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溫馨提示:本期推送涉及醫學,部分內容可能有點鹹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每當談及解剖學的啟蒙,我們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出歐洲中世紀前後泛黃的木刻畫,人體的神經和血管被剝離地分毫必現,屍體或骨骼擺出怪奇的姿勢卻又栩栩如生。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但我們不能否認,這些暗黑系的研究即是現代醫學的奠基。今天你吃到的速效感冒沖劑,或許就是某一群倒(wěi)黴(dà)的死囚以身試藥的成果。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在沒有發明矯正視力的鏡片的時代,治療斜視需要醫生直接剪開眼球調整眼鏡肌肉的強度和附著位置,當然,這波操作是不能打麻藥的

即便是到了工業革命後的18、19世紀,一些匪夷所思的治療方法依舊讓今天的我們膽寒。

當西方人正在用“血腥”的方法探索身體的奧秘,同一時期,在遙遠的中國,人們依舊沿襲著具有五千年曆史的神秘東方力量——中醫來對抗疾病。然而有這麼一位倔強的唐山大夫,放著現成的醫書不信,偏偏質疑老祖宗留下來的學術瑰寶,不畏世俗的流言蜚語,親赴亂葬崗、刑場觀察研究屍體,著書《醫林改錯》,被西方醫學界稱為中國近代解剖學家,為後世敬仰,他就是清代著名醫學家——

王清任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王清任1768年6月30日—1831年3月29日

不為良相 願為良醫

在影視劇作品中,廣東黃麒英、黃飛鴻父子能醫能武,寶芝林之名響徹嶺南,佛山無影腳打遍天下無敵手。而王清任的早年經歷與他們二位十分相似……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動畫片《龍脈傳奇》介紹王清任青年軼事

1768年的今天(6月30日),王清任出生在直隸玉田縣(今河北唐山玉田縣)河東村的一個小康之家。青年時曾考取武秀才,系武科舉出身。後捐資得千總銜(下級軍官)。由於他性情磊落,耿直不違,在任職千總期間,目睹和經歷了晚清官場的腐敗,特別是為他自己空有一身武藝,到頭來還得花錢納粟買個小官做而煩惱,逐漸形成了“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願望,故後來改習岐黃,以醫為業了。據說,當年的玉田縣知縣,要把鴉鴻橋收為“官橋官渡”,老百姓過橋渡船都要收費。王清任為了維護當地百姓利益,毅然為民,堅決反對收費,結果得罪了縣太爺。縣官懷恨在心,曾唆使經王清任治過病而沒治好或死亡患者的家屬去縣衙告狀,企圖陷害王清任,迫使王清任只好背井離鄉,在外地行醫。

30多歲時,王清任已經在冀東一帶頗有名氣,於是又至京城北漂創業,設立醫館“知一堂”,名噪一時。

他醫病不為前人所困,用藥獨到,治癒不少疑難病症。據清光緒十年《玉田縣誌》記載,有一人夜寢,須用物壓在胸上始能成眠;另一人仰臥就寢,只要胸間稍蓋被便不能交睫,王清任則用一張藥方,治癒兩症。

“戀屍癖”醫生的科研之路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王清任在行醫過程中對古書中有關臟腑的記載經常產生懷疑,深感解剖知識的重要。他認為,“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否則“本源一錯,萬慮皆失”。他在研究了古代的一些臟腑書籍和圖形後,發現裡面存在著不少矛盾,於是感慨地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從此,開始了對人體結構的觀察研究。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後人對王清任觀察屍體時描畫的想象圖

正可謂實踐出真知。他在河北灤州稻地鎮行醫時,正值瘟疫大流行,小兒屍裹甚多,王清任路過墓地,見到被狗拖咬的屍體內臟外露,他不嫌臭穢,每天清晨都去觀看小兒屍體,連續10天觀察了30多具,發現與古書所描繪的臟腑圖形有不符之處。較真兒的王清任為解除對古醫書中說的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的懷疑,嘉慶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醫時,聞聽有一女犯將被判處剮刑(肢體割碎),他趕赴刑場,仔細觀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後來,他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觀察屍體,並向恆敬(道光年間領兵官員,見過死人頗多)求教,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

沒有死屍,就算製造死屍也要研究。有時,王清任沒有屍體供解剖研究,他就解剖家畜。他也是我國解剖史上第一個做動物解剖實驗的醫學家,為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窮極一生 終成著作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1830年,王清任將42年間實地所見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連同他的臨床心得及其它有關的醫學論述,著成《醫林改錯》。

《醫林改錯》一書共3萬餘言,有圖譜25幅,自創新方31個,化裁古人婦產方劑2個。全書共分上、下兩卷。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醫林改錯》上卷載有“古人所繪臟腑圖形”和王氏“親見改正臟腑圖形”,並從解剖和生理學角度撰寫了“會厭左氣門右氣門衛總管氣府血府記”、“津門津管遮食總提瓏管出水道記”以及“腦髓說”、“氣血合脈說”等。記敘其通過屍體解剖觀察所見,糾正古人對臟腑解剖和生理功能認識上的某些錯誤。並闡明其“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和“治病三要訣,在明白氣血”的學術觀點。

下卷主要是論述王清任運用祖國醫學氣血學說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小兒半身不遂、癱痿、瘟毒吐瀉轉筋、抽風、痘疹、女子不孕、難產、痺證、癲狂、癇證等50餘種病症的臨床醫學理論認識和診治經驗。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醫林改錯》是王清任臨終前成熟著作。該書除了記述他對人體解剖方面的貢獻外,用了更多的篇幅論述了他對氣血為病,特別是氣虛血瘀症的診治經驗。書名為《醫林改錯》,內容實質確屬關於瘀血和活血化瘀之專著。

據學者考證,該書於1830年初刻於北京隆福寺三槐堂書坊,次年王清任逝世,歸葬故土玉田縣鴉鴻橋河東村。三槐堂本為後世一切翻刻本祖本。

杏林佳譽 後世美談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王清任的研究成果為後世瑰寶

梁啟超評論“王勳臣(王清任)……誠中國醫界極大膽革命論者,其人之學術,亦饒有科學的精神”;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中醫醫史文獻學家範行準在其所著的《中國醫學史略》評價王清任:“就他偉大實踐精神而言,已覺難能可貴,絕不遜於修制《本草綱目》的李時珍”。

在古裝影視劇中,男醫生為女患者診脈都要隔一層薄薄的細紗,這絕非誇張演繹。而死屍在封建社會中被認作是極晦氣、汙濁之物。王清任衝破繁文縟節,不畏他人眼光對屍體進行研究,其難度不亞於哥白尼挑戰地心說。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正是由於王清任所處歷史環境受封建社會的強烈束縛,他所觀察的人體臟器解剖記載仍存在著一些錯誤,故後世醫家對此褒貶不一,爭議頗大。但客觀來說,他不失是中國醫學史上一位有膽有識、具有革故鼎新思想的傑出醫學家。他繼承並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醫藥學,特別是血瘀論及活血化瘀治法的研究,從理論到實踐均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又被譽稱為活血化瘀名家。

這個唐山郎中有“戀屍”傾向,百年後卻成杏林佳話

近年來,不少食療專家、“神醫”混跡各大媒體及所謂的專業學術領域,“吃綠豆治百病”,“生吃活泥鰍去火”這樣的鬧劇比比皆是。這些人一次次被奉為濟世良醫,一次次又被拉下神壇。假養生、假專家將神聖的中醫渲染成人盡鄙夷的玩鬧。可嘆的是騙子常有,而我們卻很難再聽到像王清任一樣富有質疑精神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