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扣子有什麼意義?

掌上西部


八路軍的軍帽上的兩顆鈕釦是用來固定帽布的。八路軍的服裝最開始是國民政府統一配發的,國軍的軍裝參考德軍軍裝,帽子有兩條帽帶,這兩條帽帶用兩個釦子扣住,冬天時可以解開釦子,把帽帶放下來護住耳朵。




八路軍的前身是紅軍,紅軍的軍帽沒有帽帶設計,在帽子前面正中繡一個紅色五角星代表紅軍,這種帽子被稱為紅星帽。西安事變後,全國進入國共合作,全面抗日階段,紅軍被改變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與新編第四軍,名義上屬於國軍序列,國民政府給了八路軍相關物質劃撥,其中軍裝就是國民政府配發的。不僅八路軍、新四軍穿國軍軍裝,各地軍閥也穿上了國軍軍裝!



八路軍的軍裝並非整齊劃一的都是國軍軍裝,更多的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軍裝都有。一方面是國民政府只給八路軍三個師的編制,且前期有配給,後期根本就沒有配給;另一方面則是八路軍增長速度很快,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就有將近四十個師的兵力!作為抗日的中流砥柱,八路軍雖然窮困,但是抗日意志最堅定,儘管軍裝五花八門,顏色樣式不一致,但是抗日救國的心是一樣的!




大秦鐵鷹劍士




共產黨最初的軍隊來自於爆動的國民黨軍隊,穿的軍裝和國民黨軍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其它地方做了標識,才能區分開來。直到三灣改變後,紅軍的裝備才和國民黨的軍裝有了很大的區別。


八路軍的前身是紅軍,紅軍的主要部隊比如紅一方面軍在江西,紅四方面軍在四川。

這些軍隊主要都在南方,天氣相對不是很冷,所以基本都是單帽,不用過分強調禦寒功能。做成單帽,也節省布料,在帽子上加了紅五角星,用來和其它軍隊區分開來,標誌自己是革命的隊伍。



當紅軍長征到陝北後,就發現這個地方過於寒冷,單帽對於需要急行軍的隊伍,在冬天是不行的,所以在後來就成了雙層帽,護布如果放下來就可以保護耳朵和臉部。

西安事變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下轄三個師,由南京國民政府統一發放軍裝和補給。

南京政府的軍裝是參考德式軍裝設計的,帽子上的帽徽是青天白日徽,下邊有兩個釦子。青天白日徽代表的是國民革命軍,釦子主要是扣護布用的。在八路軍作戰的山西地區天氣寒冷,冬天把釦子放開,護布就可以保護耳朵和頸部。

關於青天白日徽的使用問題,還有這樣的故事,經歷和國民黨軍隊十年內戰的老紅軍,在心理上有很大的牴觸情緒,不願意穿戴的和國民黨軍隊一樣。這時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出來了,他們打了個比方:就好比是,我們潛伏在敵人內部,每天吃住穿都和國民黨一樣,但他們是黑心,我們不管穿什麼本質上都是紅心。這樣紅軍將士們才慢慢接受了這樣 的新式軍裝。



自從百團大戰後,重慶政府發現共產黨軍隊擴張的速度太快了,再發展下去,會對國民政府構成很大的威脅,於是就部分停發了後期補給。

八路軍又回到了自給自足的時期,本來就不願意用國民黨軍隊帽,這下就直接把青天白日徽給取下來了,但兩個釦子還是保留了下來。畢竟釦子是中性的,不代表國民黨,也不代表共產黨,卻代表了可以保護自己的耳朵和頸部。

當時的軍裝基本上都是破爛的很,就這樣也不能保證每人一套軍裝,因此不少軍隊穿的都是平民的衣服。至於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基本上全是假的。

話說在山東的八路軍,突然有一天看到一支穿著整齊八路軍軍裝的軍隊開了過來,一開始是驚喜,然後就是懷疑,我們哪有這麼好的衣服呀,肯定是漢奸。

於是就假裝沒看出來,在接待他們的時候,就把他們武器和軍裝給沒收了,人也俘虜了。因此不僅國民黨是共產黨 軍隊的運輸隊,其實日本軍隊和偽軍也給八路軍提供了不少的武器裝備。


新知傳習閣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對於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釦子,很多人認為是個“8”字,代表了“八路軍”。我覺得也很像。下面我來詳細介紹下八路軍帽子上的那兩顆釦子是怎麼回事。


我黨部隊在1937年,國共聯合抗日和接受國民政府軍事整編之前,一直戴的是“紅軍帽”。帽子正前方是一顆五角紅星。我黨部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以後,開始裝備國民黨軍裝。(八路軍後來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習慣上還是稱八路軍。)

國民黨的軍裝,是仿製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德軍常服。德軍的帽子就是有兩粒釦子,所以在仿製時予以保留。只是根據亞洲人頭型,縮小了尺寸。並在帽子上面加了“青天白日帽徽”。

這個軍帽是直筒圓頂加圍式,分單帽和棉帽;布制的,也方便攜帶。而且,在帽子的周圍有一圈圍布護耳的,天冷的時候可以放下來,天熱的時候就用那兩粒釦子固定在上面。所以,這兩粒釦子的設計初衷,只是用來固定護布的。

蔣介石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發放了部分軍裝,並要求全部更換“青天白日”帽徽。軍裝不怎麼夠,帽徽到是給全了。但是,很多戰士不理解,不想帶上老將的帽徽。甚至,還發生過士兵因為抵制佩戴老將的帽徽,逃離部隊的事件。

抗戰開始以後,老蔣對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物資補給逐漸減少,帽徽更是不給了。對於我黨新編的部隊,老蔣一律不承認。八路軍又不會自己製作帽徽,於是,帽子照國軍以前樣式製作,就不在佩戴帽徽。

新四軍在“皖南事變”之後,直接丟棄了蔣介石的“青天白日帽徽”。1940年以後,八路軍大量擴軍,鑑於國共雙方摩擦不斷,也沒有再要求佩戴帽徽。帽徽處於愛戴不戴的地位,但是,兩粒紐扣依然是“出廠標配”。國民黨也知道為什麼沒有帽徽,所以,他們也不追究此事。

此時,八路軍軍裝也都是自己就地解決的,樣式還是按照國軍服裝定製。畢竟,還是在國軍序列內。而且,八路軍的服裝顏色因為各地土法染色的原料不一樣,可就不統一了:八路軍總部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的軍服為灰色;陝甘寧邊區部隊的軍服分灰、藍兩種;晉察冀軍區部隊1938年的夏服為草綠色,冬服為灰色,以後統一為土黃色;新四軍為灰色。

因此,從衣著顏色,能分辨出八路軍是哪個根據地所屬的部隊,在當年也是人人皆知的“秘密”。

帽子上的紐扣除了固定護耳圍布以外,還有以下幾個意義。

第一,區分敵我。1944年,護耳被取消,但是兩粒紐扣依然保留下來。所以,我覺得兩粒紐扣真有“8”字的意思,代表了我黨部隊“八路軍”,用於和其他武裝區分開。內戰時,很多投誠的國民黨部隊,也是直接摘了“青天白日”帽徽,留下兩粒紐扣,就成了解放軍。


第二,這兩粒釦子,可以作為服裝備用扣。這個說法,也有道理。畢竟,當時軍隊條件不好,衣服上的扣子掉了,真是可以將帽子上的扣子拿下來備用。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抗戰爆發後工農紅軍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承認的八路軍部隊只有最初的129、120、115這三個師的番號。

在抗戰初期國共合作還較為愉快,於是國民黨按照這三個師的番號員額來發些軍餉並給紅軍補充一些裝備彈藥和被服。

改編前紅軍的帽子上是紅色的五星,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後,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釦子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說法:

1、當時所有國民革命軍即國民黨部隊在沒有使用美式裝備之前,帽子上都是國名黨政府國徽“青天白日徽”加兩顆紐扣。

紅軍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時,帽子也是一樣,後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搞摩擦,消極抗日,青天白日帽徽應該是在抗戰後期才摘的。

帽子上的兩顆釦子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僅僅是用來固定帽耳的。

八路軍帽子的帽型是德國專家根據亞洲人的頭型定製的,結合了歐洲滑雪帽的特徵,兼具美觀與實用性。

這個帽子的周圍是由一圈護布的,中間兩釦子可以將帽子兩側的兩個護耳帽邊系在帽子上,夏天不影響散熱;天冷時,解開紐扣就可把帽邊放下來擋住耳朵和脖孑,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宣佈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集團軍,25日中共中央發出改編命令。隨後部隊陸續改編、換裝。當時紅軍部隊對換裝情緒很大,甚至有人為此出逃。

9月6日劉伯承率部在三原誓師,在誓師大會上,劉伯承告訴紅軍指戰員暫時把階級仇恨放下,以民族大義為重。“軍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

隨後摘下紅軍帽,戴上一頂帶著青天白日徽的軍帽。講話結束後,全師一起換了帽子。

2、兩顆釦子是用來頂替帽徽的,八路軍也是應該有帽徽的,不過當時國民政府編制中八路軍也就是第18集團軍編制中也就3個師的編制,估計也就按編制人數下發帽徽。

但實際情況是八路軍人數急劇增長,政府不承認,後來國民黨政府逐漸減少和停止了對共軍的供應。八路軍、新四軍的軍服開始自己製造。

但是他們是不會生產國軍的帽徽的。共產黨的部隊也不稀罕那青天白日徽,更沒工夫去費工費料生產了,所以......沒有就沒有了。

甚至當時並不是所有八路軍軍帽都有兩顆紐扣,因為當時物資匱乏,八路軍軍裝不完全統一,所以有些有,有些沒有。

3、 兩個豎著的扣子是代表8——八路軍的符號。

抗日戰火中,八路軍是被編制進國軍隊伍的,那麼帽子上就應該有青天白日徽,但是當時國民政府不承認,於是就沒有生產,這兩顆釦子實際上就代替了八路軍的軍徽。

這兩顆釦子的形狀其實就是一個“8”,也就代表著八路軍的意思。而且當時軍隊條件不好,衣服上的扣子掉了,還可以將帽子上的扣子拿下來備用。

還有個說法,那兩顆釦子是在當時中國共產黨沒有建國時,用來代替國徽來用的。因為兵將們,都反感當時的國民黨國旗與國徽,所以,八路軍就在兵源過多,材料緊缺,民心所向的情況下,以及一國不能兩旗也不能兩徽的道理下,只選用了兩顆釦子。

【附錄: 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通知,團以上各部隊統一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全軍統一摘掉青天白日徽,那種佩戴兩顆釦子的帽子成為了歷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統一用上了解放軍的軍帽。】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有書共讀


從八一起義開始,人民軍隊的軍帽款式有過數次變革。

南昌起義時,新創立的人民軍隊沿用原國民革命軍服裝式樣,軍帽是日式大蓋帽。

到了山區開展游擊戰時,為了與對手有效區別,紅軍通過國際支援、打土豪分田地和發行貨幣,積累了一些資金,開始仿照蘇聯紅軍樣式,做了新款服裝,軍帽是大家熟悉的八角帽配紅五星。

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延安的紅軍接受了國民政府的統一改編,編成國民革命軍八路軍,下屬三個師,名稱統一了,服裝上也接受了國民革命軍的統一制式軍裝。國民革命軍的軍裝的特徵是直筒帽,軍帽前臉配青天白日徽和兩粒釦子。系國民革命軍仿照歐洲的德系軍裝的款式製作而成。

話說有些經歷過長征的紅軍指戰員開始時內心是很有抗拒感的,他們見不得這種曾經與他們作戰的敵軍服裝自己卻不得不穿在身上,在經過高級指戰員和政委的苦口婆心的心理解釋疏導和動員後,也情願不情願的接受了現實。

很快大家也發現了這種軍帽的好處,紅軍帽出身於南方游擊區,南方氣候溫暖溼潤,不需要護耳,而延安的八路軍身處北方大地,冬季氣候寒冷,保護耳朵不被凍傷是當務之急。這種新式軍帽的兩個紐扣可以解開,翻下來就可以護住後脖頸、耳朵和下巴,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另外,這兩粒紐扣也是備用品,軍裝上(比如腰部)的紐扣如果在戰鬥或行軍過程中不慎失落,完全可以用這兩粒備用品替代。

冬季的棉軍帽前臉的紐扣,則只有裝飾作用了,棉帽的護耳用時翻下,不用時可以翻上去,用紐扣或兩根布條系在頭頂。自從區別開冬季軍帽和夏季軍帽之後,夏季軍帽的款式也不再講究國軍軍帽的實用性,帽上的紐扣則只具裝飾屬性。

在抗戰的前期,國民政府充分保證了軍裝和軍械的供給,當然這種供給是按照八路軍編制人數實行的。眾所周知,八路軍在中後期擴編迅速,動員了很多老百姓踴躍參軍,保家衛國,新擴編人員的武器和軍裝無從保障,因為國民政府不予承認。

面對這種困難,倒是難不倒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為宗旨的人民軍隊,八路軍在敵後根據地建起了軍隊被服廠,給擴編人員源源不斷的提供軍裝的保障。這裡面有個問題,製作工藝有限,服裝的衣料、染料不可能與國民政府的供應完全一致,帽徽製作也有難度,所以,到了抗戰中後期,隨著八路大規模擴編,我們看到,各根據地的八路軍裝,顏色開始出現很大的不一致,軍帽上的帽徽也不再是必需品,但這兩粒紐扣還是保留了下來。

由於日偽軍的圍剿破壞,被服廠在事實上也經常斷貨斷供,所以只好開戰大生產運動,在基層或民間自制,這種軍裝的效果自然更加雜亂無章,一身出自正規被服廠的軍裝與軍帽簡直成為八路軍地方武裝的寶貝,可以當做獎品發放,能穿上或者佩戴上的都是戰鬥骨幹人物,此舉大為提高參戰人員的積極性。

八路軍地方武裝的軍裝與軍帽顏色,永遠是敵軍無法破解的秘密,在山東根據地,曾有日偽軍穿著製作精良的八路軍服裝,妄圖冒充八路軍,結果被八路地方武裝一眼看穿,予以痛打,日偽軍被打散很久後都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歷來現實


關於八路軍軍帽上“釦子”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說明白:

——這兩顆釦子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僅僅是用來固定帽耳的。

——不是所有八路軍軍帽都有兩顆紐扣,有些就沒有。因為當時物資匱乏,八路軍軍裝不完全統一,所以有些有,有些沒有。

下圖是開國上將楊得志將軍在八路軍時期的照片,軍帽上只有青天白日帽徽,沒有兩顆紐扣。下圖是1944年,延安,三位八路軍幹部的合影,也是隻有青天白日徽,而沒有兩顆紐扣。

不光八路軍如此,國軍也是如此,有些軍帽上有紐扣,有些沒有。有紐扣的軍帽,主要是仿德式軍服的。到了抗戰後期,國軍軍帽做了簡化,統一配發的軍帽也沒有紐扣。

下圖是國軍仿德式的軍帽,有紐扣。

下圖是1943年常德會戰中的一張國軍士兵的照片,軍帽上沒有紐扣。

————————————————

“釦子”的事情講完了。稍微展開一下,關於青天白日帽徽,就要複雜一點點。

1937年8月25日,為了統一抗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鬥序列,又把八路軍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新四軍全稱則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原則上,八路軍和新四軍都屬於國民革命軍序列,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國軍”序列。標準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軍帽上應該是有青天白日徽的。

下面兩張圖可以作為參考,可以看到軍帽上有“青天白日”帽徽。

圖一是“時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國民革命軍中將林彪”。

圖二是是“賀龍、徐向前、朱德(從左至右)將軍的合影”

有些影視劇做的不考究,不分青紅皂白,八路軍統一都是兩顆紐扣。有些影視劇做的細緻,這種小細節就會比較注意。比如央視播出的電視劇《八路軍》,如下圖所示。八路軍當然也不是人人都頂著“青天白日”帽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八路軍官兵的軍帽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其中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八路軍和新四軍既然在名義上屬於“國軍”序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初期階段,還是配發了一些裝備和被服給養。國民政府統一配發的軍裝都是國軍軍裝,帽徽都是青天白日徽。

國民政府配發的裝備和被服本來就不多,表表姿態而已(本來就不多,結果115師參謀長周昆還秘了三萬塊)。加上抗戰中後期,國共摩擦日益加劇,國民政府停止供給,八路軍和新四軍大量的軍裝都是自己生產的。既然是自力更生,也就犯不上戴什麼青天白日徽,給蔣委員長長臉了。更何況,咱就是想戴青天白日徽,也沒地方弄去。

這裡補充一點。咱們八路軍當時的條件比影視劇裡演的還要艱苦,著裝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即使是統一樣式,色調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

下圖攝於1944年,是一隊正在休息的八路軍戰士。可以看到,戰士們的著裝樣式五花八門。


受物資匱乏客觀條件所限,八路軍軍服染色用的主要從稻草灰中提取灰色染料,從槐樹籽、黃梔子、橡樹殼等植物中提取土黃色染料,從煙墨、楊樹皮中提取青色染料為服裝染色,使得軍服的顏色不統一,有灰色、藍色、土黃色、黃綠色、藍黑色、草灰色、青灰色等多種。加上染色工藝不過關,有的同一套服裝上衣褲子、甚至衣服的左右身顏色色差也都很大。

咱們“土八路”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但物質條件的限制,並沒有打倒八路軍,咱們的敵後游擊戰依然打的有聲有色。

名義上,國民政府只給了八路軍三個師的編制,即第一一五師、第一二零師、第一二九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也就是說,咱們八路軍名義上只有5萬人不到。

實際上,經過發展壯大,八路軍可遠遠不止這個數量。1940年的“百團大戰”,主力作戰部隊105個團,兵力20餘萬。如果加上配合作戰的游擊隊和民兵,則總共出動了200多個團,總兵力約40多萬。

這麼多部隊不在“正規”編制內,為了更好的隱藏實力,官兵自然是不會戴什麼青天白日徽,對外均以民兵自稱。需要說明的是,咱們這麼做沒有什麼可指摘的,當時的情況之下,真的只保留5萬人,那才是真傻。

1946年國共和談破裂,6月國共全面內戰爆發,9月八路軍、新四軍內部開始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但對外仍未更改名稱。解放軍的軍帽上有些還頂著青天白日徽,並沒有統一摘除。

直到1948年初,周恩來起草了關於統一設計軍旗、軍徽的文件,明確要求摘掉青天白日帽徽。當年夏秋,國共兩軍進入戰略決戰階段,我軍進行整編,統一番號。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通知,團以上各部隊統一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全軍才統一摘掉青天白日徽。


月下沒有花


原型是德軍山地帽(滑雪帽),三十年代老蔣準備建德械師時連同槍,頭盔等裝備一起借鑑過來的,後國民革命軍通用(中央軍統一黃綠色,地方軍各自找材料,灰的土黃的綠的都有)。我兔和禿子合作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自然也統一服裝用了這個帽子。只不過當時沒幾個人知道帽子上那片布應該是兩片加長的布疊起來,再用釦子扣在一起的,於是就仿製了個樣子貨(或者說壓根就只是要做個樣子貨吧)。 至於真實作用,摳了幾張圖,大家自己看。








好吧,其實是解開了翻下來,再扣上,冬天防風保暖的,。不然怎麼叫山地帽呢?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騎電動車專用帽是一個意思

不論帽子的出處釦子的作用,不論政黨,,當年在中華大地上戴過這帽子的人,威武!!!魂在!!!!


ten12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釦子,它除了起到裝飾作用外,還有一定寓意和實用價值。



首先這兩顆釦子在帽子的前端是成上下排列的,因為釦子是圓形狀的,兩個疊加在一起就如同一個阿拉伯數“8”,也就是寓意八路軍的意思。

大家知道八路軍早期的軍帽是仿照國軍制造的,通常國民黨部隊軍帽上前面是有個“青天白日”帽徽標誌的,後來八路軍為了與國軍區別開,就在國軍軍帽基礎上將帽徽去掉了,用兩顆紐扣代替了這個帽徽,也就是說這兩顆釦子也起到了帽徽的作用。



另外這兩顆釦子還起到抵禦嚴寒的作用,八路軍的帽子上的這兩個釦子,是可以解開的,當天冷的時候,就可以解開釦子,把帽子兩邊擋耳朵的部分放下,同時還可以將帽子卷取的部分一起放下來,起到護耳護頭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季特別實用,不用的時候再翻上去,特別方便實用。


由此可見八路軍帽子上的這兩顆釦子,作用還真不小,寓意也很深刻,8字一直被譽為中華民族傳統風俗中的吉利數字,而且還寓意勝利的意思,這兩顆釦子被我軍設計在帽子上,真是即雅觀又實用,這個裝飾真是太牛掰啦!


任馳贏天下


八路軍軍帽上面的扣子,就是釦子而已,沒有什麼特殊意義。

有一種說法是,兩個釦子就是阿拉伯數字8,代表著八路軍的番號。這種說法明顯是牽強附會。要知道八路軍的番號就用了一個多月,後來改成了十八集團軍。重要的是,番號要佩戴在胳膊上,就像這樣:

番號是不會掛在帽子上的,這是基本常識。

可是為什麼帽子上要有兩個釦子呢?

這個釦子的用途很實際,大概有這些。

1,固定帽帶。八路軍大都在北方,冬天天氣比較寒冷,所以八路軍軍帽是有帽帶的,平時不用,天氣比較冷時,解開釦子垂下來,在下巴上係扣子,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這兩個釦子,是保護耳朵的神器啊。

2,作為備用扣。八路軍的軍需一向緊張,因為從 1941年開始,國民黨就開始完全停發了軍餉,斷了軍需補給。所以對於八路軍來說,哪怕一顆釦子都是十分珍貴的。如果衣襟掉了釦子,可以用帽子上的扣子來借用,因為那兩個釦子不常用。

另外要說一下,八路軍的軍需補給一直處在極其短缺的狀況。挺近敵佔區時,八路軍得以發動群眾,日戰區受壓迫受奴役的中國人紛紛參加八路保家衛國,但是這些軍隊得不到國民黨承認,有苦勞有功勞卻沒有補給,甚至吃飯都沒有。至於軍服和軍械,更是短缺。

上戰場時,八路軍經常是穿著破衣爛衫就去了,五花八門的衣服,既不便於統一服色分清敵我,甚至連基本的禦寒效果都沒有。至於武器,除了少數來自於蘇聯的槍械和子彈,大部分來自於日偽軍的繳獲。所謂繳獲敵人槍炮彈藥,說白了就是八路軍拿人命和人換。

八路軍上戰場,一半人有槍,有槍的人也只有三發子彈。其他人拿著木棍和大刀甚至大勺就去打仗了。這樣差的裝備,最終八路軍從5萬人發展到了70多萬,中間有多少無名英雄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說回衣帽問題。共產黨的人民軍隊的軍服,發生了一些這樣的演變。

1,紅軍時期。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義,打出的旗號的國民黨左派,紅軍初建,連自己特殊的區分敵我的軍服都沒有,只是用紅領巾區分。


1929年,紅四軍開始生產了4000套軍服。設計情況是這樣的:

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衣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

帽子是八角野戰帽,前面綴一個紅色五角星。這個設計靈感來自於井岡山茅坪村毛主席辦公的八角樓,同時紅四軍有8個縱隊,因此紅五星的八角帽受到了全體紅軍的喜愛。

2,八路軍新四軍時期。

紅軍長征到陝北後,貧瘠的陝北不足以支撐龐大的紅軍隊伍和蘇區政府。後來開展的取得物資為目標的西征和東征都遭遇挫折。抗戰爆發後,紅軍接受改編,組成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穿上了國民黨軍隊的軍服和軍帽。

國民黨軍隊的軍服軍帽來自於德國設計。軍帽上面是兩顆釦子和一個青天白日軍徽。一開始八路軍指戰員不接受國民黨軍隊的軍服,經過仔細勸導,再加上好幾年沒有換新衣,都接受了。

國民黨政府,一開始供給軍需比較充足,後來剋扣越來越多,41年後乾脆全部停發。對於八路軍來說,青天白日軍徽自己不會生產,更不喜歡佩戴,乾脆就不要了。所以只剩下兩顆釦子。

3,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大部分時期還是延續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服裝,尤其是蔣介石兵敗如山倒,大量國民黨軍隊投誠和起義,摘掉了軍徽就成了八路軍,十分方便。

但是缺陷也是致命的,兩軍交戰,雙方只有一個小小的帽徽做區分,很容易誤傷友軍的。在大兵團作戰時,這種誤會更是致命。於是,遼瀋戰役時,我軍改裝瞭解放帽,但由於條件所限,冬季服裝還大量沿用了八路帽。

開國大典上的元帥們,都是戴著解放帽。

4,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解放軍又推出了50軍帽,俗稱大簷帽。後來,為了作戰方便,解放帽依舊被沿用,而大簷帽成立禮儀性的。

現在我們的解放軍軍服是這樣的,是不是更帥了?


歷史知事


小時候看電視劇,八路軍帽子上兩顆釦子幾乎成了辨識八路的標誌性特徵,原以為八路軍的帽子就是這樣的,並沒有多想過。

後來看的多了,感覺國民黨有些部隊也有兩顆釦子,唯一不同的是,在兩顆釦子上邊還有一枚青天白日帽徽,就感覺這兩顆釦子應該是從國民黨那邊傳過來的,可以又有了一個疑問,就是既然我們拿下了那顆象徵黑暗統治的青天白日帽徽,為啥還留著兩顆釦子?莫非有什麼內在原因不能取下來嗎?



後來心裡癢癢,一查才知道這裡面的玄機,真可謂人生處處是學問啊,今天正好藉著邀請,就此問題嘮叨幾句。


視線要退回到1937年,這一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又大肆入侵上海,淞滬會戰終於打響,在這個大歷史背景下,國共雙方加速了合作的進程,最終達成了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的意向,北方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的紅軍則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隨著番號改編的完成,國民政府開始向改編後的兩軍提供後勤補給,這其中就包括軍服。國民政府提供的軍服是國軍的制式軍服,軍服的樣式採用德國軍服的設計,軍帽上的兩顆釦子確實是有現實作用的,它倆扣住了能垂下護住兩隻耳朵和整張臉的帽沿,這是保護士兵冬天不至於挨凍的設計,到了寒冬,你就可以鬆開釦子,放下帽沿,保暖了,夠貼心,夠暖心吧!



剛開始的時候,為了體現合作精神,我們黨要求所有換上軍服軍帽的部隊保留青天白日帽徽,但事情到了1940年,形勢為之一變,在這一年,我們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提振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組織了百團大戰,這場歷時半年多的戰役消滅日偽軍六萬餘人,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但是國民黨看到之後,表面上發來賀電,實際上心有忌憚,他們的原意是想借日寇之手消滅我們,誰知道小日本反倒幫了倒忙,讓我軍迅速成長,發展壯大起來。國民黨為了限制八路和新四軍的發展,斷絕了後勤補給,還不斷製造摩擦,妄圖困死我軍,我軍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渡過了艱苦歲月。

既然國民黨當局如此做,我們也就摘下了那顆青天白日帽徽,但是兩顆釦子是有保暖作用的,就保留了。所以影視劇中只要是八路軍出現,帽子上必定只有那兩顆釦子,如果有帽徽,估計就是國軍了,因為一般影視劇不會把40年前後的變化分的那麼清楚。



沒想到德國軍帽的兩顆釦子的設計,到了中國成了正義和勇敢的象徵,估計是設計者始料未及的,歷史的魅力就在於此,成就偉大的也許就是一件不起眼的物品,兩顆紐扣,話不盡烽煙歲月。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