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清風嶺~朝陽精神的象徵全東北是獨一無二中國地

清風嶺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有山,有水,夏天很涼快,滿山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來朝陽,來清風嶺探訪《中國地》。

朝陽人身上有一種力量、有一種精神。今天和一位朋友談本次氧化鋁的建廠問題,提到了朝陽群眾的團結精神,突然想起來中國地,清風嶺的問題!這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我和朋友談話預判必勝!因此在發佈公告後寫此文,朝陽人民值得讚揚!
朝陽清風嶺~朝陽精神的象徵全東北是獨一無二中國地


《中國地》上的中國人託舉起了中國魂,中國魂的核心就是中國精神、英雄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地“九一八”事變後,在遼寧省朝陽,朝陽人身上有一種力量、有一種精神。南部山區一個叫“王老鑿”的漢子,帶領全家、全村以及廣大民眾,浴血奮戰,固守清風嶺石明信溝,創造了堅持14年之久未讓日軍佔領,直到抗日抗日戰爭勝利的傳奇。他們擊退日本大的正面進攻五次,小的戰鬥不計其數。堅持抗戰,誓死不降。使清風嶺成為傲然屹立在“滿州”大海中的一箇中華孤島,日本關東軍把這片土地稱為“中國地”。王老鑿原名,王文福。

軍的幾位領導人曾先後為類似
朝陽清風嶺~朝陽精神的象徵全東北是獨一無二中國地​的武裝力量定性,毛主席為其定義‘地方武裝’,而朱德認為他們是‘家族武裝’,陳雲與彭真則明確認定其為‘土匪’。1990年由朝陽市委黨史辦編撰、白山出版社出版的《寸土必爭》,以及《近現代朝陽人民革命鬥爭大事記》、《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師史》等,均對“王老鑿”其人其事有所涉及。   《寸土必爭》一書192頁描述了1947年12月上旬王老鑿被我軍抓獲的情景:“64團奉命去朝陽剿匪。行前,我們只知道活動在朝陽南部的一股200多人的土匪,已投靠國民黨。匪首王老鑿地形熟、槍法準,老奸巨猾,很難對付,日本鬼子也奈何不了他……上午10點多,團主力經過4小時的山路跋涉,才到達了韓杖子的溝口……我和五連連長劉廣成等幾個幹部、幾個通信員首先衝進村子。當時王老鑿正在村頭探頭探腦向村外張望,沒等他搞清是怎麼回事,幾條槍口就堵住了他……在王老鑿家裡,我們繳獲了國民黨委任他為‘熱遼先遣軍第三師師長’的委任令和送給他的收音機、罐頭食品等一大批禮物。”這篇名為《戰略退卻中的幾次戰鬥》的文章由當年的冀熱遼寧軍區22旅64團參謀長廖明正所寫,文中提到的“幾個通信員”中就包括王更新,那一年他年僅12歲。因為與戰友活捉王老鑿,王更新還獲得了我軍頒發的獎章。   廖明正隨後寫道:“當晚接到歐旅長指示,地方黨委通知,王老鑿這個人過去有功,要給予優待。後來,我們才知道,王老鑿在偽滿時期一直堅持抗日,並掩護過我地方工作人員,曾被我軍任命為朝陽縣政府聯絡科長……”   石明信溝曾是惟一“中國地”   記者注意到,史料中提及“王老鑿在偽滿時期一直堅持抗日”,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   發表於1991年《黨史縱橫》第4期上的《王老鑿與石明信溝》載,石明信溝位於朝陽南90華里,溝長十幾華里,沿溝分佈著韓杖子、孟杖子、二道溝、西南溝等幾個自然村落。偽滿時期溝內住著100多戶人家,幾百口人,這麼個普通的山溝,在遼、吉、黑、熱東北四省的遼闊疆域中,是一塊名符其實的彈丸之地。在日軍侵華的14年間,這裡的人們憑藉山高溝險、林密石多的地理優勢,與日偽當局浴血苦戰,直到1945年“八一五”抗戰勝利。領導這一抗日鬥爭的人就是在遼西和熱東地區頗有名氣的“王老鑿”——王文福。   文章介紹,王老鑿本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其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韓杖子村。王老鑿兄弟四人,他是長門長子。由於他性情暴烈,辦事“死鑿”,人送綽號“王老鑿”。王老鑿中等個兒,偏瘦,腰板溜直,喜歡穿一身藍土布褲褂,走起路來健步如飛,腰間經常挎著一支帶木殼的手槍。“九一八”後,已經58歲的王老鑿帶領本家人抗日。1932年6月,一股日寇侵入朝陽縣南部,遭到了王震、趙清泉領導的民眾抗日武裝的襲擊,被擊斃23人,剩下的8名日寇在向錦西潰逃途中,又遭到王老鑿率領的民眾抗日武裝的襲擊,當場被擊斃2人。1933年3月,日軍侵佔了當時的熱河省之後,王老鑿率領抗日武裝退守到石明信溝內,閉山自守,安土不出,採取了一種特殊形式進行反滿抗日:從不主動出擊日偽軍警,但堅決拒絕日偽的反動統治,日偽當局的法律在石明信溝一律無效。日偽軍警來討伐時,來得少便兵戎相見;來得多便退守山林,以避敵鋒,敵退我回。 但是縱觀歷史明信溝位於今遼寧省朝陽市南45公里的柏山中段,屬於常在營子鄉管轄。溝長十幾裡。沿溝分佈著韓杖子、孟杖子、二道溝、西南溝等幾個自然村落。偽滿時期,溝內住著100多戶人家,僅幾百口人。這麼個普通的山溝,在遼、吉、黑、熱東北四省的遼闊疆域中,不過是彈丸之地。但石明信溝人民在日軍侵華的14年間,堅決不接受日偽的反動統治,他們憑藉山高溝險、林密石多的地理優勢,與日偽當局浴血苦戰了14年之久。領導這一抗日鬥爭的人就是在遼西和熱東地區頗有名氣的“王老鑿”——王文福。 王文福一家住在韓杖子村,世代務農。王文福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他是長門長子。由於他性情暴烈,辦事死“鑿”,因此他在青年時期,人們便送綽號叫他“王老鑿”。他們親兄弟4人,人們也就習慣地稱呼那哥仨為“二老鑿”、“三老鑿”、“四老鑿”。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各地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王老鑿”一家也投入到這一洪流中來。他三弟王文樣,原在黑龍江闖綠林,“九一八”事變後在當地參加了民眾抗日武裝。受挫後回到家鄉,把所見所聞的日軍倒行逆施講給家人聽,對促動王文福積極參加抗日活動起了很大作用。 1933年3月,日軍侵佔了熱河省以後,原在朝陽地區內活動的各路抗日義勇軍隊伍、民眾抗日武裝,有的隨東北軍撤退,有的就地解散了,也有一部分武裝留在原地堅持敵後鬥爭,以遊擊形式打擊日本侵略者。這時,王文福的武裝退守回石明信溝內,閉山自守,採取了一種特殊形式的反滿抗日鬥爭。其特點是,從不主動出擊日偽軍警,但堅決拒絕日偽的反動統治,日偽當局的所有政令、法律在石明信溝一律無效。 1934年6月1日拂曉,300餘名日偽軍闖進了石明信溝。人們紛紛向溝裡逃跑。由於溝深林密,多數人逃出了虎口,但也有些人被日偽軍殺害。王文福的三弟王文祥就是在這次日軍圍剿中被殺害的。他的堂弟王文儒來不及逃走,藏在秫秸垛內,也被日軍搜出後槍殺了。 同年12月17日清晨,日偽軍又一次出動重兵,對石明信溝進行更大規模的燒殺搶掠。日軍騎兵闖進石明信溝,將居住在溝門的王景山、溫志祥等21人抓走。溝裡群眾聞訊立即轉移。第二天,千餘名日偽軍警進入溝內掃蕩,並把頭天抓去的人帶回,企圖引出“王老鑿”。敵人進到孟杖子屯時,把在山上的宋石頭開槍打死。日軍看“王老鑿”不出來,氣急敗壞,把這21人蒙上眼睛,堵住嘴,推到河套當中,全部用刺刀挑死。日軍又連日在溝內反覆搜剿搶掠,抓住了十幾名群眾。有的人在押解途中逃出虎口,未跑了的全部慘遭殺害。日偽軍這次進剿,共在溝內燒殺搶掠了7天,溝內群眾共34人遭殺害。同時日軍還把韓杖子、孟杖子、西南溝3個自然村的200餘間房子也全部燒光,並搶走了所有財物。 日偽軍警撤走後,王文福立即帶領家族及溝內其他群眾回到溝裡,重整旗鼓,重建家園,仍拒不降敵。 日偽當局在對石明信溝年年進剿的同時,也間或施展招安手段,多次派人對“王老鑿”勸降,並封官許願。“王老鑿”皆不為所動。 1935年冬,日偽軍200餘名騎兵又一次進剿石明信溝,把群眾預備過春節的物資和食品一掠而光,抓不到人就放火燒了群眾搭的簡易住房。 1938年10月26日,日軍30餘人分乘兩輛汽車突然闖進石明信構。這時,溝裡群眾正在秋收。王文福聞訊後,跑到山頭上一看鬼子來人不多,便開槍打死了兩名日軍。雙方激戰到下午,日本兵怕天黑後人少吃虧,傍晚時乘汽車撤退了。在這次戰鬥中,王文福的三兒子王俊峰犧牲了。 日偽軍的連年討伐和圍剿並未達到消滅“王老鑿”和壓服石明信溝人民的目的,他們便從l940年開始對石明信溝施展了更加毒辣的陰謀,以“集家並村”為名,把該溝劃為無人區,以武力強迫一些群眾搬出溝外。對那些無法趕走的人,敵人就在溝周圍設警察分駐所,以圖用封鎖圍困的辦法,使“王老鑿”就範。可是敵人的這一招又失敗了。 那些設在石明信溝的偽警察分駐所,久而久之都成了“兩面”警察所。有些偽警察從王文福和石明信溝人民堅持反滿抗日的義舉中,喚起了民族良心,開始心裡同情石明信溝民眾;也有的警察預感敵偽政權不穩固,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不願死心為日本侵略者賣命;還有一些偽警察受到了王文福的恩惠;有的警察分駐所長竟認王文福為乾爹。因此,這些擔負圍困任務的警察,大都成了王文福的耳目。溝外一有風吹草動,王文福便了如指掌。 王文福為了在經濟上打破日軍的封鎖,先後在溝內裝起14架軋棉花車子,進行自種、自紡、自織。又開設了3處油坊,還有鞋鋪、帽鋪等作坊。這條溝便形成了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這些事都是違犯日偽經濟法令的。溝外在日偽統治下的群眾,正愁著有棉無處軋,有豆無處榨,“王老鑿”開了軋花廠和油坊後,他們便紛紛翻山越嶺進溝軋花和榨油。那些被強迫遷出溝外的群眾,又悄悄搬回溝內居住。由於大部分偽警察都與王文福有聯繫,因而,那些到石明信溝軋花和榨油的人畜車輛,常常在警察眼皮底下通過,略施小賄即可,只瞞過日本人的耳目而已。這不僅加強了溝外群眾和石明信溝民眾的聯繫,也增強了溝外群眾對“王老鑿”的信任。溝外許多群眾讚譽石明信溝為真正的“中國地”。 石明信溝民眾的反滿抗日鬥爭,被日偽當局視如眼中釘、肉中刺,他們絞盡腦汁,從1944年開始對石明信溝民眾又一次施展了毒辣的反革命兩手。 1944年下半年,日本軍官親自出面,由偽土默特右旗旗公署總務科長何石葛都仍(蒙古族)引路,進石明信溝對王文福勸降。王家對來人以禮相待,給茶喝,給飯吃,但表示不能投降。吃飯時,王家人不陪客,由王文福的兒孫佩帶武器送飯送菜。日本人一再表示友好,拿出帶來的布匹和衣物要送給王文福,被王家拒絕。“王老鑿”對日本人表示:你們來做客,當客人接待;你們要打,我們就打。氣得日本人灰溜溜地回到了朝陽城。日偽當局招降不成,更加羞惱,對石明信溝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討伐。 1945年7月5日,由偽土默特旗公署警務科長日本人大道義行率領800餘名日偽軍警討伐石明信溝。由於早有人給王文福送了信,溝內群眾都已撤退了。日偽軍警進溝後抓不到人,便見物就搶,見房就毀。敵人搜出4名70多歲的老人用戰刀砍死後又放火焚了屍。還驅趕大量溝外居民進溝砍柴伐樹;把王家的棉花車子全部砸碎、燒光;將所存棉花全部拉走;還放火燒了所有的住房,並把殘牆斷壁推倒,挖出地基;又把溝內的所有石碾石磨全部砸碎;把水井填死。一直燒殺槍了8天,直到片瓦無存,遍地廢墟,日軍認為溝內已再不具備人的生存條件時,才帶著幾名被抓群眾撤走。 敵人走後,“王老鑿”帶人回到溝裡,又一次開始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石明信溝人民,就這樣在浴血苦戰中度過了14個春秋。   王老鑿帶領百餘戶民眾與日偽統治者頑強奮戰了14年,使石明信溝成為東北淪陷後惟一一塊未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地”。  1945年以後的王老鑿,經常夥同朝陽國民黨保安大隊圍截我方武裝,打死打傷解放軍戰士,還作害百姓,其二兒子更是幹了不少逼得人家破人亡的事。此時的王老鑿已經覺得自己的“家族武裝”不過癮了,拉起一杆人馬成立了“花子隊”。在一次戰鬥中,“花子隊”被解放軍擊潰,王老鑿逃到錦州,被國民黨封為騎兵師長。1947年,朝陽縣城解放了,王老鑿的隊伍又遭重創,餘部逃到當時尚未解放的錦州做垂死掙扎。錦州解放不久,有一天,在街上,王老鑿被一名解放軍戰士認出,市公安局逮捕了他,把他當作匪黨投入錦州監獄。入獄後,很多人為他說情,說他在抗日戰爭期間立下了不少戰功,應從輕發落。1951年,王老鑿死於朝陽監獄


清風嶺位於朝陽市區南58公里處的朝陽縣長在營子鄉境內,是原來“280兵工廠”的舊址。清風嶺又稱為中國地。抗日戰爭時期,整個東北地區淪陷。抗日英雄王老鑿憑藉這裡山高林密、溝深洞多的地理優勢,率領當地民眾,據山堅守,寧死不屈,用鮮血和生命保衛家鄉,從而保留了東北僅存的沒有淪陷的中國地,這在全東北是獨一無二的。景區內九溝十八嶺無溝不秀、無嶺不奇。榆林溝景區山峰連綿重疊,爭奇競秀,岩石造型妙趣天成,形象逼真,有張家界之神韻;廟溝景區古木參天,百步一洞,千步一瀑,山泉掩映於樹木之中,飛瀑斜掛在山壁之上,頗具九寨溝的意境。奇峰、怪石、清泉、飛瀑、山洞、巨樹構成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畫卷。清風嶺多怪石。如“悟空捉獅怪”,獅怪俯首低眉,孫悟空傲然屹立,觀之如入西遊仙境。清風嶺多泉水。如“三疊彩泉”泉泉相映,層層相疊,在陽光下七彩流轉,使人目眩神迷。清風嶺多傳說。如馬仙神泉的傳說,神仙洞的傳說,王老鑿的故事等等,更有四季不息之靈泉供飲用,洞外“清風嶺,明月橋” 遺存壁刻相映證。此外,“聽雨軒”、“劈山柏”、“八戒神遊”、“金蟾望日”、“滴水觀音”、“飛來石”、 護國寺、馬仙廟等景點也無不各具奇趣。歷史清風嶺曾是一座英雄的山,又被人稱為“中國地”。“九·一八”事變後,王文福(外號王老鑿)在這裡組織家鄉人民抗日,堅持鬥爭14年,使這塊土地真正成為日本人從未佔領過的“中國地”。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三線建設期間,國家又在這裡建設了一座兵工廠“280廠”,專門生產用來打飛機的高射炮,在抗美援越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今,清風嶺則以神奇峻美成為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清風嶺整個風景區的面積約10萬餘畝,兩個大溝分西南和西北兩處叉開,西南的那條溝叫王老鑿溝。在王老鑿溝裡面有一座很高也很陡的山,叫四楞子山,當年王老鑿就是率領眾人堅守在這四楞子山上跟日本侵略軍對峙的。在山的後面,石崖下有個天然石洞,當年王老鑿就是在這洞裡貯存米麵和水的。 在通往西北的溝中,是原來“280兵工廠”的舊址,主要景區就分佈在這條溝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