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这两天,“国足踢中超”的消息传得满天飞,据《南方都市报》名记丰臻报道:

踢中超的不是国足,而是U23国家队,U21国家队有可能去踢中甲,U19则组队踢中乙。这个计划由国家体育总局单独调研后提出,并很有可能在下赛季施行。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名记丰臻爆料

就连由此带来的后续影响,总局在讨论中也给出了方案,例如:U23踢中超,抽调各队U23球员,作为补偿,俱乐部外援名额可能会增加一个。

对国内球迷来说,各支中超俱乐部的调节费都白交了?比如说大连一方的卡拉斯科和盖坦,北京国安的巴坎布…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U23将组队战中超?

对中国足球来说,这倒并不是件新鲜事,2010年韦迪执掌中国足协时,就提出过这个想法,甚至为“国奥踢中超,国青踢中甲”草拟出了方案。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个建议几乎受到一边倒的反对。8年前的反对声音再次浮现——足协自己组队参加职业联赛,在“管办分离”的今天,就算当事人不觉得滑稽,旁观人也都觉得尴尬。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U23国家队

2010年时的韦主席可能参考的是1990年1991年发生的事情:徐根宝率领的国奥队参加过那两年的甲A联赛(1991年还降级了)。那会儿是什么时期?是中国足球尚未职业化的时候,参加联赛的一共只有8支球队。那两年的国奥队参加联赛锻炼取得了什么结果?是在徐根宝“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余音中,国奥队在与韩国队的比赛里遭遇“黑色9分钟”,冲击巴塞罗那奥运会失利。

中国足球职业化二十年多年了,这会儿又要去借鉴专业化时代的不成功经验,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中国足协

8年前的反对理由放在8年后依然适用,在职业联赛中采用这种做法实在荒诞,何况牵扯到的问题变得更多——俱乐部的权益如何保证,尤其是抽调适龄球员较多的俱乐部。国奥国青队中若有留洋球员怎么操作?想提高国字号球队的整体竞争力,没问题,全中国球迷和足球从业者都想,但这种方法不但无法有效提高球队整体能力,还会对已相对成熟的联赛体系造成破坏和打击。

有排除万难的决心是好的,但还有一句话说的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坚持,距离正确就越远。

其实纵观中国足球发展史,这样的荒唐决定已有很多先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足协这些年来做了哪些荒唐事。

1.头球破门一个算俩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头球破门一个算俩

上世纪80年代,足协认为中国足球该培养力量型的球员,这样才能立足亚洲。因此,足协别出心裁地规定头球得分,进一个算俩。这样一来,联赛当中高中锋数量猛增,而且还出现了把球带到门口再挑起用头球破门的奇景。幸好这样的规定只持续了一年,否则很可能会出现足球队篮球队化的局面。

2.取消升降级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取消升降级

为了确保国家队在2002世界杯有所突破,足协决定2001年联赛只升不降,2002年只降不升,没有了升降级压力,各俱乐部缩减投入,现场观战的球迷少之又少,假球赌球也在取消升降级之后孕育而生。

3.联赛抽扑克定亚军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抽扑克定亚军?

​ 2002年甲A联赛末轮,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深圳、北京出现同分的局面。此时,足协决定,两队抽扑克牌决定名次。结果深圳平安抽到了黑桃Q,北京国安拿到了梅花J,前者称为当赛季的亚军。

4.输球才能保级进中超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康师傅”队

2003年末代甲A,足协规定,2002年和2003年各队排名名次按系数相加,最后总系数分少的进入中超。2003赛季最后一轮之前,重庆和天津争夺最后一个中超名额,然而这个奇葩规则存在明显漏洞,重庆力帆队为了进中超必须要在最后一轮输给青岛队,让后者排名力压天津泰达,同时天津泰达队输给上海国际队。力帆队输球进中超的闹剧最终落空,尽管自己输给了青岛,但泰达却客场战胜了国际,后来被证实那是一场惊天假球。

5.每场比赛不能少于1万人

2007年,足协为提高上座率,设定了惩罚措施,联赛平均上座人数低于5000和1万人的俱乐部,将在年终联赛分红中分别扣除10%和5%。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中超和中甲出现了学生大爷大妈组团观赛的现象。

6.分红没钱发啤酒充数

中国足协出新规,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盘点那些年的“活久见”

分红没钱发啤酒

每年中超俱乐部分红,按理说都是大家高高兴兴拿钱的日子。不过,由于经济不景气,加上中超收益不足,足协在给俱乐部分红时遇到了难题。然而,足协的领导人并非没有办法,2008年,由于联赛赞助商是金威啤酒,足协就给每队发了790件啤酒代替奖金分红,让各队喝了个饱。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这儿“消费中国足球”。看完今年的世界杯,中国足球差在哪儿、如何发展,足协、总局的管理者肯定比我们球迷更清楚。全世界各种成功的经验就摆在那儿,认认真真研究,踏踏实实做事就行了,别整天自己瞎折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