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每年前來漢藝諮詢申請服裝設計專業的眾多轉專業和零基礎的學生中,最擔心的問題就是:

  • 老師,我完全沒有繪畫與設計基礎,能做好項目申上名校嗎?
  • 老師,我本科已習慣用理工思維想問題,能做好服裝設計嗎?

而實際上,在成功申請的學員中,除了“天資優異”外,大部分都是原本自身專業優勢不太明顯的學員。據我們2017-18年度升學成績統計,轉專業學員佔比約50%成功率申請率>98% , 甚至拿到不只1所名校的offer。

同時在多年的實戰經驗中還發現,零基礎學員想要申請頂級服裝名校,難的並不是設計思維和專業技能,而是能夠在短期內學會的自信心。事實也證明,經過我們系統的課程輔導後,完全零基礎的學員通常經過三週的系統學習後就能進入項目創作。

因此,每當面對上述這樣的疑問時,在老師們往往不會先告訴你能不能做好作品集,而會先問你:能不能用心去學習,有沒有信心培養好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果你已經有了堅定的求知學習的準備,那麼下面就來聊一聊:在沒有任何服裝設計基礎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建立起你的自信心?

01 設計思維

“零基礎邁近自信的的第一步”

在服裝設計專業中,設計思維與平立裁技法兩大板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比如在設計思維的訓練中,通過立裁實驗可以幫助你汲取靈感元素;學習服裝中的平立裁技法能夠使你對服裝的款式與剪裁更加了如指掌。

而服裝中的平立裁雖然相當於服裝基礎,但掌握了這些技能只能證明你可以做好一件衣服,完全不能說明你一定可以設計好服裝。

生活中會做衣服的人太多了,我們常稱之為“裁縫”,再追溯的話上一輩大多數的人“媽媽”基本都會做衣服。但能稱之為服裝設計師的人卻很少。究其原因,便是沒有設計的思維靈魂。

而沒有設計思維引導的剪裁,經常呈現以下情況:

  • 拿著工具無從下手,到底要裁剪什麼
  • 終於做成一件“能穿”的衣服,但毫無特色

另外,想要學好平立裁,並非一日之功便能達成。它需要你花費大量的時間長期堅持學習和打磨,才能擁有紮實的剪裁功底,實現創意立裁。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融合日本元素的創意立裁▽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因此,設計思維的培養往往是開始進行設計的第一個步驟。它不需要同學們一定要具備相關藝術背景,便可以快速讓你建立起看待事物的思維方式。

對於想要申請服裝設計專業,沒有任何服裝設計基礎的同學來說,不妨先暫緩平立裁技法的學習,首先通過設計思維的訓練快速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展現出自己獨立設計思維的潛力,是考官很樂意在作品集中看到的。

有同學也許會問:我本身學習便是藝術設計,只是專業方向不同,設計都是相同的,還是需要先學設計思維嗎?答案:是。

不可否認,設計的方法論不侷限於某一固定學科。但是每一個學科都有其特定的設計思維方式。而只有在思維上完成轉換,才能在設計實踐中不走彎路。當然若你的思維轉換的順暢,也可根據自身情況兼顧學習平立裁技法。

02 真實的項目磨礪

“快速建立服裝設計思維”

在服裝設計中,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髮現,設計思維的培養比較快的方式便是從一個真實的項目制學習開始。通過真實的經歷一個完整的項目過程,能夠讓同學們最快的擴展相應的知識面以及相應的設計方法,從而鍛鍊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從真情實感中找尋主題

在開始一個新的項目時,首先要確定一個大的設計方向,在此同學們可以試著先從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比如,熱門社會話題、某個電影、一張老照片、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

任何讓你有所感觸的事物,都可以將它作為你設計項目的主題。由此而得來的設計主題都會帶有你自己強烈的個人色彩。而在項目中揉進去自己的感情,也是國外考官最欣賞的能夠表達出自我的作品集。

下面以17屆H學員(獲RCAoffer)相關項目作品為例為同學們詳細解析: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在H同學作品集中,該項目名字叫做“The Blurred Memory”。H同學在平時的生活中便有對小票收集的一個愛好。她喜歡各種類型的小票,因為在收集的過程中,小票可以幫助她紀錄自己的生活軌跡,讓自己模糊的回憶起當時的某個具體場景和感受。她也深深的被這種強烈的情感所吸引。

同時由於老師們在教學中一直特意強調,尋找設計主題和靈感要從自己的平時的生活和喜好入手。H同學在找尋項目創作靈感的時候,便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的這個小習慣。由此確定以“小票—模糊的記憶”作為自己的設計主題。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 創意調研為設計汲取足夠的靈感元素

確定主題後,接下來便是以主題為發散點進行頭腦風暴,蒐集更多的元素展開調研。從圖片、視屏、音樂、文字等各種媒介著手,提取出元素,為後續的設計做準備。

因此,創意調研是設計過程中很重要的步驟。同學們可使用創意拼貼、創意裝置、繪畫、攝影等方法做出貼合主題情感的各種形態。

同時在運用其中不同的表現形式時,同學們也要對其所表現的用途有所瞭解。比如,創意拼貼較偏平面化,多用紙張、介質分解組合而成;而創意裝置多使用立體的物體介質去表達一種3D空間的立體效果。

在此提醒同學們採用任何一種表現方式時,都要時刻記得——做創意調研的目的,都是輔助我們從其形態、屬性、顏色、線條或者情感中汲取靈感。

下面同樣以上述H學員“The Blurred Memory”項目作品為同學們進行解析: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H同學從蒐集自己生活中的元素開始,如黑白老照片、流動的模糊的人群、鐵網、束縛、融化的建築、碎片狀的舊報紙,以及用攝影的方式重現回憶的片段等等。

這些元素融合成H同學獨有的元素標籤,從而很容易便能展開調研擴展思維寬度。同時H同學還通過做設計實驗、裝置實驗以及布料實驗汲取了更多的設計靈感。靈感和元素的堆積,幫助H同學快速的畫出設計草圖以及做一些立裁實驗。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在做這些實驗,思考的過程中,H同學已慢慢把回憶中無形的情感、畫面轉變為可以呈現出的有形的服裝設計,這個過程就是便是一個設計的過程。

從零開始學服裝,你真的有自信嗎?

由此,H同學很好的將創作與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相結合,直觀的表達給考官自己獨立的情感與設計,從而形成屬於她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集。世界之大,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變為你手中的素材。只要你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當彙集了足夠豐富的靈感和元素,設計自然而言就會被髮掘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