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或许,你也曾疑惑性侵的受害者为什么不懂得好好保护自己,为什么被侵犯时不说“不”,为什么事发之后不马上报警?

那么,今天这份近3万人参与的调查,将会给你看待这些问题的不一样的视角。

此前,我们首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此次调查中所指的“性侵犯(Sexual assault)”,它指的是:一方对另一方做出的任何违背其意愿的“性接触”或“性举动”,比如强行亲吻,强迫对方抚摸性器官,强迫观看色情片,强奸等。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性侵犯,到底离我们有多近?

误解1:性侵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真相:性侵犯频繁且普遍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周遭。

我国计划生育协会曾在2016年发布了一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2015)》。报告中指出,在大学生群体中,35.1%的调查对象曾遭遇过性暴力或性骚扰,其中以“关于性的言语上的骚扰”最为常见,其次是“被他人强迫亲吻或触摸隐私部位”。

此次的调查中(有效问卷N=26981),我们发现在这群年龄在14-55岁的人中,曾经遭遇过性侵犯的比例高达69%。而在这其中,又有76%的人表示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目前的人生中,不只出现过1次。另外,在曾遭遇过性侵犯的人中,8%的人曾经遭到强奸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并且,我们发现,在记得清自己“首次被侵犯是什么时候”的人中,在小学(26%)和初中阶段(11%)首次遭遇到性侵犯的人数最多(注:以7岁入小学计)。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可以说,性侵犯远比我们所以为的要普遍的多。

误解2:性侵犯的施暴者通常都是陌生人。

真相:性侵犯与受害者和施暴者的熟识程度无关。一个人被他长期的约会对象、从前的恋人强奸、他的伴侣强奸,都不罕见。

很多人以为性侵受害者大多是遭到来自“陌生人”的侵犯。在我们此次的调查中,性侵犯的施暴者中,74%都是受害者所认识的人,包括他们的同事领导、师长、亲戚或者父母的朋友/同事等等。《人物》杂志在前段时间做了类似调查也发现,70%的受害者遭受到的都是来自“熟人”的侵犯。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误解3:性侵犯通常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方。

真相:性侵犯可能发生亲朋好友的家里,学校,医院,交通工具,甚至是受害者的家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性侵犯通常发生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因此往往也会有“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去偏僻的街巷”等等这样“好心”的劝诫。

但在我们此次的调查中发现,性侵犯可能发生在受害者熟悉的场所,比如学校,亲朋好友的家中,或者各种各样“所谓安全”的公共场所,甚至是受害者的家中。这或许也与“74%的施暴者是受害者所认识的人”这一点有关。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误解4:性侵犯是关于“性吸引”与“激情”。

真相:性侵犯实际上是关于权力与控制。

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性侵犯实质更多是施暴者对于控制和支配的渴望。通过性侵犯,施暴者将受害者变为自身“权力”的客体,从而使得施暴者自身的意愿与力量得以“施展”,得以“为所欲为”。这种权力的悬殊可能是双方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文化、资源与地位等等方面的差距所带来的。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发现,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年龄最大相差60岁,年龄相差5岁以上的占65%,这其中又有74%的人年龄相差在10岁以上。不仅如此,那些明显掌握着更多社会资源/地位/阅历的施暴者(上级/老板、老师、亲戚长辈等)占到了26%。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误解5:只有女性会被性侵犯。

真相:男性也会被性侵犯。

事实上,男性也可能会被性侵犯。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1%的男性也曾遭遇过性侵犯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受害者,性侵犯的施暴者更多时候是“男性”。另外,有调查发现,在那些对男性施以性侵犯的男性施暴者中,他们的性取向也并非都是男性。这或许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性侵犯更多时候是处于权力与控制的“欲望”——

不止是性欲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误解6:衣着或行为举止可能成为“信号”。

真相:喝酒或穿着“性感”,都不是表示“性同意或邀请”的信号;性侵犯也不是出于对“信号”的误读。

有网民曾经提到,一个人怎么穿、怎么说、怎么做可能构成一种信号系统,一个袒胸露背出门约会的人,很容易让对方误解而招致性侵犯。很多人也许也有着这样的误解。

但事实上,喝酒,举止大方,或者穿着性感等等,这些人人都可以有的权利去做的事情,并不是所谓的“信号”。另外,正如前文所说,性侵犯更多是一种对权力与控制的追求,也不是所谓的对“信号”的误读。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是什么让性侵犯广泛存在,是什么让“发声”如此困难?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错综复杂的。但有一点是值得每个人反思的,那就是——我们对性侵犯有诸如以上这些的误解,可能本身就给它的普遍存在创造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宽容”环境,也让“发声”变得十分困难。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知我心理学的此次调查中,79%的人在性侵犯发生之后没有向任何人求助。他们没有向他人求助的原因,包括觉得“很丢脸,不敢向他人提起”,“觉得没有人能帮到我”,以及在其他原因中,还有很多人提到“事情发生时,自己还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与前文所提到的,首次被性侵犯的年龄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无关系;另外这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国内性教育的现状)。

那么,如果你是受害者,该怎么办?

学者曾提出五个创伤修复步骤:

安定:你可以尝试去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能让你感到不再担惊受怕的地方,同时你的基本需求,比如吃饱穿暖,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得到满足。要坚持吃饭睡觉,这一点虽然基础,但却很重要。

叙述:你可以试着向你信任的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诉说或书写你的感受,情绪,想法等等。在这个叙述的过程中,尝试着去接纳自己,去理解事情的发生,不是你的错。并且,创伤是可以被修复的。

转变:在叙述的过程中,尝试着转变自己对这件事的回忆方式,想想自己走到现在,“已经克服了这么多”,以此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你自身的修复的力量。

建立:循序渐进地去重新建立自己对不同关系的信任感,尝试一点点地找回安全感。

和解:尝试去和自己,也和过去发生的事情和解——不把它当做“自己”(你所认为的自己)中显著而重要的一部分。而是去重新找回你生命的重心,找到你生活的使命感和意义感。

这看似简短的5个步骤,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所以,如果你是他们身边的人,

要知道,你可能也可以是他们最坚实、值得信赖的依靠。在调查中,那些向外求帮助的人中,有86%的人选择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请尽可能地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他们所需要的陪伴,让他们不必担心自己会因此事而受到“评判”,让他们感到安全、被理解。你可以帮助他们明白,错的是那些侵犯别人的人。

而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给所有不幸受害的人,创造出一个允许发声的环境。

沉默即共谋,不要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不要成为默许恶的共谋。

有7成的人曾经被性侵?|知我心理学:3万人的性侵调查报告

以上。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