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我們眼中的岳飛大概總停留在“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形象上。不錯,岳飛是“中興四將”之首,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忠君愛民,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然而,錚錚鐵骨也有細膩柔情的一面,他有情有夢,也會憂愁哀傷。

付諸詩詞,便成以下這首《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2018/7/27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蟋蟀不停地鳴叫,將詞人從金戈鐵馬的夢中驚醒。醒來已是午夜時分,此人再難以入眠。“寒蛩”聲音已是悽切,在滿腹憂愁的詞人聽來,更是驚心。一個“驚”字,表明詞人心神不寧,他一直在為國家的形勢擔憂,睡覺也睡不踏實。既然如此,他乾脆披衣而起,獨自在階前徘徊。“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幾句,大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體現出無人理解、無人支持的巨大孤獨感。“簾外月朧明”,好在,簾外有月亮可以為伴,可是連月亮都朦朦朧朧的,彷彿是在故意躲著詞人自己。念此,更顯孤立無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上闋主要寫景,下闋注重抒情。“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三句,揭示出了詞人無法安然入睡的原因,那就是收復失地受阻。岳飛的一生都在為收復河山、建功立業而奔走呼號,如今已滿頭白髮,卻不能回家。因為議和派的主張阻擋了中原的收復,也阻擋了詞人迴歸家鄉的進程。“舊山松竹老”五字,一寫家落敵手的憤恨,一寫“美人遲暮”的悲哀。結尾三句“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直抒胸臆,表達了極度的苦悶。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他本想要將心事付諸瑤琴,好好排遣一下煩惱,但知音太少,縱然彈斷了琴絃,又會有誰來聽呢?詞人在這裡引用了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典故,表明自己處境孤危,缺少支持者和理解者,心情十分孤寂。當時,岳飛極力主張抗金,收復失地,但是朝野上下全是一片議和之聲,作者陷入了孤掌難鳴的境地。所以,“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兩句,感嘆的不是一般人的世無知己之悲,而是缺少志同道合之人的悲哀。全詞寓情於景,含蓄曲折,深切地表達了壯志難酬和憂國憂民的悲苦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