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關注」驚!淄博多路記者暗訪,服務羣衆居然還存在這些問題……

「督查关注」惊!淄博多路记者暗访,服务群众居然还存在这些问题……

「督查关注」惊!淄博多路记者暗访,服务群众居然还存在这些问题……

當前,全市上下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正全力推進“一次辦好”改革,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堅定不移刀刃向內攻難點、治痛點、疏堵點,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這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制度創新、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

連日來,淄博日報派出多路記者,到市及各區(縣)政務服務中心及各部門、單位服務窗口,集中開展暗訪。督督為您帶來相關情況報道。

“來這裡辦個業務真不容易!”

7月27日14:30,記者來到了位於新村西路99號的張店區社會保險服務大廳。

電話打不通。此時,排號機顯示已經有110人在等待了。記者和剛領完號等待辦理業務的王先生聊了起來。王先生抱怨說,他已經連續第三天來這裡了。他的公司剛成立不久,想開個新戶,同時做個增員,給員工入上保險。因為從來沒有辦過這種業務,一開始就想著先打個電話,問明白需要帶什麼資料,省得多跑腿。從網上查了電話號碼後打到市社保處,工作人員給了一個電話讓問張店區社保處,張店區社保處又讓他打電話問業務科。可是業務科電話怎麼也打不通,不是佔線就是沒人接,他只好直接來到張店區辦社保的服務大廳。

解釋不明白。來到大廳的王先生取了號,仍然是一頭霧水。諮詢臺邊擠滿了人,好不容易擠上去問工作人員需要什麼資料,工作人員說寫著需要資料的那張明白紙沒有了,具體她也不知道需要什麼資料,讓他去窗口問。到了窗口,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給了他兩張表讓他填。他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填好了表就在那裡耐心等著。等待兩個半小時,接近下午五點的時候終於排到他了。到窗口把表交給工作人員,卻被告知需要先去公司所在街道備案,又給他一張明白紙,上面寫著要去位於西八路和聯通路路口的綜合辦公樓的市社保處買一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字證書。王先生說:“如果諮詢電話能打通或者到窗口他們能明白地告訴我流程,也不至於白等一個下午。”

業務不熟練。第二天一早王先生就去了市社保處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字證書,工作人員為他錄入信息的時候不熟練,需要找別人來幫忙,結果還是錄不上。後來,工作人員告訴他,其實在區社保大廳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字證書就行了。可是明白紙上寫著讓他來市社保處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字證書的,到底是怎麼個買法他至今還搞不明白。

受理窗口少。下午王先生又去公司所在地房鎮鎮街道辦事處辦理備案,好在這裡人不多,工作人員也很熱情,很快就辦好了備案手續。王先生又來到了張店區社保服務中心,結果辦業務的人太多,排號機已經停止取號。一位常來給公司辦業務的人告訴他,來這裡一定要早來排隊,不然很容易就沒號了。他只好打道回府。

第三天一大早,王先生早早就來排隊了,一上午終於辦完了要辦的事。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一個小業務他用了3天,轉了3個地方,跑了4趟。辦完了業務,王先生不停地感嘆:“來這裡辦個業務真不容易啊!”

記者現場聽到許多人說,每次來張店社保服務大廳,都是人滿為患。辦業務的急,工作人員也忙得不可開交,往往過了下班的點還辦不完。天天這樣,為啥就不多開幾個窗口呢?

記者還發現,這裡總服務檯安排了一名懷孕的女士值班,問了兩句話就不再回話了,諮詢的人只能面面相覷。大廳裡也沒有複印機設備,很多人只好到百米之外小區裡面的小超市複印材料。

酷暑高溫下群眾排隊等開門

7月31日,記者來到桓臺便民中心,對“一次辦好”落實情況進行暗訪。

記者在現場看到,便民中心寬敞明亮,共有200多個窗口,一樓大廳和二、三層電梯口都設有諮詢臺。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自覺“叫號”,並在等待區安靜坐等,窗口的工作人員則有條不紊地在為市民辦理業務。

便民,需要落實在每個細節。記者採訪中仍然發現存在“短板”。中午時間,便民中心處於關閉狀態。下午1點20分左右,已有近二十名辦事群眾提前來到便民中心門前,等待開門。正值盛夏,當天室外氣溫高達34攝氏度,在如此高溫下,等候的群眾個個熱汗直流。

記者看到,便民大廳設施齊全,中午時間關門謝客,把下午早來的群眾拒之門外,雖不違反規定,但卻在更好便民上有些添堵。一方面資源閒置,一方面群眾被熱蒸,可否下班不關門,在維護管理秩序的前提下,給有需求的群眾提供一個休息之地,讓便民延伸到工作時間之外? 做到這點,似乎不難。

距離優質服務有多遠

7月31日,11:02,記者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今天辦理的人員不是很多,也不需要排隊。但是社團民非登記受理服務窗口沒有工作人員,公安審批辦公室服務窗口也無工作人員(因會外出),記者看到11:50,工作人員大多數下班了,只剩下僅有的兩三個窗口有工作人員。

記者12:55來到大廳,一直到13:05,工商審批辦公區、企業名稱核准、治安交管事項受理這三個服務窗口還沒有工作人員。

8月1日上午8點15分,記者又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大門已開,門上面的霓虹燈閃爍著口號“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作風大改變”,分外耀眼。

記者想當然地以為8點30分上班,可是看了貼在門上的一張白紙才知道工作時間是上午9點到12點,下午13點到17點。

8:50左右,工作人員陸續到了。到了9點,許多崗位依然無人,食品藥品事項受理無人,質量監督事項受理無人,企業登記事項受理無人,社團民非登記受理無人,企業名稱核准無人,工商審批辦公區無人,企業查詢無人,食藥審批辦公區無人,民政審批辦公區無人,商務審批辦公區兩人位置,缺少一人,質檢審批辦公區無人。

在審批大廳中心幫辦服務吧檯,一位穿保安制服的人在回答前來辦事群眾的詢問。記者過去問保安:“你的職責在哪裡,這是你的崗位嗎?”一名工作人員在操作微機,並不搭理前來辦事的人。聽保安說,這名工作人員剛來,對這裡不熟悉,他就經常站在這裡做幫辦。

市政務服務中心是淄博行政審批的窗口單位,代表淄博市政務服務形象,記者覺得起碼也要窗明几淨,地面乾淨,可是,記者看到地面居然汙跡斑斑,應該是原來放東西留下的印痕。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暴露態度。外面氣溫高達34攝氏度,來辦事的人員如果想喝水怎麼辦?記者在大廳休息椅周圍,怎麼也沒找到飲水機,於是,問一下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指,記者看半天沒發現,一直走到大廳最西頭,在一個邊角上才看見飲水機,於是,記者又問:一次性杯子在哪裡?工作人員說:沒有,誰喝就用自己的杯子。

督督想起了淄博日報記者

7月31日從東莞發回的報道,

這樣寫道:

這樣的服務被期待

作為一名群眾,或者是一家企業,你所期望的政務服務辦事大廳是什麼樣子的?東莞松山湖(生態園)市民中心,或許符合你的所有想象。

當記者走進市民中心大廳,看到了市民們坐在柔軟的皮沙發中,一邊喝著咖啡和奶茶,一邊談笑風生。記者發現偌大的中心裡,安安靜靜,沒有嘈雜聲,沒有擁擠的人群等待叫號。一名市民告訴記者,因為這裡採用微信取號,提供姓名、身份證和手機號就可以,免去了等待的焦躁。

微信預約、表單自動套打、導辦服務、科技展示、咖啡休閒、閱覽室……這就是松山湖市民中心。集行政審批、政策宣傳、企業服務、投資洽談、休閒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中心,真正成為松山湖的“城市門戶”和“市民之窗”。

我們的淄博市政務服務大廳居然一杯水都讓你找不到,更別說咖啡休閒、閱覽室等功能了。

記者離開市政務服務大廳時,看到大標語“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作風大改變”依然閃爍,是不是應該少來點這樣的標語,多來點接地氣的“實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