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爲何在孝文帝改革之後迅速消亡?如何評價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用戶4453068975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可謂“成也改革,敗也改革”

北魏王朝就本質上而言是一個漢化的鮮卑王朝:事實上北魏的漢化並非始自孝文帝。北魏的前身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代國。公元386年2月拓跋珪在以武力壓制了拓跋部內部的反對勢力後登上代王的寶座,12年後他擊敗了北中國最好一個強勁對手後燕,也正是在這一年他決定稱帝。在此之前代國的歷代先君都只稱王而未敢稱帝,而拓跋珪在稱帝的同時還決定順便把國號也改了。這在當時是遭遇過不小的反對的,然而拓跋珪力排眾議堅持將國號由“代”改為“魏”。為了和歷史上其他以魏為國號的王朝加以區別,所以後世史書稱其為北魏。拓跋珪以魏為國號正寓意著:北魏將繼承和延續自曹魏傳承下來的中原正統。與此同時一個龐大的工程迅速展開:拓跋珪下令仿照中原漢制在今天的山西大同築造一座名為平城的城池,他試圖以此改變鮮卑傳統的逐水草遊牧而居的習俗並逐步向南發展。

從道武帝拓跋珪到孝文帝拓跋宏的八代帝王其實都致力於北魏王朝的漢化改革,不過北魏的漢化改革始終存在搖擺不定的跡象——這是因為北魏的漢臣以及傾向漢化的鮮卑官吏同主張維持鮮卑舊制的保守派鮮卑貴族之間的權力博弈所致: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燾曾任用崔浩“齊整人倫、分明姓族、尊孔修文”,還讓崔浩仿照此前歷代正統王朝的舊制修史,可當他看到崔浩在國史中對鮮卑拓跋家族的不光彩事蹟秉筆直言時就將崔浩以及與崔浩有有姻親關係的范陽盧氏、河東柳氏以及太原郭氏幾個燕趙漢人大族盡數族誅。仿照漢制興建的都城平城見證了北魏漢化進程上的各種改革、復辟、奮鬥、無奈和各種陰謀詭計、冷酷殺戮。當孝文帝拓跋宏登上北魏帝位之時仍試圖在這所見證過太多風雨的都城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而他的抱負就是漢化。如果說此前北魏歷代先君始終在漢化和守舊之間搖擺不定的話,那麼孝文帝的目標是清晰的——他就是要成為繼承中華正統的君主。公元488年孝文帝在平城修建了宣文堂和經武殿用以彰顯文武之道,次年他又修建了祭祀孔子的廟宇,490年他修建了《周禮》中用於君主和上天對話的明堂,492年他修建了太極殿。可以說他努力想要使中原漢文明所擁有的一切都出現在北魏都城,可就是在一年後他放棄了這座承載著北魏歷代先君和他自己中華正統君主之夢的都城並隨即展開了一場更加深徹的漢化改革。

公元493年孝文帝親率步、騎兵三十多萬南下伐齊,10月25日北魏大軍抵達洛陽,此時正值秋雨連綿、道路泥濘,一時間隨行的北魏大臣們紛紛打起退堂鼓。孝文帝勃然大怒地斥責眾臣耽誤了他一統天下的大計,這時他的兩位重臣:叔祖安定王拓拔休和族弟任城王拓拔澄拉著拓跋宏的戰馬殷勤泣諫。孝文帝嚴肅地說道:“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不能南進,那就把國都遷到這裡。諸位認為怎麼樣?”儘管那些主張維持鮮卑舊制的大臣們並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平城,但這時他們早已失去了鮮卑祖先驍勇善戰的屬性,這時的他們一心只想停下南征的腳步以免再受顛簸。於是北魏的國都就這樣從平城遷到了洛陽。而伴隨遷都洛陽的是一系列漢化改革:北魏的稅制、官制在這一時期都進行了重大調整,與此同時孝文帝提倡穿漢服、說漢語、寫漢字並帶頭將自己的拓跋姓氏改成漢姓元氏。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促進了當時中國北方的社會經濟發展,也促進了漢和鮮卑兩個民族的交流融合,然而僅僅就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還不到40年北魏就在六鎮起義、河陰之變一系列事件的打擊之下走向了覆滅,那麼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事實上導致這一切的主要是漢化改革中本身存在的問題和在推行漢化改革的過程中沒能充分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係所致。

漢化改革中本身存在的問題在於:孝文帝忽略了一點——就是漢文明果真全是優點嗎?如果漢文明沒有自身的缺陷,那麼鮮卑人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入主中原進而統治北中國呢?事實上就總體上而言:漢文明在當時的確比鮮卑舊俗更為先進,但漢文明自身也存在短板。在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就盲目採納了導致漢文明走向衰敗的士族門閥制度,從此北魏的官職晉升不再是依據政績和戰功,而是隻看門第出身。隨孝文帝南下洛陽的鮮卑子弟不再熱衷於馳騁疆場建功立業,而是開始攀比起各自的身家門第。他們這種攀比深深刺激了北魏國內的一大群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北魏王朝正是因為沒協調好同這一群體的關係才招來了滅頂之災。

北魏立國之初為防備北方草原上的柔然部族而沿著邊塞設置了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六鎮軍士是守衛北魏王朝的國之干城。然而隨著北魏遷都洛陽和漢化改革他們逐漸成為被遺忘的一群人,面對身份、待遇的驟然下降他們心中自然是不甘的。他們眼看著洛陽的貴族世家們鶯歌燕舞醉生夢死,而他們在邊塞上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終於在公元523年六鎮軍士發動起義,關隴、河北各族紛紛起兵響應,一時間北魏的統治瀕臨崩潰。北魏王朝為儘快平息六鎮起義不得不放權給地方實力派豪強,希望藉助他們的力量鎮壓六鎮起義,可這實際上是“前門驅狼,後門近虎”的飲鴆止渴之策——在鎮壓六鎮起義的過程中崛起了一個名叫爾朱榮的契胡將領,他在528年發兵攻陷洛陽,殺死北魏胡太后和幼帝以及王公大臣兩千餘人,此後他扶植北魏宗室子弟元攸為帝,而他自己以大丞相之位遙控朝政。至此北魏王朝名存實亡。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激烈漢化改革,影響後世深遠,也為他贏得了隆高的歷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歷史教科書中飽受肯定和稱頌。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

然而,為了改革成功,也確實犧牲了相當一部分下層鮮卑民眾的利益,犧牲了在北方戍邊的鮮卑將士的利益,他們也在沉淪數十年後,終於忍無可忍起兵反撲,即“六鎮起兵”,最終導致了北魏王朝的滅亡。

孝文帝改革最大的負作用,就是直接照搬了已經腐朽的士族門閥制,甚至進一步變本加厲。他規定,只要一個家族三世中有人當過吏部正員郎級別的低級官員,就能算作“丁姓”士族了。因此短短二十餘年,有資格入仕的候選官員在帝國就氾濫成災,竟到了“十人共一官,猶無官可授”的地步。

到了胡太后執政時,吏部尚書崔亮索性發明出一個“不問賢愚,但看年資”的論資排輩式授官法。而這種飲鴆止渴式的應對辦法,雖然被包括他外甥劉景安的多人反對,但因為根本沒人能拿出更好的對策,於是居然推行了下去。

自此“賢愚同貫,涇渭無別”,官場充斥憑祖宗混日子的庸才,而真正人才大多隻能沉淪下僚,高門士族玄談清議、鄙視實務、尸位素餐的種種弊端,至此盡顯。

同時,元宏對官制的改革,以官分清濁,重文輕武,文為清、武為濁,一個人一旦名列兵戶武人行列,就意味著一生甚至子子孫孫只能沉淪下僚,絕無成為朝廷大員之望。

在北魏舊都平城的原皇帝直屬禁軍,淪為戍邊邊軍,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更急劇下降。

【籍貫兵伍,對隔宦流,處世無入朝之期,在生絕冠冕之望。】——《魏書·閹官列傳》引御史中尉王顯奏言。

而即使是新都洛陽的中樞禁軍將士,同樣對門閥高門壟斷朝官、自身前途待遇低下不滿猶甚。

甚至一度爆發了羽林虎賁上千人,先闖尚書省,再攻打政府公門,然後焚燒徵西將軍、光祿大夫張彝宅邸,將他和他兒子張始均毆打燒死的大騷亂。而朝廷不敢追究窮治。史稱「上下離心,文武解體,所在亂逆,土崩魚爛

所以,元宏死後不到三十年,以鮮卑軍人為主的六鎮邊軍集團,才會由葛榮等鎮將帶領,起兵造反,並在鄴城之戰後被秀容部酋長爾朱榮收編,篡取北魏政權,他們代表的,就是被排擠被損害之武人和下層士卒的憤怒呼聲。他們聲討的,正是那些將帝國原支柱軍隊當做野狗一樣拋棄的北魏皇族和鮮卑貴族們,因此遂有殺盡兩千朝廷官員、高門士族的”河陰之變“。

秀容部酋長、天柱大將軍:爾朱榮

一夫起兵而天下大亂,終於令北魏王朝土崩瓦解,新生的北周和北齊政權,皆是由胡化鮮卑貴族為主導的武人執政,不約而同地汲取孝文帝教訓,不同程度地開起胡化倒車。

但北方漢人亦趁此天下大亂良機,得到了很大一部軍權。關東的高齊王朝便為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建,其名將高昂更出自漢人大族;關西的西魏八柱國有一半是漢人,包括李唐王朝的始祖李虎。

等到宇文氏北周一統北方數年後,一個鮮卑名“普六茹那羅延”的漢人以國丈之尊,執掌北周國政;鮮卑大將尉遲迥不服,據鄴城起兵,原北齊故地關東八州皆反;

這個恢復了漢名“楊堅”的偉大人物,敕令帝國首席名將、漢人老將軍韋孝寬揮軍東進,一戰平定叛亂。

隋高祖文皇帝:楊堅

隨後楊堅代周稱帝,詔令舉國盡棄胡姓,禁絕胡俗,光復漢統。數百萬鮮卑人,徹底失去了自北魏起長達數百年的“國族”地位,他們也做了各自不同的選擇。

明智者如獨孤伽羅,成為新帝國的皇后,輔弼隋高祖文皇帝楊堅開創了“開皇盛世”;頑固抗拒漢人光復事業的反動派,如尉遲迥及其同黨都被直接消滅,成為歷史塵埃。

從那之後,在北中國叱吒數百年之久的鮮卑人也正式成為了歷史名詞,融入漢族。雖然一些姓氏如慕容、宇文、元、獨孤、尉遲、長孫等仍能探究其祖先來歷……

——魏孝文帝元宏的良苦用心,終究並沒有白費。

元宏的改革導致了北魏王朝滅亡,是事實;導致了他出身族群的鮮卑民族滅亡,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惟其如此,我輩華夏後人,才更要對其以高度評價。

比較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版圖,與今天中國的版圖,擴大了多少倍?如鮮卑一般被歷史湮沒掉的國家民族部落,為了我華夏國家民族的存世與發展,他們本就理應消亡。

華夏民族和華夏文明,從來不是靠在家裡種地縫衣,而就是用火與犁、書與劍去同化與征服了北狄南蠻東夷西羌的一個個野蠻落後部族,才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第一大族群。

出身野蠻夷狄部落的先進精英如元宏,願意接受先進漢文化的同化,自然就超越自身血統成為文明族群的一員。他們的基因也融入為華夏族群基因的一部分流傳後世。

比如元宏改革後的北魏皇族的一支後裔,改姓長孫氏,成為了大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成了大唐凌煙閣首席大臣長孫無忌

北魏皇族後裔,唐朝趙國公:長孫無忌

而不願被漢文明同化的那部分頑固死硬派如爾朱榮、尉遲迥,自然就被淘汰,他們的基因也無以延續了。這就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只要中華民族還繼續存在,如元宏這樣的偉大君主就一定會被大力頌揚,只因為他的漢化改革符合我華夏民族的長遠利益,至於當時那些註定炮灰掉的鮮卑人怎麼想,——我們需要在乎麼?

人活在世上一定就有立場,國家民族存在地球上一定就有立場,倘不從自己國家民族立場來判別是非,難道反從別族別國的立場去當腦殘聖母麼?

唯有歷史虛無主義與民族虛無主義者,才會不遺餘力去詆譭元宏的漢化改革,這正是其內心深處對漢文明巨大同化能力的恐懼,和對華夏民族復興的恐懼。


狐狸晨曦


首先,北魏存在約140年,比曹魏和西晉加起來時間都長。在中國的歷史朝代中,不算短,140年更迭滅亡算正常,不能把滅亡原因直接歸於孝文帝漢化改革。

其實鮮卑和漢人融合一直都在進行中,孝文帝只是加速了進程。在鮮卑內部不願漢化融合的保守勢力一直很強大,在中原地區鮮卑漢化較深入徹底,生產力得到恢復,日子很好過。但在北方邊疆地區融合較差,而北方又常年和柔然打仗,百姓水深火熱,生活困苦,於是在鮮卑內部形成了對立。在孝文帝死後不久終於爆發了內戰,導致北魏滅亡。

孝文帝漢化改革主觀上是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原地區,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為之後大一統的隋唐的誕生奠定了人文基礎。


滴水載舟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都會想到那位南非的偉人——曼德拉。

曼德拉爭取黑人平等有錯麼?沒錯,同樣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也沒有錯,但是為什麼結局卻總是很不好?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毫無疑問。但是當時孝文帝劇烈又不加揚棄的漢化改革並不適合北魏的國情跟族情

1、孝文帝的改革吸取了漢文化的精華,也吸取了漢人統治階層的糟粕,過程太劇烈,利益分擔不均

孝文帝的改革並不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過程而是一個從上到下的劇烈變動,這就意味著相當一部分鮮卑貴族以及中下層的鮮卑人的利益被極大損害,而其中以六鎮士兵為最。

鎮守六鎮原本是鮮卑族士兵的一種榮耀,結果因為孝文帝改革以及遷都,六鎮地位一落千丈,成為發配罪犯之地。

而孝文帝引進的漢族門閥政治,更是讓六鎮將帥被排斥,而洛陽的貴族們卻是迅速腐化,政治、經濟、文化的差異以及隔閡,終於讓六鎮人民在不堪壓迫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起義。

也正是因為孝文帝劇烈的改革動作,以及利益分擔不均,加上對當時的漢文化的全盤集成加速了沒有文化根基的北魏政權的崩潰,更是導致北魏末年出現了鮮卑化的逆流。

孝文帝的改革從歷史角度看還是非常具有積極地歷史意義

加速民族融合、社會經濟發展,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減緩,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

如同曼德拉爭取種族平等一樣,願望是美好的,但是執政不當,結局就會很殘酷。


妖鬼雜談錄


我認為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是積極的,他對漢文化的認同是落後向先進靠攏的大勢所趨,也是他的偉大所在。但改革中也產生了許多矛盾,導致國家管理體系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孝文帝改革並不徹底,北方六鎮不但沒有沐浴改革春風享受改革紅利,反因改革的影響出現諸多負面和不穩定因素。而六鎮起義最終成為北魏滅亡之殤。

北魏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改革的條件其實並不成熟,但孝文帝為了中華一統的理想實現採取了強硬的助推措施——比如他為了達到遷都的目的甚至找了個伐齊的理由當幌子。許多人表面順從內心牴觸,這會造成改革的不徹底和不充分,成為未來政權不穩的隱患。

改革也最終出現了既得利益集團與被邊緣化群體間的矛盾——這其實也是所有改革的通病,被委以重任的漢族官員、鮮卑貴族與失去優越感的鮮卑中下階層的對立,讓政府的執行力減弱並導致管理體系的鬆散。孝文帝之後的皇權爭鬥和皇權弱化——比如胡太后與孝明帝的內耗,則加速了這種局面的形成,成為北魏衰敗的內因。

而孝文帝改革的最大弊端是不徹底性,北方六鎮幾乎成了政策死角。六鎮是北魏軍事開拓時期的產物,作用是抵禦柔然為北魏爭取中原逐鹿的穩固後方。單一的軍事性質讓六鎮的地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柔然肆虐時六鎮備受青睞,不用納稅、服役還有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軍吏也能因戰功而升遷。但隨著柔然勢衰威脅變小,以及北魏對柔然外交政策的柔性變化——比如和親,軍鎮的作用也隨之減弱,不可避免地被忽略。

經濟是六鎮的硬傷,政府供給減少日子就會艱難,而北魏遷都洛陽後更是有著遙不可及的尷尬——雖然孝文帝設立了北鎮都督區以強化行政管理,但六鎮總體上仍處於一種與首都脫節的遊離態。晉升無門而又無法像洛陽權貴一樣享受改革紅利的六鎮軍吏內心失落,便在封閉的圈子裡依靠土地兼併找補平衡,讓均田制改革無法施行,也讓普通民眾生活更加艱難。吃不上飯離造反也就不遠了。

糟糕的經濟和生活狀況也導致了民族矛盾的加劇。六鎮人員構成複雜,除鮮卑外還有被俘虜吸收來的柔然、敕勒、匈奴等部族,這些人的地位更低下生活更窮困,反抗的慾望也最強烈——孝明帝時曾試圖將軍鎮改為郡縣以緩解矛盾但為時已晚,起義首先在這些人中發動起來。六鎮起義讓北魏陷入亂局,並導致權臣干政和軍閥割據,成為北魏滅亡之肇始。


路衛兵


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改革之後迅速消亡是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建立國家的一種必然發展規律,而且北魏是這個悲劇式規律的首個呈現者,以後的遼、金大多遵循了這個規律。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為少數民族建立國家以後漢化過程中喪失了軍事上的優勢,從而導致了政治實力的削弱。北魏的漢化開始於崔浩時期,全盛於孝文帝時期,可以說北魏的孝文帝改革並不是突變,而是一種長期的積累;這種長期積累是一種全面吸收漢文化因素的“文化汲取886他8圖66木頭徑”,因此在吸收過程中漢文化中一些負面影響進去到了北魏的政治構造中,切負面影響急劇增加。

其實任何一項改革都會有負面因素積累,但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明顯負面因素多於正面因素。這是因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一種嚮往漢晉政治文化的趨向性我塑造,對於士族文化與士族政治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北魏在這種趨向性自我塑造中沒有把握住士族文化和士族的精髓,模仿的只是一種表面形式化、膚淺的東西,最主要的就是空洞的門第標榜。

應該說北魏孝文帝改革並不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尤其在政治和文化上。這種改革不能造就了以後北魏的分裂,而且還促使以軍事貴族為基礎的關隴集團在三方勢力鼎足中取勝,出現了依靠鮮卑原始武力取勝的奇蹟。這種奇蹟的出現其實看作是一種歷史發展中的倒退現象。


湘鄂春秋


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時是北方的一個強大王朝:在東晉還未失敗時,東晉滅亡於公元420年、開北魏卻在386年就立國了,與東晉並存了30多年,可想北魏拓拔氏族的強悍勁,很快就把北方基本統轄,北魏立國148年、歷任14屆帝王、孝文帝(拓拔宏)是第七位帝、在位29年、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好皇帝,他自知要想強國必須改革才有出路!因此他從<1>稅制改革......。 <2>官制改革......。 <3>土地改革......。 <4>律令改革......。 <5>遷都洛陽等等一系列都是人們俗稱的文化改革,孝文帝即是倡導者也是積極的踐行者,使得一度在當時掀起一股轟轟烈烈的漢文化運動、學漢話與漢人通婚、孝文帝在與漢人通婚上也是身體勵行,封漢人女妃,正在大展宏圖與鞏固成果之際,突然病疾身亡!致使後期很快就走向滅亡。我自認為主要是孝文帝死的過早`,未能把他掀起的改革成果得到鞏固與發展造成的。




以致在李世明在位時多人常說前北魏孝文帝怎麼怎麼樣等等,從這一細節足以說明孝文帝的英明後人不忘啊!


七月流火152267452


東漢時,曾強迫西漢皇帝昭君出塞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一半選擇融入中華民族,一半遠走他鄉,從此匈奴民族消失;北魏時,強大的鮮卑人遇到了洛陽城,直接改頭換姓,鮮卑民族從此消失;大唐武則天時代,歷來孱弱不羈的東夷人來到首都洛陽求賜國名,從此世界上才有日本國名,才有了日本首都山寨洛陽—京都,才有了後來稱霸世界的日本民族。元朝時,元軍攻陷北京,漢人變成了劣等民族,幾乎滅種。清朝時,清軍佔領北京,漢人從此穿馬褂留辮子,蒙羞幾百年。這所有的一切,其實都在昭示著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是他的文化影響力的強大,這種可以改變人類思想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冬夜裡的暖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只是學習到中國文化的一些皮毛,反而失卻了他們自己的尚武風氣,這是他們後來國勢不振的原因。隨著漢化改革的加深和生產的發展,北魏統治者日趨腐化,吏治逐步敗壞,豪華奢侈程度超過了西晉時期。地方軍官霸佔土地、剋扣糧餉,加以災旱連年。終於在523年,爆發了起義,激烈的階級鬥爭使北魏政權瀕於崩潰的邊緣。邊鎮豪強集團利用當時的混亂局面,各自發展勢力,

肆州秀容的爾朱榮勢力發展最快。

528年,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攝政,爾朱榮以給孝明帝報仇為藉口,向洛陽進軍,在河陰殺死了胡太后,將朝政控制在自己手中。此後,內亂不止。534年,北魏分裂成由高歡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泰掌握的西魏。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緩解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鞏固了鮮卑貴族在北方的統治,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對中國多民族的統一做出了貢獻。說的深遠一點,隨後強盛的隋唐也有孝文帝的一份功勞。


sdqst聖殿騎士團


改革促進中華民族大融合,推動中華文化歷史的發展趨勢!使少數民族和漢民族優秀的東西得到整合,班祿制和里長制也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發展。改革當然會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打擊,而當時的北魏中央沒有調解處理好與戍邊鎮將鎮兵的關係,六鎮起義加上自然災害導致河北大起義。中央失去了對地方控制的力量。封建制度下北魏的中央集權還不夠,門閥還是掌握很多權力。北魏的衰退不是孝文帝的改革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