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這麼熱,偏偏還被燙傷!夏季燒燙傷高發,記住「四步急救法」

炎熱的夏天,如果再不小心被燙傷,真是叫人苦不堪言,但夏季偏偏就是燒燙傷的高發季節!天府早報記者昨日從成都市二醫院燒傷整形外科獲悉,近一個月來,門診接診了近700例患者,是冬天的一倍,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佔了三成。該科主治醫師譚子明提醒家長,照看孩子時一定要留意,將高溫、危險物品放置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另外,記住“四步急救法”,最大程度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打翻了開水壺

一歲半男童手背皮膚混合II度燙傷

幾天前,一歲半的軒軒在姨媽家玩耍,沒想到趁爺爺奶奶不注意,淘氣的軒軒獨自跑到廚房,好奇地搬弄起燒水壺,燒水壺被軒軒從爐灶上拖下來,由於水壺較重,重心不穩的軒軒就把剛開的水整個倒在了身上,滾燙的開水從孩子的右肩流至整個手臂。“我們當時在給孩子泡奶,哪曉得他出了事,當時我們嚇得一時間都不知道咋個辦。” 聽到軒軒大聲哭鬧後,家人趕緊衝進廚房,隨即把軒軒穿著的背心脫掉,立即趕往就近醫院。由於當地醫院沒有燒傷整形外科,軒軒被家人連夜送往成都市二醫院。在驅車趕往醫院的途中,軒軒家人聽取醫生建議,還不停用礦泉水給創面降溫。當晚11點過,軒軒及家人到達成都市二醫院,醫生立即對創面進行了處理。

該院燒傷科主治醫師譚子明介紹,孩子手背皮膚混合II度燙傷,至少需要3周以後才能出院。後續是否需要做進一步手術還要視恢復情況而定。

奇葩“偏方”不靠譜

被燙傷後一定要冷靜處理

一旦被燙傷了怎麼辦?不少人或多或少聽說過一些“偏方”,例如塗抹牙膏、敷上雞蛋清等等,這些“偏方”究竟靠譜嗎?“臨床上經常會遇到被送來的病人,患處塗著各種東西,有塗清油、蜂蜜、雞蛋清、蘆薈的,還有迷信土方法,用醋、草木灰、蟑螂粉末,甚至還用鹽擦拭。這些不正確的處置方法會讓傷口創傷更深。”譚子明解釋,醋的酸性特質、草木灰的鹼性特質會侵蝕傷口導致創面加深,酒精會固化蛋白質,導致傷口不癒合,用摘來的蘆薈葉子塗抹創口,很容易導致細菌、蟲卵等感染,而“罈子水”、蟑螂粉等成分複雜的偏方更是不可信。

譚子明提醒,一旦孩子被燙傷,家長及監護人一定要冷靜正確處理,不要錯過黃金急救期,記住“四步急救法”——第一步“脫”,迅速脫離高溫的環境、脫去燃燒或是浸有熱液的衣物;第二步“衝”,用清潔的冷水持續衝淋,迅速局部散熱。自來水即可。第三步“包裹”,利用乾淨的衣物或毛巾等溼敷包裹保護創面,預防創面汙染及再次加深。第四步“後送”,對於較嚴重燒燙傷者,應立即前往當地燒傷專科醫院進行救治。

提醒

注意排查兒童活動區域內的危險源

廚房是禁區,盛有熱湯的鍋不放地上

燒燙傷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落實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對於兒童需儘量注意不放眼,如有危險可能應立即干預,教導兒童學習識別及規避危險。”醫生提醒,家長要注意排查兒童活動區域內的可能危險源,包括“將熱水瓶、熱水杯等危險物品放置在小兒觸摸不到的位置,盛有熱湯的鍋、盆等一律不放在地上;就餐上菜兒童需專人看管;廚房是禁區,兒童需止步。”

此外,洗澡、洗腳時,應先放冷水再加熱水,溫度調節適合後再將孩子帶到水盆前,“定期檢查爐灶、熱水器,為預防電燒傷,家中應該使用保護性電源插座及漏電保護裝置。”

天府早報記者 段禎 實習生 趙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