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混养模式发展探索,连云港有话说

地处江苏北部的连云港有约20万亩养殖水面,淡水养殖占据八成以上。怎么合理利用水域,增加养殖收益,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

精养困难

连云港前些年主要养殖适应能力较强的鲤鱼,但受病害及行情影响,鲤鱼精养效益通常不高

2008年左右,连云港有部分养殖户试养南美白对虾,刚开始时效益不错,但随着池塘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精养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养殖成功率逐渐降低。

鱼虾混养模式发展探索,连云港有话说

混养效益高

近年来,当地养殖户多倾向于以鲤鱼、草鱼、梭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混养,混养模式成为区域内最常见的养殖方式

相比较于精养,混养模式风险较低,养殖成功率高。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精养养成率的降低,病害的多发更是坚定这种混养模式在区域存在的价值。

养殖条件

鱼虾混养塘口单口面积30-100亩不等,以30-50亩左右居多。池水深度1.2-1.5米,缓坡,进排水方便,区域无污染水源。单口池塘1-2台常规投料或50-100米管道风送投饵机1台。单池增氧机配备以50亩为例,叶轮增氧机2.0KW/台,3台。水车2.0KW/台,1-2台。

苗种选择

虾苗投放为淡化苗,品系为土苗,杂交苗。本地小标粗场二次淡化标粗后投放市场,市场售价100-200元/万尾不等,价格的悬殊主要区别于虾苗品质、规格等,塘口投放基本以1.5cm-2cm/尾规格为主。健康的种苗、活力好、逆水性强,用瓷碗打样观察时附壁体表干净,体色透明,肝胰腺清晰,肌肠比合理,无断肢残缺等。

药物清塘

鱼虾混养塘口放苗注意事项,针对混养塘口的清塘主要是禁用一些聚酯类药物清塘,因为聚酯类对甲壳类动物敏感致死。

虾/鱼苗试水

放苗前期取鱼塘水样至虾苗场进行试水,一般试水24小时及以上,试水苗95%成活率及以上为最佳,试水成功后方可大批量投苗。

投苗时间

投苗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放苗当天提前投喂完池塘内鱼种,外泼抗应激产品,减少投苗后应激反应,提高种苗成活率。投苗10分钟后若无大批打转、飘苗、浮游不下水情况,则正常。

鱼虾混养塘口的投喂参差不齐,投喂选择从36蛋白到42蛋白不等,结合塘口放养密度与成活率情况,一般投苗密度2-3万尾/亩的塘口在养殖中期才投料。

鱼虾混养塘口管理,因养鱼会涉及到杀虫消毒类产品的使用,在投入虾苗后要注意针对消毒、杀虫类产品频率,避开聚酯类甲壳类动物敏感药物,消毒以碘制剂等温和性消毒药为主

疾病预防与管理,主要是对虾脱壳期的管理,对虾集中脱壳期,注意加强对钙、镁、磷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使用,保证顺利脱壳。

养殖在7月底到8月初就有部分池塘开始始陆续收捕,捕大留小,稀疏密度,根据塘口养成规格前期60-70头/斤开始捕售,一直到9月中后期30-40头/斤规格,前期一般选择2.0或2.5网目地笼,后期大规格选择2.8、3.0网目捕捞。

以鲤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养殖效益分析为例,养殖面积90亩,南美白对虾投苗4万尾/亩,鲤鱼550尾/亩,花鲢70尾/亩,白鲢60尾/亩。

整体养殖周期为一年,对虾养成规格40-50尾/斤,轮捕,每亩出虾180斤,综合料比:1.1计,单斤成本以3.1元计,综合亩成本1054元。单独混养南美白对虾带动亩效益2185元。

鲤鱼投喂1015+365F,综合系数1.65,单斤成本3.1元,每亩需4650元饲料款,塘租1000元/亩,药品300元/亩,电费300元/亩,苗款1000元/亩,拉网人工200元/亩,则每亩纯利润为4228元。

鱼虾混养模式虽然在区域一直主导养殖方式但也有很多值得去总结改进的不足,比如整体混养模式对虾成活率普遍在30-40%左右。其次,投放混养鱼苗规格偏小,后期长势慢,赶不上热水鱼上市等问题。鱼虾混养模式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去改善来保证养殖的成功性与效益的最大化。该模式在连云港一带如此流行,一定有它的成功性,很值得其它养殖区域去总结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