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包括所有鱼塘、风水塘、小山塘……

白云区水系发达,农村风水塘、鱼塘众多,近年来这类小微水体出现黑臭问题,成为影响水环境的一大因素。近日,区河长办按照市、区部署,制定《白云区小微水体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推进794个鱼塘及风水塘、小山塘、边沟边渠等一般小微水体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小微水体“三无”(污水无直排、水面无垃圾、水质无黑臭)目标。

白云区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包括所有鱼塘、风水塘、小山塘……

小微水体整治纳入河长制考核

根据初步摸查,全区风水塘、小山塘、边沟边渠等一般小微水体共有794个。《方案》提出,今年年底前,实现小微水体河段长全覆盖、60%黑臭小微水体基本消除黑臭;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小微水体整治任务,实现小微水体“三无”目标;2020年底前,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完成全部小微水体的整治任务。

《方案》要求,所有小微水体均要设置由经济社、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负责人担任的自然村、经济社河段长,明确小微水体管理责任人,并设置小微水体河段长公示牌,公开河段长身份,接受群众监督。针对存在问题的小微水体,结合实际,制定“一点一策”“一渠一册”“一塘一策”整治方案,明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人、责任清单和完成时间表。

在日常养护方面,由镇街牵头,以村居为单位,将小微水体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同时,建立小微水体治理微信群,强化小微水体日常管理。按照“定点、定人、定时、定责”的要求,白云区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将纳入河长制考核。

白云区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包括所有鱼塘、风水塘、小山塘……

完善机制狠抓污染源防控

《方案》要求,要全面排查列入整治的小微水体周边各类水污染点、面源,造册登记,逐宗整治,销号管理,坚决清除各种污染源,清除小微水体管理范围内的违章搭建和违法建设。同时,要加快推进城镇、农村污水截污纳管,加快建成完善城镇、农村污水收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清理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排污口。对偷设、私设等非法设置的排污口、暗管,一律清除;对生活污水直排口,采取就近纳管或临时截污措施;对雨污混接口,一律限期整改。

此外,要全面摸查白云区鱼塘涉水污染情况,关停清理涉污染鱼塘,严格鱼塘生产运营过程管控,杜绝鱼塘水体黑臭,排入河湖的水质主要指标不低于受纳水体的水质标准。要以治理垃圾、养殖污染等为重点,整治小微水体流域内的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通过发挥村居责任主体作用,落实管理责任人,建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长效机制。

《方案》明确,各镇街对小微水体整治及日常管理负总责,要加强组织领导,对照工作任务和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明确细化任务分工,责任到人。责任河长要经常检查河段长工作情况,督促其履职尽责,确保整治任务按期顺利推进。

白云区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包括所有鱼塘、风水塘、小山塘……


来源 | 区河长办、白云时事 江兴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