会跟着做。

或是多跟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一天的情况,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

这样下来,孩子接触手机少,也不会沉迷,根本不用家长去监管。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走出家门,户外活动

之前看过一个调查,中国和澳大利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近视发生率基本一致,而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澳大利亚的三倍。

因为澳大利亚的孩子每日的户外活动3-4小时,而中国基本小于1小时。

多参加户外训练活动,多进行体育锻炼,会使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让孩子心态变得积极阳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适当的博物馆、水族馆、科技馆参观,会给孩子增长科学历史知识。

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孩子旅游,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孩子因手机自杀,沉迷游戏的孩子有多可怕!

对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问题,我们家长既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能粗暴阻止,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孩子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改变孩子这个恶习是长期艰苦的过程,但如果家长能及早发现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再配之以耐心陪伴,积极引导教育,一定能把孩子从游戏的深渊中拉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