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还是噱头,浅谈区块链防伪

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的理念为许多人所信仰。其链上数据的完全公开、透明以及不可篡改,使其在许多传统领域有着更多实用价值,诸如可以在产品溯源、防伪等方向带来革新。

区块链防伪,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前,就已经有许多类似项目充斥在市场之中,毕竟,相较于金融领域中频繁的交易数据,防伪所需的溯源数据是要远远小于交易数据的。

革新还是噱头,浅谈区块链防伪

近日,法国的一些企业家,也开始了对区块链防伪的研究,并且已经开发出产品,旨在解决假冒伪劣问题。该产品可以将任何商品变得可跟踪。从根源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

在当前,防伪是一项极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手段,毕竟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边,而且有许多产品与正品几乎难以分辨,这对普通消费者的选购带来极大困扰。消费者在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之后,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甚至还要以健康为代价。

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防伪技术或能带来新的思路。区块链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倘若从产品的源头开始,便将全部的原材料、生产、运输、流通数据上链,数据对所有人公开透明,并可实时查看。相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时,可以有一个完全可信的防伪数据。

但是事实真的就像想象中的这么美好吗?倒也未必!

区块链技术存在有很大的弊端,这也是区块链诞生近十年来没有一个真正可以落地的应用的最根本原因。

首先,难以大规模应用。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第一个应用,在当前,其1mb的区块仅可以支持每秒7笔交易,一旦牛市来临之时,拥堵与高额的手续费用一直为人所诟病。比特币如此,其他应用依然如此,区块链防伪可以在小规模的应用场景中保持极为流畅的使用,但是一旦大规模应用,拥堵在所难免。或许有人说,可以在小范围做私人定制,但是不要忘记,小范围应用,意味着更少的节点,一旦节点遭受51%攻击,整个区块链将会面临崩溃。

其次,难以保证上链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可以保证区块链上的数据真实可靠,但是又有谁能保证上链前的数据就是真实的呢?倘若在上链前就被篡改,那么上链又有什么意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