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當我們打開網頁或APP時,各種八卦、奇聞異事、短視頻如「知己」般不期而遇……

不知為何,我竟從「熱鬧」的新聞中,讀出了作者及當事人孤單的心事,他們如後宮爭寵般時刻渴望著世人的關注與恩寵;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讀者在茶餘飯後藉著話題恣意「指點江山」時,內心千瘡百孔的荒涼……

置身於熱鬧而匆忙的時代,每個人似乎都有一種長期被忽略、被遺忘,潛藏於心靈深處的孤獨,在被掩飾、壓抑和逃避中野蠻生長。我們熱衷於在朋友圈中秀、曬、炫,向外界張揚自己所謂的個性和優越,卻無法在深夜與自己坦誠相待,和諧共處。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說:「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可,熱鬧真的是他們的嗎?亦或,熱鬧只是假象,孤獨才是人的本質?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內觀己心

人為何會感到孤獨?

人生而孤獨

柏拉圖在《會飲篇》裡有一則寓言:

很久以前,我們都是「雙體人」,兩個腦袋、四條胳膊、四條腿。由於人類的狂妄自大,眾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兩半,於是人類不得不終其一生苦苦尋找另一半,但是被劈開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難的事情之一。儘管如此,孤獨的「半人」苦苦尋覓著……

「半人」這種不完整的狀態象徵著個體永遠是殘缺的、不完美的,在精神上是永恆孤獨的,透射出人類試圖從孤獨中走出來的焦慮。

每個人生來都是獨立的個體。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經歷著各種「妖魔鬼怪」、坎坷磨難之於生命的錘鍊。面對生命的無常,看似是「唐僧團隊」並肩作戰,實則每一個艱難選擇的背後,都是一個個被生命之流裹挾,順從它擺佈而孤獨無援的身影。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等待戈多》

貝克特的戲劇《等待戈多》中,兩個人坐在荒野上,等待著一個叫做戈多的人,等著等著,到戲劇結束都沒有等到。生命就是在荒蕪之中度過,神不會來,救世主不會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沒有來。

生命無所依託,孤立奮戰又終歸虛無。

外察世界

孤獨來自於和他人的關係

1.他人即地獄

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說「他人即地獄」,薩特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從本質上定義為衝突。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力圖按照某種虛構的「人設」來創造自我,總想和某人或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於是,他人就變成了我們創造自我的工具、尚待加工的材料,或是在創造自我過程中討厭的障礙。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他人即地獄

我們藉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識到個體的孤苦無依,體會到個體生命與他人不可調和的矛盾。

比如,父母把未完成的心願或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於孩子身上,以「愛」之名對他們提出種種要求和限制,於是父母就干涉了孩子創造自我的自由。

父母因其血緣關係作為不可抗拒的力量對我們造成的「異化」,是我們心靈深處孤獨的重要來源。於是我們寄希望於在可選擇的關係中找到溫暖,如知己、閨蜜、對象等,但置身於其中,哪怕再親密,我們也會或深或淺的感受到水乳交融的關係中隱藏的「精神的隔閡」。

再比如我們的朋友或對手,由競爭和攀比所產生的「羨慕嫉妒恨」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束縛我們本性的發展。

2.人與人之間,從本質上講是沒有辦法完全溝通的。

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很多的哲學家,都認為溝通可以消解孤獨感。

事實的確如此嗎?

20世紀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就發現了語言的侷限性。

像「這個菜味道如何?」、「何為美醜?」、「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等問題,都很難用語言表述全面,甚至是「不可言說」的。

莊子說「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得意忘言」,禪宗佛教說「不可思議」,都表示語言並非能承載一切情感、思想、觀念,語言,只是表達的一種工具而已。所以,他們甚至拒絕承認溝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涉及玄妙的思想時。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溝通的效果還取決於雙方對語義相似的理解和共同的評價標準之上,但既然語言是受到限制的,加之我們組織語言的能力有限,溝通的絕對效用也就無從談起。

從分別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共性與個性共存。共性讓我們有了溝通的可能性,而個性決定了我們宿命般的孤獨。縱使呼朋引伴,亦無人能懂,知音難遇。

啟迪多元思維

理性看待孤獨

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一體兩面。孤獨亦是如此,我們之所以認為孤獨不好,是因為我們害怕孤獨,不敢直面生命的實相。而從另一個角度看:

★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他人相處。——蔣勳

★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紀伯倫

★被迫置身於人群的時候,往往是最應該自守孤獨的時候。——伊壁鳩魯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南森

★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歌德

★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赫胥黎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叔本華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隨著歲月的流逝,

我的心漸漸地充實,

應酬漸少,

不再像年輕的時候,

向每一個相遇的人傾訴我自己,

心裡有的話,

也不用再把它說出來。

離合,聚散,都是一樣的。

只要我一個人,

還擁有力量,

在一個夏夜爬上山巔,

看成群的星星朝我湧來……

——蒂絲·黛爾 《孤獨》

正心正舉

每日疲於奔命的我們,「與世隔絕式的獨處」是不現實,也不必要的。

孤獨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狀態,而非身體狀態。一如有些人即使出家也未必能獲得解脫,因此,獨處的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於我們能否「出淤泥而不染」,透過塵世的繁華,看到喧囂背後的本質與規律,進而保持內心的動態平衡與清淨。在全身心入戲的同時,做到清醒的覺知與反思。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冥想

在孤獨中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的,而靜坐或冥想有助於找回清明的心。

因為不管在身體裡面或外面,雜質一定存在,我們沒辦法讓雜質消失,但可以讓它沉澱。雜質沉澱之後,就會浮現一種清明的狀態,此刻你會覺得頭腦變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靜,心靈也開始變得柔軟。

撥迷見智

若想超越孤獨,唯一辦法是:「至虛極,守靜獨」。在喧鬧中直面獨孤,保持虛靜,回覆清明的本性,超越小我,迴歸整體——「道」。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開啟自在之門

哲學家斯賓諾莎是一位「愛智者」。隨著他讀書越多,思考越多,他對世界便有了越來越多的懷疑和迷惑。1656年,他被指控有異端言論——「上帝有實體,即大自然,天使也許是幻影。」

如果他能保證表面上的屈服或忠誠,猶太教會許諾給他500美元的年金,但斯賓諾莎拒絕了。猶太教會做出裁定:「斯賓諾莎瀆神罪行成立。誰也不許同他交談,誰也不許與他通信,不準任何人幫助他,不準任何人與他住在一起……」

為何越是喧譁,越是孤獨?

斯賓諾莎平靜而勇敢地接受了被驅逐的命運。

沒有哪一種孤獨比一個猶太人被排斥在他的民族之外更難以忍受的了。他的父親催促他離開家庭,他的姐姐和朋友們紛紛遠離他。斯賓諾莎覺得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哲學家安身立命的地方了,於是他搬到阿姆斯特城外一個幽僻地閣樓,以打磨光學鏡片為生,過著簡樸的生活。斯賓諾莎被逐出教會,被世界拋棄,但他守住了對真理的堅持。

一片森林裡分出兩條路,

而我卻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

當一個人能夠「鬧中取靜」或忍受極端的孤獨,超越矇昧無知的慾望,理解並坦然的接受因「堅持本心」、「回覆本性」所必然導致的被排擠、被譏諷、被陷害,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時,方得自在!

Q: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