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每年前来汉艺咨询申请服装设计专业的众多转专业和零基础的学生中,最担心的问题就是:

  • 老师,我完全没有绘画与设计基础,能做好项目申上名校吗?
  • 老师,我本科已习惯用理工思维想问题,能做好服装设计吗?

而实际上,在成功申请的学员中,除了“天资优异”外,大部分都是原本自身专业优势不太明显的学员。据我们2017-18年度升学成绩统计,转专业学员占比约50%成功率申请率>98% , 甚至拿到不只1所名校的offer。

同时在多年的实战经验中还发现,零基础学员想要申请顶级服装名校,难的并不是设计思维和专业技能,而是能够在短期内学会的自信心。事实也证明,经过我们系统的课程辅导后,完全零基础的学员通常经过三周的系统学习后就能进入项目创作。

因此,每当面对上述这样的疑问时,在老师们往往不会先告诉你能不能做好作品集,而会先问你:能不能用心去学习,有没有信心培养好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你已经有了坚定的求知学习的准备,那么下面就来聊一聊:在没有任何服装设计基础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建立起你的自信心?

01 设计思维

“零基础迈近自信的的第一步”

在服装设计专业中,设计思维与平立裁技法两大板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比如在设计思维的训练中,通过立裁实验可以帮助你汲取灵感元素;学习服装中的平立裁技法能够使你对服装的款式与剪裁更加了如指掌。

而服装中的平立裁虽然相当于服装基础,但掌握了这些技能只能证明你可以做好一件衣服,完全不能说明你一定可以设计好服装。

生活中会做衣服的人太多了,我们常称之为“裁缝”,再追溯的话上一辈大多数的人“妈妈”基本都会做衣服。但能称之为服装设计师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便是没有设计的思维灵魂。

而没有设计思维引导的剪裁,经常呈现以下情况:

  • 拿着工具无从下手,到底要裁剪什么
  • 终于做成一件“能穿”的衣服,但毫无特色

另外,想要学好平立裁,并非一日之功便能达成。它需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长期坚持学习和打磨,才能拥有扎实的剪裁功底,实现创意立裁。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融合日本元素的创意立裁▽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因此,设计思维的培养往往是开始进行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它不需要同学们一定要具备相关艺术背景,便可以快速让你建立起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

对于想要申请服装设计专业,没有任何服装设计基础的同学来说,不妨先暂缓平立裁技法的学习,首先通过设计思维的训练快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展现出自己独立设计思维的潜力,是考官很乐意在作品集中看到的。

有同学也许会问:我本身学习便是艺术设计,只是专业方向不同,设计都是相同的,还是需要先学设计思维吗?答案:是。

不可否认,设计的方法论不局限于某一固定学科。但是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特定的设计思维方式。而只有在思维上完成转换,才能在设计实践中不走弯路。当然若你的思维转换的顺畅,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兼顾学习平立裁技法。

02 真实的项目磨砺

“快速建立服装设计思维”

在服装设计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设计思维的培养比较快的方式便是从一个真实的项目制学习开始。通过真实的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能够让同学们最快的扩展相应的知识面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从而锻炼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从真情实感中找寻主题

在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大的设计方向,在此同学们可以试着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比如,热门社会话题、某个电影、一张老照片、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

任何让你有所感触的事物,都可以将它作为你设计项目的主题。由此而得来的设计主题都会带有你自己强烈的个人色彩。而在项目中揉进去自己的感情,也是国外考官最欣赏的能够表达出自我的作品集。

下面以17届H学员(获RCAoffer)相关项目作品为例为同学们详细解析: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在H同学作品集中,该项目名字叫做“The Blurred Memory”。H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便有对小票收集的一个爱好。她喜欢各种类型的小票,因为在收集的过程中,小票可以帮助她纪录自己的生活轨迹,让自己模糊的回忆起当时的某个具体场景和感受。她也深深的被这种强烈的情感所吸引。

同时由于老师们在教学中一直特意强调,寻找设计主题和灵感要从自己的平时的生活和喜好入手。H同学在找寻项目创作灵感的时候,便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的这个小习惯。由此确定以“小票—模糊的记忆”作为自己的设计主题。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 创意调研为设计汲取足够的灵感元素

确定主题后,接下来便是以主题为发散点进行头脑风暴,搜集更多的元素展开调研。从图片、视屏、音乐、文字等各种媒介着手,提取出元素,为后续的设计做准备。

因此,创意调研是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步骤。同学们可使用创意拼贴、创意装置、绘画、摄影等方法做出贴合主题情感的各种形态。

同时在运用其中不同的表现形式时,同学们也要对其所表现的用途有所了解。比如,创意拼贴较偏平面化,多用纸张、介质分解组合而成;而创意装置多使用立体的物体介质去表达一种3D空间的立体效果。

在此提醒同学们采用任何一种表现方式时,都要时刻记得——做创意调研的目的,都是辅助我们从其形态、属性、颜色、线条或者情感中汲取灵感。

下面同样以上述H学员“The Blurred Memory”项目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解析: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H同学从搜集自己生活中的元素开始,如黑白老照片、流动的模糊的人群、铁网、束缚、融化的建筑、碎片状的旧报纸,以及用摄影的方式重现回忆的片段等等。

这些元素融合成H同学独有的元素标签,从而很容易便能展开调研扩展思维宽度。同时H同学还通过做设计实验、装置实验以及布料实验汲取了更多的设计灵感。灵感和元素的堆积,帮助H同学快速的画出设计草图以及做一些立裁实验。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在做这些实验,思考的过程中,H同学已慢慢把回忆中无形的情感、画面转变为可以呈现出的有形的服装设计,这个过程就是便是一个设计的过程。

从零开始学服装,你真的有自信吗?

由此,H同学很好的将创作与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相结合,直观的表达给考官自己独立的情感与设计,从而形成属于她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集。世界之大,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变为你手中的素材。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当汇集了足够丰富的灵感和元素,设计自然而言就会被发掘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