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溫兒兒


商人倒掉牛奶等商品,是那場著名的大蕭條發生初期的事,標誌著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到來。為應對這場危機,羅斯福隨後開始實施新政。

對於那場危機,中國經典的解釋是:這是資本主義國家內在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與私有制之間的矛盾積累到極點後的總爆發。而商人生產的大量產品賣不出去,寧願倒掉也不免費分給窮人,反映了資本家的殘酷自私無情。

現在我們知道,那場危機與其說是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的必然,不如說是人禍使然。當時,美國與歐洲大打貿易戰,互相提高關稅,導致國際貿易成本大幅上升。大量商品運到港口後突然被取消訂單,無法發運出國。雖然很多商品尚可運回廠家進入庫存,但象牛奶等商品因保質期的限制,再花運費運回廠家已不剩多長時間的保質期。如果免費分發給本國窮人,需要利用零售商的渠道配合才行。但零售商手中的牛奶都買不出去,怎會願意分發免費牛奶?分發免費牛奶就意味著手中的商品牛奶更賣不出去,員工的工資更發不出來,反而會惡化整個商品的生產銷售過程,導致更多的工廠停產,更多的工人失業。不如立即倒入大海,可省下港口倉儲費以及運回分發的各種費用。這批商品認賠,減產後尚可根據本地需求維持生產。而有些廠家因訂單消失而出現鉅額虧損,只能倒閉。倒閉後連商品的港口倉儲費都拿不出來,只好儘快倒掉。

有人說,還是資本家自私貪婪。因為免費分給窮人總比倒入大海更有人性。

但是,做過公益事業的人可能都會有一些不同的體會。比如,一個公益團體拿出100萬元組成一個義務醫療隊去一個貧困地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免費義診。那麼當地無論有錢沒錢的病人肯定都受益了,但當地醫院則在這兩個月當中可能無人上門看病,門可羅雀,損失嚴重。

那麼,怎麼避免這種現象呢?就需要提前把當地本來就無錢看病的病人挑選出來,只給他們免費看病,別人不管。這才會使真正的貧困病人受益,又不會影響當地醫院的正常經營。這就需要提前花費大量時間和一定的費用去挑選貧困病人。

而那些把商品運到港口後卻突然遭到退貨的商人,已無錢或無必要運回商品、又無足夠時間和費用去挑選本來就沒錢買貨的窮人來免費領取,那麼宣佈免費後,無論有錢沒錢的人都會去搶貨,有錢人因為有運輸能力可能搶的更多。那麼,搶到大量免費棉花的服裝商人就可以長期停止進貨,很多本來有錢消費的有錢人也會在搶到東西后長期不再消費,而大量窮人可能還沒聽到消息貨就被搶光了。而那些免費分發牛奶、棉花的商人則將面臨長期停產,正常經營活動被破壞了。

所以,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美國大蕭條初期商人倒掉商品之事,那是在意外突發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很多事情表面看來不合情理,細究起來卻有一定的合理性。


幾無成規


美國1929年倒牛奶的事,目前我正在做。你們可以罵我,但我還是要告訴您真相,因為我就是擁有194頭奶牛的養殖大戶。

雖然我是學經濟學的,也有自己的公司,但個人敵不過市場。 2005年,我出資96萬元購買了80頭奶牛,奶牛每頭1.2萬元,加上伺料和廠房和設備,總投資170萬元。規模在當地不算小,也與本省幾家乳製品加工企業簽訂的銷售合同,之後將規模擴大,奶牛達到210頭。

眾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後,全國的乳製品企業都受到波及,我這個公司也不例外。因為成品乳製品企業銷量下滑,我們的鮮奶供應合同只能兌現80%,也就是說還有20%的鮮奶必須自己消費或另找銷路。沒辦法,只有增加人員銷售鮮奶,但市場疲軟、陌生人不信任,銷量非常有限。奶製品保鮮成本很高,稍有不慎或停電就會變質,這時候你白送人也沒人要。結果就是倒掉。

現在奶牛每頭六千也不好處理,牠每天吃的伺料不能減少,有些撐不住的只能殺點奶牛賣肉。我是資本家嗎?投資成本還沒收回。銀行每月催貸款,我也不能賴賬不還。想上奶粉製品,上面不批也貸不到款。我們可是社會主義國家,扔棉花的事沒見過,倒牛奶卻天天在幹。

有人說資本主義國家如何的醜惡和殘忍,可是資本主義社會現在還有這現象嗎?以前養豬也沒少賠錢,有人鼓勵你養,卻從來不管是否賣得出去、價格怎麼樣。我們自費請電視臺錄像,看著壯觀的沒出欄的豬,成績是領導的,虧本是我們自己的。

如果能賺錢的行業向所有人開放,就不會都擠到不賺錢的行業,也就不會有壓低成本的惡性競爭。那麼,也就不會每年銷燬無數的假冒偽劣商品。


梅奧醫邦診所


這很正常的,是經濟規律在發生作用。

這事情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

在那時候,美國化學、生物、農業等技術的飛快成長,使得農產品的產量迅速提高,繼而出現了當時牛奶和棉花過剩的情況,所以價格也自然是大跌。

價格暴跌,對於奶農來說,就無利可圖,包括通過罷市、罷工等模式,想提高產品價格,但其實於事無補。牛奶又不是耐儲藏產品,奶牛還在不斷出奶,奶農只能將牛奶倒掉。

因為當時社會購買力,跟不上牛奶的迅速增長。

對於奶農來說,牛奶價格暴跌,已經無利可圖,甚至虧損,他怎麼可能再出錢補貼運費,將這些東西送給城市裡的窮人?而如果政府出面低價購買,再無償送給窮人,那麼就違背了基本的經濟規律,會讓奶農未來的處境越發惡化,讓整個產業崩潰。

去過海南沒有?海南香蕉產量非常巨大,但在有一些年份,香蕉買不上價格的時候,蕉農寧願將香蕉爛在地裡,也不願意去採摘。

前幾年在海南島時候,有一年海南香蕉市場價只有5毛錢,而種植成本在7-8毛。這樣如果去採摘香蕉,還要支付工人工資,蕉農一算,划不來,就不採摘,任憑香蕉爛在地裡。如果你住在附近,想吃香蕉,跟蕉農說一聲,隨便你採摘。

棉花也一樣。棉花可以儲藏很久,但倉儲也是需要成本的,時間越久成本越高。在新棉花不斷上市的未來,倉儲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這涉及到基本的經濟規律,就是供需之間的不平衡。對於企業來說,供給一旦超過了需求,就會變成買方市場,定價權就在消費者的手裡,因為消費者可以找到更多低價的貨源,所以廠商不得不降低價格出售產品利潤被不斷的壓榨。這樣企業的效益就會不斷降低,最終導致沒有錢給工人發放工資,面臨破產,造成更大的惡形循環。所以只有減少供給的差距才能夠滿足需求的同時又增加企業效益。

所以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商家企業願意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會發放給窮人,這是社會的一個基本運行秩序。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救急不救窮”,如果人人都可以免費或者低價擁有超越實際價值的東西,對於商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大家會對這些產品有著固有的認知,定價策略就難以提高。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對整個商業體系,甚至社會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壞。


波士財經


悟空啊,為師的來啦!首先,這個問題混淆了企業的屬性與政府的屬性。對於企業而言,利潤最大化是其畢生追求的目標,尤其是羅斯福新政時期,資本家是沒有義務考慮窮人的死活的,為了改變企業產品過剩的情況,他們把牛奶倒掉,把棉花扔掉,就可以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相對平衡,就能重新找到保證合理利潤的均衡點,但免費給了窮人是沒辦法找到這個均衡點的。

要知道,羅斯福新政的要點之一就是復星工業。

對於羅斯福而言,他可能希望企業能把這些東西免費給窮人,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矛盾,可以為他贏得國民的支持,甚至可以贏得連任總統,但這些不符合企業家的利益,而他作為總統又不能干涉企業正常經營行為。

這一現象也是被教科書反覆批駁的地方,說資本主義就是赤裸裸的剝削與被剝削關係,資本家和工人之間沒有絲毫溫情可言。可以說社會主義制度部分克服了這些弊端,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之後,中國開始了滴灌式扶貧,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屬性,紛紛參與到這場扶貧攻堅戰中來。

羅斯福之後的美國企業,也在持續進行調整,現在可以看到的結果就是,比爾蓋茨是大慈善家,巴菲特是大慈善家,美國成立了很多慈善基金會,所有這些都是對100年前體制弊病的有效矯正。這也應了一句話,企業做大了就應該是屬於全社會的。


富凱財經


這個事情發生在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由於經濟蕭條,導致老百姓失業嚴重,沒有財力購買商品,作為資本家之前的生產能力仍然存在,這樣就形成了持續過剩的生產能力與老百姓不斷下降的購買力之間的矛盾,這就是經濟危機的根源。

既然資本家的牛奶賣不出去,免費贈送給老百姓不也可以嗎?但這是兩個維度的問題,商業社會尊重的契約文化,商業買賣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免費贈送,一方面這是政府的職能、二是如此下去就破壞了商業社會的公平買賣原則,所以資本家寧可浪費也不會採取違背商業原則的事情,所以導致了

所謂的“人為供給側改革”,倒掉牛奶實際上就是減少供給、匹配縮小的市場需求,目的是調整失衡的供求關係,維繫經濟交換的基本原則。

資本主義社會不會講究太多的慈善和義務,都是以資本為基礎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如果只是利人不利己的事情,資本家是不會接受的,因為違背了他的信仰和理念,違背了資本收益的原則,所以就不會出現免費贈送食品的行為。


王紅英金融教育


西餐廳是從來不允許工作人員將當天剩下的食材帶回家的,必須扔掉。為什麼呢?這不是浪費嗎?其實餐廳這樣做正是為了減少浪費。因為如果允許員工將剩下的食材待會家的話,難免會有廚師為了晚上能多帶一點回去,早上就故意多買一點食材,那對於餐廳來說,損失只會增加。

還有,大家如果見過火車上賣特產或者賣盒飯的行為的話,會發現一個現象,比如一份盒飯,最開始是賣15元的,然後跑兩趟之後就變成10塊錢一盒了,在轉兩圈,快要收攤的時候就賣8塊錢一盒了,那如果有心的人,就會專門等著,等降價了再買。這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經驗。

那說到商家把過剩的牛奶和棉花倒掉扔掉,而不免費發給窮人,其實也不是特別難理解。商業時代,我們無法各取所需,而是要遵循商業運行規則。那作為商家,他們之所以買棉花,買牛奶,肯定是為了售賣,而且是要高於採購價格售賣,這樣他才有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和意義嘛。那如果他的商品賣不出去,就意味著他會虧本,虧多少呢?買牛奶和棉花的錢肯定是虧進去了,雖然換成了實物,但是如果無法銷售的話,牛奶和棉花根本沒用,存著還得花庫存的錢,所以,不如處理掉。那其實,如果是在當前的情況下的話,怎麼處理對商家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扔掉還是給窮人,已經沉澱的成本是回不來的。但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商家之後的運營,以及整個商業的運轉是會有不同的意義的。如果免費發給窮人的話,一方面,窮人本來要花錢買的東西,因為買不起反而免費得到了,那他們肯定以後也不買,等著發,長此以往,商家肯定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最後就會導致,大家都沒有牛奶喝,沒有棉花用,甚至沒有衣服穿;另一方面呢,因為會免費得到東西,那為什麼還要勞動賺錢呢?沒人勞動的話,社會無法運轉,連牛奶都沒人去擠了,大家就只能坐著喝西北風了。


一切正在發生


這個道理很簡單。一個詞,供求關係。當供給大過了需求,那麼價格一定會下降。當經濟危機到來,沒有那麼大的需求的時候,只能夠控制供給來確保市場價格。所以,資本家寧可將牛奶,倒進下水道,將棉花鋪進公路,也不能用來接濟窮人。



這樣做的人,羅斯福時代的企業家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早在17世紀,就發生過很奇怪的一個現象,當時在荷蘭,鬱金香是非常昂貴的商品。但是,卻有一些貴族僱傭士兵,將一整片花田的鬱金香全部踩死,只留下他手上的一株。這樣,他手上的就成了獨一無二的“孤品”。



在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中,也有相似的場景。原本有三塊價格昂貴的玉玦,商人會故意摔碎兩塊,只剩下那最後一塊,成為獨一無二的玉玦,賣出的價格比原來的三塊加在一起都更高。小說裡說,這個商人利慾薰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尊重了市場規律。



那麼羅斯福時代的窮人怎麼辦呢?資本家的牛奶不能救濟給他們,他們就該餓死嗎?並不是這樣的。羅斯福時代有一個政策,才避免這個情況,叫作以工代賑。 既然工人們失業,是因為工廠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崗位,那麼就由政府來創造工作崗位,政府新建水壩,新建鐵路,建各種各樣的基礎設施來提供工作機會,窮人們通過參與政府工程,獲得了收入,而他們的工資可以用來進行消費,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效率。




另一個問題是,資本家生產了過剩的牛奶,那麼還是要有人來購買的,誰來買呢?有慈善機構來買。那慈善機構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呢?是由有錢人捐贈的,有錢人向慈善機構捐贈,獲得了捐贈證明,可以減免同等價款的稅。 在這個意義上,政府雖然沒有出錢來為窮人購買牛奶和棉花,但通過減稅的方法,實際上鼓勵慈善家和慈善機構這樣做。從整個社會的效果上看,比起資本家直接拿那些賣不出去的牛奶和棉花救濟給窮人,效果好的多。


林海


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主要是為了解決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社會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生產的社會性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私有制使得資本家為了追逐利潤而不顧一切的擴大生產,但是同時卻不同時提高工人的收入。從而最後導致生產過剩,工人購買力卻不斷下降,最終工廠無法銷售大量的產品,導致資金不能回籠,引發經濟危機。

而解決經濟危機的首要做法不是免費給窮人發放過剩的牛奶和棉花等物質,而是刺激消費,解決商品積壓的問題。當然,倒掉過剩的牛奶和扔掉過剩的棉花也是解決商品積壓的一個辦法。而窮人沒錢可以發放給他們消費券,用來購買物質,生產商再用消費券購買他們需要的原材料等物質,從而盤活整個消費市場。最終,就可以解決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


地震博士


這應該是比較經典的經濟學案例了,也反映了經濟運行殘酷的一面。

當市場上商品供大於求的時候,就會成為買方市場。定價權雖然還在商品銷售的一方,但是由於市場上的產品十分豐富,消費者的選擇餘地更大,因而他們會主動尋找低價的貨源購買。產品的生產者不得已通過降價的方式來保證商品的出售,但是伴隨著降價產品的利潤也被不斷的壓縮,生產者的效益降低從而導致經營困難等後果,最終使得社會的經濟情況惡化。因此,生產者需要商品維持一定的利潤才能保證其生存和發展。於是就出現了農場主為了保證自己銷售的牛奶和棉花的利潤不下滑,處理掉過剩的商品也不分發給窮人的案例。

試想,如果每位農場主都把過剩的商品分發給大家,那麼就會打破社會基本運行的秩序,倘若所有人都等待商品低價或者免費時入手,長期下去就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人把過剩的商品扔掉也是無奈之舉和必然的選擇。


家族企業雜誌


事實上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的現象最早發生在羅斯福新政之前的大蕭條時代,這麼做的目的是解決物資過剩問題——當市場上的物資供應供過於求時就意味著物資價格的下降,這時銷燬部分過剩物資而使價格回升。如果把產品免費分發給窮人,吃飽後的窮人還需要企業的產品物資嗎?那麼企業的利潤從何而來呢?美國是一個奉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這意味著即使是美國總統也無權干涉企業的日常經營,對企業主而言最優先考慮的必然是自己的利潤,所以他們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然而恰恰也正是羅斯福新政標誌著美國由自由放任的經濟體系向國家干涉的國家資本主義體系過渡——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在羅斯福新政之前的美國和歐洲所有政府都只扮演著市場經濟守夜人的角色,國家只保證市場的自由競爭,至於每個人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是不會管的。羅斯福新政後美國政府明確了一個基本理念:人民享有免於貧困匱乏的自由,也就是說保證不餓死人成為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具體的解決之道是:以工代賑——讓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增強購買能力,刺激經濟復甦。同時一些公共項目也得到了發展。這要比單純把牛奶、糧食、棉花免費送給人民好的多。

目前世界各國普遍認為:政府的職能是保證國家不受外來侵略和恐怖活動的襲擊,為人民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保證人們至少滿足最低生活水平,至於人們所希望獲得的幸福生活則必須依靠自己的奮鬥努力,如果由政府來包辦一切無異於用社會公共資源養活一群閒人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