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近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一位89歲的老先生來信。信中反映,齊齊哈爾“某老年報讀者生活館”集結老人“開會”,藉機大肆推銷保健品,誘導上百名老人購買。

記者趕赴當地調查發現,套路相似的“老年生活館騙局”已不是一家,亟需引起老人的警惕和防範。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


8月14日上午,《生命時報》記者抵達齊齊哈爾,直奔老先生家。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老人思維和表達都很清晰,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上當受騙的整個過程。

今年4月下旬逛早市時,老先生看到“某老年報讀者生活館”在搞免費贈送一個月報紙和一個挎包的活動。看老人們爭先恐後地留下聯繫方式和住址,老先生也參與進去。

5月8號,老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老年報讀者生活館”工作人員,通知老人參加第二天上午在生活館舉辦的活動。活動連續三天,每天上午都是講座,從早上8點講到11點。

第一天,老先生早早地來到生活館,進門一看,不大的屋子裡擠滿了人,年齡都比較大。講座開始前,老人們被告知:手機必須關機,不能錄音,不能拍照片和視頻。講座是播放視頻。視頻裡的人說“這是一場感恩大會”,主會場設在江蘇常州,全國還有上百個分會場。老先生當時以為是全國同時直播,但如今回憶起來,“也有可能是播放錄好的視頻。”

視頻中,青島銀色世紀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位“王總”,大談特談“中國孝文化”,強調他們關愛老人的企業文化,並要求生活館工作人員分幾次發放禮品。講座快結束時,“王總”開始推薦一款螺旋藻產品,承諾只要購買,所有花費第二天返還,還能獲得更多禮品。老先生心動了,當即買了兩瓶。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老先生花1.9萬元買的“銀齡牌海匯健膠囊”


第二天,視頻中的“王總”果然要求生活館工作人員,將款項返還給前一天買螺旋藻產品的老人,並開始推薦一款“銀齡牌海匯健膠囊”(下文簡稱為“海匯健膠囊”)。

他說,原本特供給領導人和航天部門的“海匯健膠囊”,現在要推廣至社區基層,惠及全民。該產品能從根兒上調病治病、延緩衰老,經過專家臨床試驗,按療程服用,對治療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有神奇療效。

為了佐證這點,視頻中還有數名患者講述服用“海匯健膠囊”後的康復效果。曾患心梗的老先生又被打動了,當下便決定買5個療程的。每個療程要用兩大盒,價格為3990元,5個療程共計1.9萬元。當天,老先生沒有拿到產品,生活館只開了一張收據。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老先生買“海匯健膠囊”後獲得價值“上萬元”的贈品


第三天,老先生拿到10盒“海匯健膠囊”,開始食用。可吃了一個多月,絲毫沒有感到“神奇功效”。老人仔細閱讀“海匯健膠囊”的包裝發現,上面只寫了“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所謂的奇效隻字未提。老先生這時才恍然發現,可能被忽悠了,開始維權。

記者又聯絡到齊齊哈爾“某老年報讀者生活館”館長靳女士,她解釋道,保健品宣傳功能中不允許寫具體功效,但“海匯健膠囊”中含有殼寡糖、海藻多糖等成分,對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有調節和預防作用。“可能每個人對藥物的吸收效果不同,但很多讀者反饋不錯,高血壓的老人吃了膠囊後血壓就降低了。”

執法工作困難重重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看到劉先生還接到其他保健品推銷人員打來的電話,問他是否收到寄送的刊物。劉先生說:“這些人隔三差五就會打來電話,說是贈送刊物,其實都是為了推銷保健品。”記者看到,劉先生的臥室一角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宣傳冊。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劉先生的臥室一角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宣傳冊


記者在齊齊哈爾走訪發現,街上有很多銷售保健品的商鋪,比如長壽養生館、老人生活館、黃瓜籽粉食品店、富硒靈芝孢子粉專賣店等。據當地人介紹,這些商鋪經常免費發扇子、布袋等,只要看到一群老大爺、老太太在店鋪門口排隊,就知道賣保健品的又要開講座了。

8月15日,記者來到一家“國珍健康生活館”,與其說是生活館,不如叫做保健品專賣店。記者稱家裡老人心腦血管不是太好,店員直接拿出產品宣傳冊子,推薦了3款保健品。推銷中,店員把保健品說得比藥還有療效。

這些誇大宣傳、矇騙消費者的行為,難道就沒人管管嗎?

  • 記者來到齊齊哈爾龍沙公安分局瞭解情況。


一位民警直言,他雖是執法人員,但也被類似問題困擾。他的姥姥、姥爺常去參加各種講座和大會,買了不少保健品,花了好幾萬元,怎麼勸都勸不住。

公安處理這類案件的難點是,他們不能給事件定性,不能確定是詐騙案件。因此,需要工商部門調查清楚,確定是假冒偽劣產品或誇大宣傳行為,且達到詐騙案件立案標準,才能轉交給公安機關。另外,一些營銷團伙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很難及時追蹤,處理起來困難重重。

  • 記者又來到齊齊哈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龍沙分局消費者協會。


王主任表示,這類事件非常多,每天至少接到兩三例投訴。有位老人買了宣稱能治療“三高”的保健品後,便不再吃醫院開的藥品,最終病情惡化。但他們也沒辦法處理,因為沒有確鑿證據,無法直接定性,除非老人吃出毛病或保健品存在質量問題。“團伙的營銷手段比較隱秘且不斷更新,警惕性也很強,不會輕易在陌生人面前暴露。”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認為,公安部門確實無法直接立案,因為立案需要明確事件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如達不到相應標準,就是濫用職權。

理論上,工商部門接到消費者這樣的投訴,應展開相應調查,查證生活館是否有虛假宣傳、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是否舉辦老人所說的活動,是否有相應的視頻,內容是否存在違規等問題,當地工商部門應有所作為。


生活館騙術多多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偵破了一起詐騙老人的案件,也與老年生活館有關。參與辦案的一位民警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詐騙團伙由十餘人組成,從2017年就開始在江蘇活躍,已在多地實施詐騙。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某老年生活館內椅子排排放,供老人“聽課”


其詐騙手段是:

先在當地租一個月的店面,掛名為“某老年生活館”,並以“開業大酬賓”為由向老人發放傳單,吸引其進店免費領禮品。“免費活動”被老人口口相傳、人拉人後,很快就集結百餘人。

此後,生活館開設視頻“健康講座”,活動結束後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虧本賣大米、油鹽等,騙取老人信任。

接著,“健康講座”開始推銷蛋白粉、野人參等產品,並承諾“買多少返多少”。起初,購買的老人較少,所有購買者都會在現場拿到返現。到了第二次推銷時,變成只給消費前兩名的老人返現,其他人則贈送一些小禮品。第三次推銷的是3980元的金槍魚油,有過前兩次的體驗,很多老人放下警惕,紛紛掏了腰包。但是,承諾的“返現”卻變成了“返禮包”,有老人覺得被騙報了警。

警方找到該團伙時,他們已準備撤離,賣金槍魚油是詐騙環節的最後一步。前後8天的詐騙過程,涉及金額高達50萬元。此案仍在進一步處理中。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浙江、四川、山東、上海等地,均發生過“老年生活館騙局”,導致老人財產損失。記者近日還走訪了北京的幾家老年生活館。這些生活館有的是與報社合作建立的,主要組織健康講座、娛樂活動、旅遊項目;有的是個體經營的商鋪,主要從事按摩、足療等保健服務,或銷售保健品、保健器材、老年生活用品等。

記者來到位於西城區復興門附近的“福星壽康中老年生活體驗館”時,發現店裡賣的是童裝。附近居民說,該生活體驗館主要提供按摩保健服務,但他們只開了半年就跑了,很多老人辦了年卡,現在聯繫不到商家,卡里的錢也退不回來,吃了啞巴虧。


老人牢記4個防騙術


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已超過1.3億人,老年相關事業蓬勃發展。但一些不良商家卻動了歪腦筋,利用有些老人辨識力差、信息相對封閉、大多患有慢性病等特點,想盡辦法坑他們的錢。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老年生活館的“欺詐套路”有一定共性:

  • 以生活館的名義對外宣傳;
  • 以刊登廣告、發放禮品等形式或藉助公益活動的名義,組織所謂的“專家”以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講解“養生知識”,吸引老人參加;
  • 扯上“惠民工程”“政府補貼”等旗號,將其產品標榜為“重大發明”或“科技領先成果”,包裝成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對一誘導老人高價購買產品。



一位曾在山東省東營市某讀者生活館工作過的曹先生,在網上爆料他們的常用伎倆。

先是舉辦公益活動,給老人免費贈送健步鞋,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收集老人信息,發現“優質客戶”,以便日後通知他們參加推銷大會。所謂的“優質客戶”需要年齡在60歲以上,有高額退休金,還有保健意識。

生活館的老闆會定期給員工做“話術”培訓,提高其推銷技能,以求達到“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目的,讓老人找不到實質把柄,生活館便不會受到法律制裁。

事實上,老年生活館“騙局”處理起來確實困難重重,讓不良商家鑽了空子。老年生活館常採用會議直銷的形式,誇大宣傳的過程由網絡視頻完成,隱蔽性很強。

一位民警告訴記者,老人一般不會使用手機等設備留存照片或錄像,使調查取證面臨困難。一些老人即使察覺自己上當受騙,但出於好面子又怕事,往往忍氣吞聲,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欺詐行為。

89歲老人講述被騙全過程,暗訪“老年生活館”揭開內幕(收藏轉發



支振鋒表示,工商監管部門遇到此類事件,應積極調查取證,履行職責,維護消費者權益和正常市場秩序。若達到刑事案件的程度,公安部門也要積極查處。老人有完全行為能力,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理性消費,審慎選擇。社會要加強宣傳,幫助老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上當受騙。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近日發佈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之‘十大騙術’”中,第一個騙術為“假借公益欺騙型”,主要就發生在老年生活館和讀者俱樂部。老人若想避免掉入圈套,一定要牢記以下4個防騙術。

莫貪小便宜


老人心地善良又渴望陪伴,易被不良商家的小恩小惠感動,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只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能識破大多數騙局。

別亂用保健品


營養均衡、適量運動、良好睡眠才是健康之道。吃保健品要適量適度,過度服用可能增加肝腎負擔,損害健康。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

保護個人信息



不良商家往往會共享老年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向其展開輪番推銷。由於其營銷手法有很強的欺騙性,老人一旦被盯上就很難擺脫,常會接連上當。因此,老人不要把聯繫電話和家庭地址透露給陌生人。

多與子女商量


老人購買價格昂貴的產品前,一定要謹慎,最好與子女商量,或諮詢醫生後再決定。作為晚輩,年輕人要多和老人交流,使其正確對待疾病,尋求科學的治療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