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当家青衣——魏艳妮

魏艳妮,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当家青衣。2013年11月评为国家二级演员。陕西宝鸡人,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攻青衣,本科在读。师从郝彩风、李凤云等名家。

曾在《哑女告状》、《窦娥冤》、《天河配》、《软玉屏》、《番禺令》、《黑叮本》、《五典坡》、《铡美案》、《杨门女将》、《五女拜寿》、《赵氏孤儿》、《断桥》、《三堂会审》、《斩秦英》、《庵堂认母》、《探窑》和《三娘教子》等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其中《天河配》、青春版《杨门女将》被制碟出版。

国家二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当家青衣——魏艳妮

社会任职

第二届青联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

获奖记录

2004年荣获陕西省“红梅大赛”三等奖。

2005年荣获《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08年参演《杨门女将》荣获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白玉兰集体奖”;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站的更高奖”。

2008年被评为奥运重大活动先进个人。

2009年荣获《陕西省第五届艺节》“优秀表演奖”。

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

2009年12月被评为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形象代言人”。

2010年荣获《陕西省首届秦腔演唱大赛》“一等奖”。

2010年9月荣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节》“优秀表演奖”。

2010年当选陕西省第二届青联委员。

2011年1月《西安天天有秦腔》“超千场演出标兵”。

2011年10月荣获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表演奖”。

2011年12月荣获法国《第五届中国戏曲节》“最佳青年女演员奖”。

国家二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当家青衣——魏艳妮

青春版《杨门女将》饰佘太君

人物评价

 ——谈魏艳妮在《铡美案》中的表演特色 戏剧评论家 张振秦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的魏艳妮,是涌现在秦腔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员之一。她本工青衣,师从郝彩风、李凤云等名家,主演过《铡美案》、《杨门女将》、《五女拜寿》、《赵氏孤儿》、《断桥》、《三堂会审》、《斩秦英》、《庵堂认母》、《探窑》等戏。她的嗓音条件得天独厚,高、宽、亮兼具,行腔舒展流畅,气息控制自如,又善于运用鼻音技巧,共鸣好;唱腔质朴、秀丽、醇厚、清新,注重韵味;表演规范熨帖,善于捕捉人物身份、心理、情感,能较好的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铡美案》是魏艳妮常演的一出戏。她在继承前辈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秦香莲这一角色的深入理解,在顺应时代审美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唱、念、表演等环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革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很多演员演秦香莲,着力塑造其性格刚烈倔强的一面,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火爆,如唱《告状》之“秦香莲跪轿前心惊胆颤”一句,往往以声大气宏的大拖腔烘托气氛,博得掌声。然而,以秦香莲这样一位未经世面的弱女子,在那种森严的场合下,能够这样“理直气壮”的“心惊胆颤”,于理不通。而魏艳妮的演唱,则能从人物出发,唱出那种“心惊胆颤”的心理。在唱这一句的时候,她颤兢兢的向两边偷偷的看一下,唱“胆”的时候,声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颤”字则轻轻的落下,紧扣人物,细腻传神。同时,舞台表演手法多采用对比手段,以秦香莲的无助、世道的不公来衬托出公主的飞扬跋扈和蛮横,如果秦香莲在这里也用污言秽语相加,这样的一个艺术形象怎么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呢?魏艳妮在表演上抓住了秦香莲面对权贵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的心理,塑造了一个贫而有志的人物形象,取得了很好的舞台效果。最后一场中,当包拯唱“开言来再叫秦氏香莲听”一段时,魏艳妮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有层次有条理的诠释了秦香莲的心理变化:看到包拯手捧三百两纹银,秦香莲不明就里,拿银作何用?“我有心准了你的状,公主国太闹哄哄”,心里一惊,预感案情有变化了;“赠尔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养儿郎”,以双手推让,表示不需要;“送儿南学把书念,只读诗书莫要做官”,微微颔首,做心酸之状,触情伤情;“你丈夫不把高官做,焉能骨肉自相残”,眼望包拯,做失望状;“忙吩咐香莲下堂口”,神情由失望转至绝望,表情木然……通过这一系列的表演,把秦香莲从不明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理变化刻画的淋漓尽致,为后面绝望的唱出“人说包公是铁面,谁知尽是哄人言。三百两银子摔当面,放声大哭叫苍天”做了很好的铺垫。

声腔演唱上,魏艳妮的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吐字清晰明亮,演唱规范洒脱,非常动听。如《闯宫》上场的四句【二六】中最后一句的落腔,“木墀宫去找负心人”的“人”字,处理的细腻跌宕,大有名旦李爱云的韵味;再如《三对面》中“包相爷与我讲遍”中的“遍”字,由弱到强,由近至远,充分发挥了她嗓音的优势。

魏艳妮的念白也很突出,她吸收了话剧的一些念白技巧,淡化了戏曲念白程式化的痕迹,感情充沛,集中的体现在《闯宫》一折中。如“是你上京赶考,几年无有音信,听得人说你在京高中,是我手拖一双儿女沿门乞讨,一路之上不是英哥饥饿啼哭,便是冬姝足痛难行,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好容易来到这里,谁知你竟是这样无情……【叫板】负心了”一段,她念的情真意切,有委屈,有怨愤、有失望,也有期望,晓以理,动以情,热耳酸肠,情景感人;再如“强盗啊强盗!是我手拖一双儿女,千山万水找上京来,你不认我还则罢了,怎忍将一双儿女留为乞丐,啼饥号寒!嗯!你枉为人之父母也”这段,则完全失望乃至绝望,痛斥陈世美的无情无义,语气凄厉。魏艳妮通过语速的缓急、节奏的强弱转换,很好的拿捏了舞台节奏,情感变化得当,缓急分明,有张有弛,通过念白有层次的诠释了秦香莲的心理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