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率趋于稳定 金融风险“收敛”

本报讯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重点研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会议认为,当前金融形势总体向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市场预期明显变化,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野蛮扩张、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初步遏制,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 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

会议认为,当前金融形势总体向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市场预期明显变化,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野蛮扩张、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初步遏制,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但同时需要看到,我国经济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外部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需要积极稳妥和更加精准地加以应对。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强调,做好当前金融工作,进一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在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注意支持形成最终需求,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动力和方向。二是处理好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在把握好货币总闸门的前提下,要在信贷考核和内部激励上下更大功夫,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三是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用好国债、减税等政策工具,用好担保机制。四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大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格局。五是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领域中人的积极性,有成绩的要表扬,知错就改的要鼓励。六是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非法金融机构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会议还研究了坚持结构化去杠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重点问题。

中金:货币政策“微调”在望 华泰:多关注社会融资规模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货币政策“微调”有望继续,去杠杆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货币政策基调的表述由“稳健中性”转为“稳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但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未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基建投资力度有望加大。按照全年预算,下半年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还有3.6万亿元财政赤字空间,高于去年下半年2.3万亿元的实际赤字水平。各项减税政策也将在下半年发挥更大作用。如果财政支出增加的同时,地方财政融资收紧节奏更为“务实”,则基建投资有望在上半年“失速”后企稳回升,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方面投资力度可能加大。

据分析,宏观政策继续向更为“务实”的方向调整,而财政政策力度的加大有利于加快货币政策“微调”对实体需求的传导。上半年去杠杆力度较大,M2和社融增速快速下滑。下半年以稳增长为前提,去杠杆力度和节奏可能更加“温和、务实”,有助于M2和社融增速企稳回升。如果有财政政策在资金与项目上的合理支持,货币与监管政策的“微调”有望更快地转化为投资需求的回升。中金将继续观察调整后社融增速的变化,以衡量政策调整是否在“供”、“需”两方面有效地稳定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及增长预期。

华泰证券宏观李超团队认为,社会融资规模是2018年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央行当前关注的重点是社融增速这个中介目标的快速下行。社会融资规模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体现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各分项数据变动可以更深入理解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2018年以来,社融增速下降至10%以下,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表外融资快速下行造成社融相应快速下跌。央行设计“漂亮去杠杆”路径希望借表内贷款及债券融资对冲表外下跌影响,但受信用违约事件等冲击导致表外回表不顺畅。华泰认为,当前货币政策是稳健灵活适度的,当前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稳定社会融资增速,保社融就是稳增长,在稳社融增速的同时还需关注社融子项目的结构性变化,以全面了解当前宏观经济实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