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感谢大名县委、县政府,也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我家20亩大蒜打开了销路。”看到自家大蒜被收购装车,大名县万堤镇史家村贫困户史献林高兴地说。

受市场因素影响,今年大名县约15万吨大蒜出现了滞销问题。大名县县长亲自上阵为当地蒜农代言销售大蒜。涉县闻讯专程订购50吨大蒜;邯报、优生活等自媒体平台,大型超市和包括北京、邢台、山西等地热心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1700斤、800斤、50斤、10斤……短短几日,大名县已经销售大蒜3万吨,大蒜销路已逐渐打开。

紫皮大蒜遭遇“寒流”

近日,走进大名县万堤镇,红色网兜袋子装着大蒜,整齐地码放在路边、树下、蒜农家里,堆积如山。82岁赵士俊种的3亩大蒜喜获丰收,7千余斤大蒜堆放家中,一头也没卖出去;60岁杨书岑不但要照顾地里的活儿,还要照顾患精神病的儿子,家里滞销大蒜5千斤;患有眼疾的73岁杨其中,边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伴儿,边守着家里3万斤大蒜,望眼欲穿……

“种了五亩大蒜一点也没卖出去,好不容易来的客商一斤才给四、五毛钱,而且特挑剔,我们种植成本都在一元左右,当时觉得亏那么多,没舍得卖。现在还有个把月就要发芽,亏本甩卖都发愁,今年赔死了。”万堤镇蒜农赵新永说,冷库储存一斤大蒜还要付1毛多的储存费,如果年底还卖不出去,蒜农所有的投入都将付之东流。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大名县地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是农业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名大蒜种植始于北宋,历史悠久。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蒜种多源于大名,盛产的紫皮大蒜(红皮蒜)具有个头大、大蒜素含量高、含水量低、耐储运等优势,是当地群众增收的主渠道,脱贫致富的“金团团”。据大名县商务局副局长王洪印介绍,2018年大名县大蒜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约15万吨。受市场因素影响,主要涉及大名红庙乡、营镇乡、万堤镇、黄金堤乡等四个乡镇出现“卖蒜难”现象。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县长代言引八方援手

随着蒜价走低,让鲜蒜收购商多持观望态度。一位收购商称,今年的蒜薹价格和鲜蒜价格都呈持续走低态势。因此,在收购鲜蒜的时候他们都格外慎重,不敢多囤货。

“去年还是一块多,今年虽然迎来大丰收,但价格已经跌到5毛。”史家村村干部史柴田说,去年史家村周边还没有种蒜的农户,今年周边村全种上蒜了。村民盲目跟风,种植面积过大,加之销售渠道单一,供大于求导致大蒜滞销。最让人担心的是,大蒜的保存快到期限了,大蒜晒久了就会发红,发黄,变质。

面对“卖蒜难”问题,大名县高度重视,多次调研并召开会议,相继出台多种措施,联系电商平台、公益平台,采取对接卖场超市,为大蒜销售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打响了“大蒜促销战”。大名县县长苏雷芳更是亲自为蒜农们做起了代言,专门录制了推介视频。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一石激起千层浪。邯报、优生活第一时间呼吁市民加入到大蒜认购中来,仅仅一天爱心人士踊跃认购600多斤;回车巷以10元/袋(10斤)低于成本价销售;某单位68名职工自发订购大蒜1700斤;7月24日上午,涉县一次性购买大蒜50吨;25日,复兴区协调中国生鲜移动电商平台——美菜网前来考察……社会各界纷纷向大名伸出援手。

“这两天接了许多电话,大多都是好消息,除了政府帮忙销售,还有许多热心人打电话给我,零零散散地大约订了3000多斤大蒜……”蒜农李万江说,太感谢大家了!有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忙,他觉得剩下的大蒜迟早都会卖掉。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截至7月24日已销售大蒜31200吨,目前滞销大蒜的销售工作主要由当地商务局负责协调,其中美食林、阳光超市、家家乐超市进行了直采,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对接了淘宝、拼多多、微店、善融商城(建设总行)等多个平台,北京明城同辉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联系新发地、物美等大型市场和超市进行对接,北国商城、信誉楼等超市也正在与大名县进行对接,大蒜销路已逐渐打开。

“蒜你狠”到“蒜你惨”的思索

往年的“蒜你狠”变成了今年的“蒜你惨”,行情非常不容乐观,但同为传统大蒜种植区的邯郸永年蒜头70%以上已经外销。永年大蒜为白皮大蒜,相比较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其抑菌效果也更明显。为何两个种植区域出现如此反差?

据悉,2018年永年蒜薹收获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达1350斤,总产量8100吨。蒜头价格从前期的每公斤的2.6元下降到现在的每公斤的2.1元,蒜头除蒜农自留种外,6000吨蒜头70%以上已经外销,基本销售到永年及周围县市加工企业,未出现滞销。

大名15万吨大蒜滞销,县长亲自上阵做推介引广泛关注

永年农业部门分析原因称,近年该区加快了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大蒜产业的步伐,制定《永年大蒜栽培技术规程》和《永年大蒜质量标准》全省推广,推行了“产前抓培训、产中抓管理、产后抓追溯”的生产制度。自播种以来,该区农牧局实行分片包村制度,推行了双层膜覆盖技术,全面普及大蒜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大产业链延伸,办起蒜制品加工厂40多家,年加工蒜制品3000余吨。蒜制品种类涵盖蒜米、蒜片、蒜粉、蜜蒜、糖蒜、咸蒜等10多个品种。在收获季节,该区成立以农牧局为组长,蔬菜、环保、农产品监管、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蒜薹购销工作领导小组。蒜薹收获前,全区大蒜基地蒜薹进行检测,利用河北蔬菜网、微信等媒体发布永年蒜薹生产、销售信息,及时为各地收购商提供供应信息,方便客商收购。同时发挥经纪人的作用,加强与外地客商联系,邀请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客商前来收购,确保全区蒜薹顺利销售。

“跟风种植引起的滞销伤农事件屡见不鲜。”邯郸市农科院专家韩永亮认为,大蒜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价低时大蒜一头仅卖几分钱,价高时突破十元。要想规避菜贱伤农现象,首先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不仅仅需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多思考、多谋划,确保农产品产销相适并“授之以渔”,为农户普及最基本的市场知识,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要从传统的作物售卖渠道中跳出,激活多种销售手段,只有多管齐下,做好源头防范,方能管长久、见长效,有效防范类似的滞销现象再次发生。

据了解,大名县大蒜的销售渠道依靠传统客商收购以及电商销售。永年区在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大蒜仓储和延伸产业链的做法很值得参考。大名县委书记房延生也表示,解决大蒜的消化问题要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大蒜的加工储存能力。优化种植结构,通过数据农业、订单农业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