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製作方燦星獲阿里、騰訊3.6億突擊入股,估值下調19%

文| 市界 唐鈺茗

編| 山海關

“好聲音”製作方燦星獲阿里、騰訊3.6億突擊入股,估值下調19%

圖片@視覺中國

《中國好聲音》新一季火熱開播,其背後製作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也在上市前夕完成了新一輪融資,阿里、騰訊音樂突擊入股。

市界(ID:newsseeker)查詢上海監管局網站發現,7月26日公告顯示燦星文化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新增投資方為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創投”)和西藏齊鳴音樂(以下簡稱“齊鳴音樂”)有限公司。

阿里創投和齊鳴音樂分別溢價增資2億元和1.6億元,增資完成後,兩者各獲得燦星文化1.17%和0.94%的股權。

“好聲音”製作方燦星獲阿里、騰訊3.6億突擊入股,估值下調19%

這意味著燦星文化同時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巨頭公司的投資加持。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創投企業。西藏齊鳴音樂成立於2018年2月28日,天眼查顯示,其股東為胡敏和楊奇虎,二人均持股50%。胡敏和楊奇虎分別是騰訊音樂的CFO和總經理,因此,齊鳴音樂實際上騰訊音樂的關聯公司。

作為國內綜藝領域首家確立內容價值的製作公司,燦星文化製作的綜藝節目眾多,包括《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舞林大會》《蒙面唱將》等超過20檔熱播節目。其中,《中國好聲音》被認為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製播分離節目,紅遍大江南北,燦星文化也因此一舉成名。

事實上,早在2014年起,燦星文化就開始謀求上市。2014年,隨著浙富控股以8.4億元買下燦星關聯公司夢響強音40%的股份,就有消息傳出夢響強音將“曲線上市”、燦星將跟隨母公司星空華文一起赴港上市。

2016年3月底,浙富控股擬以現金3億增資燦星文化,獲取6.0698%股權。從浙富控股披露的數據上看,燦星文化在2015年營收22.15億元,淨利潤7.29億元,估值約為50億元。

不到兩年的時間,燦星的估值翻了逾3倍。2017年12月,燦星正式對外宣佈以210億元的估值完成首輪融資,並計劃2018年年初申報IPO上市。彼時,210億元的估值引來外界對其虛高的質疑。

以此次阿里溢價增資2億元獲得1.17%股權的數據計算,燦星目前估值僅為170億元左右。與去年210億元的估值相比大幅縮水,下降約19%。

今年2月11日,燦星文化向上海證監局遞交了IPO輔導備案資料,開啟上市征途。其目標直指深交所創業板,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備案資料,燦星文化預計於5月申請輔導驗收,但因為出現幾輪股權變更和董事會成員變更,目前燦星文化仍未遞交驗收報告。

創立6年,爆款無數,上市在即,與之相伴的是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收視率和口碑不斷下滑,燦星文化能否“唱響”資本市場,還是個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