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筆記:沿著海濱到養馬島

煙臺筆記:沿著海濱到養馬島

梁東方

沿著海濱一直走下去,沿著海濱的公路,最好是自行車專用道。這一直都是一種具有夢幻色彩的騎行理想。有幸在共享單車時代裡在煙臺實現這個夢想,真是要謝天謝地謝周圍的一切謝大地的平衡和宇宙的運轉。好不容易遇到一輛好騎的小黃車,騎起來像電動車一般,彷彿有助力!這種不期然之間就實現了一直以來的夢的興奮之餘,一直讓人在懷疑,難道眼前的一切就是實實在在的真實?

有了這一層誠惶誠恐的謝意和真真切切的興奮,就足可以說明這一路上的感受的美妙了。實現什麼事情的時候的心態,幾乎與那事情本身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從煙臺山下出發,經過煙臺傳統上的海濱所指的那一段作為景點的沿海地帶,上坡下坡,順著濱海公路一直向南而下。然後經過一個又一個浴場,每個浴場都人頭躦動;煙臺本地的爺們兒們打海澡,換衣服的時候會先穿上一件大褂兒,換好了再脫掉大褂兒。講究的會有帳篷,更多的則是在路邊的汽車裡完成。這些多是經常來海邊游泳的常客。

沿著海岸的沙灘旅遊休閒區一直綿延,對應著陸地上長條形的海岸新城區。讓每一處居民區都有就近的沙灘,外地遊客基本只集中在城區最早的那一塊海濱及煙臺山附近。剩下大片漫長的海岸線上,基本上就都是本地常住居民的休閒遊玩場地了。

在一段有海濱別墅的地方,那些別墅衝海的一面,院牆都是玻璃的。顯然,可以透明地看到近在咫尺的海,是這些別墅最引以為自豪的地方。而一艘退役的戰艦合肥艦拴在海岸上,成了一個景點。這裡是煙臺的黃海旅遊區。一道深入海中的棧橋盡頭,有著名的黃海明珠,像是歌舞廳裡碩大的反光球。

煙臺筆記:沿著海濱到養馬島

從被命名為天越灣的地方,回看煙臺海灣,山坡海景形成的彎彎的海岸景象已經有了一個宏觀的雛形,繼續走,走得越遠,這個海灣形態就越完美。及至到了自然博物館的高坡上,整個煙臺海灣的形狀就已經可以讓人凝視許久許久了。在大海和陸地之間,從深入海中的一個岬角上回看陸地上的城市,回看被海岸線分明地切割開的人類聚居之地和大自然的海洋,這是海濱地帶旅行的一種獨一無二的享受。這種享受盡管可以靠著乘船出海來完成,但是沿著海岸線騎車,更不受制約,更從容,更自由。

進入到牟平地界,養馬島就是一個最顯赫的存在。它在海中,距離大陸卻只有咫尺之遙。與之對面的陸地基本上就像是隔著一條寬些的河而已。在河的這一岸上有某個小區開發的民宿,都是平房院落。院落不大,但是精緻,尤其門口搞得雜花生樹,婆娑旖旎,很有美感。加上院外臨路的櫻花林,掩映之下,虛擬出一種理想的人居之境。儘管,一切都是商業化的操作而已。但是選擇在這裡建設這樣的平房民宿,其實也暗合了人們一種普遍的感受:因為對面的海中有島,連帶著這裡的陸地盡頭也有某種天涯海角式的詩意。在巨大的地理節點上,人們在遙望之餘的感嘆,甚至人們的遙望本身,都是詩情畫意的巨大基礎。

如今,有一橋飛架南北,使往日可望不可即的仙島成了瞬間可抵的再無神秘感的市區的一部分。但隔海相望,依舊不失其足可觀也的想象空間。紅磚紅瓦的村落在島上仙山的山坡上臨海而列,總能讓陸地上的人們產生自然的嚮往:在那樣的海島村莊的氣氛,一定是有別於大陸上的吧?

煙臺筆記:沿著海濱到養馬島

島是封閉的,也是狹小的,卻也是一直為廣闊的陸地上的人們從本能裡就嚮往的;一如島上的人會本能地嚮往陸地一樣。通過大橋去島上之前,在這一岸的遙望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登島預備動作。沒有這個動作,就會殘缺了登島的心理享受的完整性。

其實,在上不上島的問題上,還是猶豫了幾次的。海濱的烈日下,騎行變得遲緩而無效率。不過,海濱的氣候特徵就是這樣,儘管陽光強烈,但是隻要有陰涼,哪怕小樹的灌木的小小的陰涼,也會有無盡的涼爽。難怪在這樣的烈日下的中午,天氣預報的氣溫最高也只有26度——因為測量溫度的地方是在百葉窗裡的陰涼中。

正是在這樣偶爾的小樹陰涼裡休息過以後,終於還是克服掉了自己懈怠的念頭。看看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人生狀態的想法,終於戰勝了一時因為酷熱而來的畏難和退縮。

山海之間,大陸和海島之間的這種宏大的地理改變的現場,每每讓人駐足久視。這樣大的地理改變的節點上,人很容易有哲學感,有審美的天地意趣。不去被標註為旅遊點的什麼地方,就去從大陸上就已經分明地看到的那紅磚紅瓦的漁村,海上漁村。

“同行者”是上橋的時候在對面騎車上橋的兩個姑娘,其中一個乾脆已經將上衣脫下來系在腰間。因為坡度太大,我早已推車前進,她們還在那邊奮力蹬踏,還時時伸出雙臂做飛翔狀。

她們顯然是直奔島上的景點而去的,大致上是什麼礁石什麼沙灘之類,如今都被時髦地稱之為地址公園了。自己直接拐到了從對岸就已經能看到的紅色的平房村落張家莊。之所以還能引為同志,是當此週一上午之際,都騎了小黃車奔島上而來,不是同志是什麼?

這海上漁村,果然有一份大陸上絕對沒有的安靜,是島上的那種絕對沒有外人打擾的安靜,儘管大橋已通,人員車輛來往一如大陸。但張家莊石頭房子石頭巷子中那份潔淨與安詳,絕非大陸上所能有。穿行而至大榆樹下的涼亭中小坐,旁邊的石頭縫隙裡鑽出來的小樹也都已經比碗口粗了,因為橫生的姿態而很有幾分野趣。

煙臺筆記:沿著海濱到養馬島

中午時分也涼風習習,不禁大悟,此即自己此行之最大景點也。騎車沿著海濱而行,這樣到了養馬島上的一個漁村中的亭子裡小坐幾個小時,便已經是最好的旅行,最好的自行車旅行。

在張家莊的涼亭裡坐著喝水吃飯,享受這種貌似平常卻於我們日常的經驗中十分罕有的海島上的安詳。聯通大路和海島的大橋雖然使島上漁村的閉塞與空間獨立感蕩然無存,但是地理上的這種長期以來的安詳感並未馬上消失,來往只是比以前方便了而已,由原來的輪渡變成了汽車、自行車甚至步行。

從外面來的人,都是旅遊者,沒有過路的,沒有川流不息的純粹過境車輛,一切似乎也還能保持亙古以來的純淨。當然也因為現代運輸工作而有了史無前例的方便與快捷,有了意識上精神層面上的與大陸的某種程度的同步性。

汽車在這樣的地方顯得非常有用,須臾不可或缺。不能想象以前那沒有車的漫長曆史,也不能想象在內陸擁堵的城市,有車不能用、不便用的狀態,是多大的浪費!

汽車是現在的海島漁村與以前的孤島村莊狀態最大的差別,它影響到了人們的心理和人們的行為模式,影響到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方式。

煙臺筆記:沿著海濱到養馬島

一對開車回來的年輕父母,在大院門口寫著竹蘭居的院子前的幾片瓦下摸出了鑰匙。他們抱著孩子走進院子,院子裡的二層小樓上的一塊熒光屏也就開始了閃爍,那裡和院門上寫的是一樣的文字:竹蘭居。想必,這也是一戶對外經營的漁家飯店和旅館。

前面一家蓋成了三層的屋子裡,一個女人摔摔打打高聲大嗓地抱怨著。她丈夫偶爾回一句,頻率也在同一高度上。在他們每次暫停的時間裡,都立刻會有龐大的寂靜將被他們的高音驅趕開的空氣合攏,重新合攏成無邊的寂靜。

這樣的波瀾,並沒有影響到別人。大多數家庭和大多數人都因為涼爽和宜人的空氣,而普遍有一份好心情。

偶爾有一個破衣爛衫的老人,騎一輛陳舊的大二八自行車,因為坡大而不得不從車子上跳下來,用雙手推行;那種近乎撲到車子上的姿勢裡,還透露著上一代人生活狀態裡的氣息。那種氣息裡滿滿的都是那種樓上剛剛被合攏的寂靜,是海島漁村生活裡的那種既有大海的無邊無際,又同時被無邊無際的大海圈定在了一個固定範疇裡的寂靜。

在這樣的寂靜裡,你能找到海島漁村的特徵,能體會到它與大陸不同的氣質。而在不同的地理氣質和人們氣氛中待一待、看一看,就是我們作為旅行者的最重要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