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財經聲音」財政部長: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劉昆: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求是》雜誌撰文稱,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財政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領會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深遠意義,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劉尚希:以拆彈的精準和耐心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撰文指出,化解風險,好比拆彈,要求精準性和耐心,操作不慎就可能會發生爆炸,引發危機。我國當前面臨的風險形勢不容樂觀,預期到三季度,不少地方就會發生資金斷流的風險。按照2016年國辦轉發的地方政府性債務應急處置方案,估計有一些市縣達到了啟動“財政重整計劃”的應急級別,只是在當前問責機制下,誰也不願意成為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多部門同時發力,用操之過急的行政方式遏制隱性債務增長,有可能提前引爆風險炸彈。

張斌:不要因為貿易糾紛增加進口稅率

日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再次表態稱將對中國出口總額2000億美元的商品追加關稅。對此,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表示,不因為貿易糾紛增加進口加權稅率,應積極營造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他撰文稱,無論有沒有中美貿易糾紛,中方都需要在開放市場,推動市場公平競爭方面做出進一步的努力。這是其他經濟體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的必由之路。中美貿易糾紛如果能成為推動這一過程的契機,對中國不失為好事。

丁爽:貨幣政策越來越重要的目標之一是管理資本流動

針對越發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日前接受《清華金融評論》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通貨膨脹比較低,就業市場比較穩定,失業率比較低。因此央行最近更加關注的是金融穩定,即在去槓桿和加強金融監管的大環境下,怎麼能夠維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防止出現系統性的金融危機,這是一個重點。另外越來越重要的就是來管理中美貿易摩擦環境下的資本流動。

楊業偉:財政發力程度有限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楊業偉日前給界面新聞撰文指出,政治局會議要求“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這意味著去槓桿的大方向並未改變。而“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則意味著去槓桿將有度的進行。去槓桿的大方向不改變,在實體經濟層面,意味著對地方政府的債務管控方向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地方政府通過隱性債務來融資將繼續受到管控,地方政府資金來源在下半年依然不會有明顯改善。

林採宜:未來三四線城市住房剛性需求不足

2016年下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持續上漲。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撰文指出,三四線城市常住人口增速長期低於0.5%左右的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呈淨流出;此外,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缺乏產業支撐、基礎設施與教育醫療等水平較差的三四線城市未來難以在大都市圈戰略下改變當下人口淨流出的現狀。考慮當前棚改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釋放了部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此,未來三四線城市住房剛性需求不足,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缺少長期支撐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