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加价购房,不一样的温州炒房客

一样的加价购房,不一样的温州炒房客

网络图

前几日闲来无事,写了篇“加价购房又抬头,炒房还是悠着点”被朋友发在头条号上,引得一片人关注,也是哦,炒房客搁哪里都让人不安,当然也有质疑声,其实很正常,有利益就会有门道,有门道就会有钻门缝的人,这几天钱报同行曝光了杭州开盘现场卖号子的掮客,我不禁开怀大笑,哦,原来楼市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哈哈!

一样的加价购房,不一样的温州炒房客

网络图

被耍两次之后,记者老包不再为炒房人搞房子了

2003年,温州房价连续攀升,温州红日香舍里项目卖的很好,一位同事找到老包,希望能够帮忙整一套,热心肠的老包二话没说,找到总经理姐姐订了下来,然而同事挂着号却迟迟不去签合同,最后还是“姐姐”揭了谜底,原来同事根本不是自己住,而是加价转手后直接到房开过户,这就是老包当年在入道不久时被人耍了一回。

2010年,中梁置业的香缇半岛首次打开了温州房产营销模式,所以该项目一度成为“俏手货”买房人趋之若鹜,有位号称朋友的朋友便找到老包,几句煽情的话就把老包说感动了,凭借媒体的公开身份和个人的私交,老包很快帮这位朋友“讲下”一套房子,但从房开出来不到半天,老包就听说这位仁兄把到手的“条子”加价20万给卖了,再次被耍的感觉让老包郁闷了好几天。

至此,老包发誓再不为炒房人开方便之门。

一样的加价购房,不一样的温州炒房客

温州一尚未开盘的项目,看房人却人满为患

这轮温州炒房客与以往大不同

之前的发文中,老包提到了今年8月市府路壹号项目加5万买房的陈先生和在江滨路加价35万买房的郑女士,顺着这条线索,记者老包很快找到了炒房客,和他们聊了起来。声明一下,老包从不贬低温州炒房客,相反还挺佩服他们洞察市场的能力。比如,在温州城市“大拆大整“开始时,他们就开始瞄准了一些热门地段的房子,在大批握有真金白银的拆迁户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出手。当然,这轮温州炒房客很少有专业玩这个的,很多也是路过捞一把就走的“散客”,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轮的炒房客资金实力普遍较强,所以他们并不使用几年前“短频快”的手法,而是有利则可图,无利则屯货。也就是说,买来的房子肯定不是自己住的,但没有足够的赚头也不准备出手。

最后只有一个疑问了,这轮炒房客的钱从何而来?除了生意赚的、拆迁分的这些没新意的路子外,让老包吃惊的是,有炒房客的钱是从一线楼市退出来的。原来如此,老包顿悟,由于国家大政策的调控,炒房客不看好一线楼市了,他们也来了个“温商回归”,好吧,老包的故事讲完了。

记者老包的忠告:“房子是用来住的”这是全国一盘棋节奏,温州例外几个月可以,长久下去那就轮到打地鼠游戏了,炒房客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一样的加价购房,不一样的温州炒房客

记者老包自画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