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往事——說說德內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1920年德內大街

德內大街北起鼓樓西大街,南到地安門西大街,全長1650多米,08年,德內大街沒擴寬之前車行道寬僅 7米加上兩邊的便道也就10來米。用現在的眼光叫它大街確實名不符實。何止是現在,其實在1000多年前的元大都時的標準叫它大街也名不符實。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1961年德內大街

元大都奠定了北京城的基礎,據《析津志》記載元大都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衚衕寬6“步”。一“步”為5尺,(古時把我們今天理解的一步稱為一跬步,兩跬步為古代一步)當時一尺合0.308 米那末一“步”就是1.54米。照這樣計算,大街應是36米,小街應是18米,衚衕應是9.24米。這樣算來,德內大街頂多是條小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1961年德勝門內大街(右為大石虎衚衕西口)

無論從歷史角度上看,還是從現在角度上看,叫它德內大街都說不過去,這就更增加了人們對這條“大街”的疑惑,究竟從何叫起呢?話還得從這條大街的歷史沿革說起。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1975年德勝門內大街(由北向南拍攝)

公元1368年徐達攻克大都後,便著手改建城池。當時的元順帝退走蒙古高原,為防其南侵,遂將城北部比較空曠荒落的地方放棄,北垣南縮五里,另築新城,並改健德門為德勝門。元代的積水潭(海子)較之明代的什剎海水域浩淼許多,水面連為一體。明初,修築北城牆,(因水的原因北城牆西北角缺一角)積水潭局部水域被隔在城外,使水域面積大大縮小。明中葉以後上游(昌平白浮泉)水源減少,水位下降,西海與後海之間逐漸分開,僅存一條纖細的河道。(今德勝橋處)由於水位的變化和交通的需要,明代於德勝橋北修築了一條南北通道,這就是德勝門內大街。初稱德勝門街。不知您發現沒有北京城門內的大街都與城門樓子垂直,而且較寬,唯獨德內大街在德勝門城樓子偏東處且窄,什麼原因呢?明代以後,海子水面雖然有所減少,但仍是山水連天、碧波盪漾,據《長安客話》記載:“都城北隅舊有積水潭,周廣數里,西山諸泉從高梁橋流入北水門匯此。”顯然為了躲避水,使德內大街不可能像西內大街、東內大街、朝內大街……那樣既垂直於城門樓子,又比較寬闊了。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以下照片是2005年老德內大街最後影像。這些影像可能勾起您很多對家的記憶!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2006年德內老街

清代把這條街分為兩段,北段仍稱德勝門街,南段(定阜街、護國寺街以南)稱長橋街。民國時期改作廠橋。解放後,兩段合併,稱德勝門大街。1965年又將東羊圈、馬家大院、魏家大院併入統稱德勝門內大街。“文化大革命”中還曾一度叫“人民公社路”呢。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2006年德勝門內大街北段看箭樓

話接前文,明、清時期的德內大街只不過是一條很窄的土路直到1954年才拓寬路面為7米,1979年鋪築兩側人行道,寬2—3.5米。就是08年擴建前所見到的德內大街了。現在不是加寬這條馬路了嗎,現在的德內大街不僅可以名正言順的叫大街了,而且會變得更加美的!

《轉自新浪博客:永遠的八道灣》

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家的往事——说说德内大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