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很多时候见到“一拍即合”的人便会多言语两句,到了事后便会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除却这些,还有一些极其有能力的人,却因领导一时的疏忽,将此人放走,最终得知后悔莫及。

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各地老大纷纷拥兵自重,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正是为各路英雄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其中的风云人物更是拔地而起,数不胜数。而后逐渐三国鼎立一势形成,从实力上来说莫属当下最“时髦”的曹操、刘备以及孙权。

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汉末三国中,可以说曹操也算当时最时髦的乱世枭雄了,我们都知道,曹操一开始只是东汉的丞相,后才被加封为王,这才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更是在降才一事上有自己的作风,不仅将地位低下的人才收入麾下,更是注重于寒门子弟。但是眼力这种技能并不是谁都拿捏得准,曹操也不例外。这件事就要回溯到曹操与刘备双雄争抢汉中的时候了。

曹操将目光放置于汉中的时候,曾有一小将随他出行,可谁知被刘备所击败,而这位小将也因此被曹操丢弃。谁知他却投奔敌国,还成为了大将军,甚至反将曹魏20万大军所击败。深谙三国史情的人都知道,曹操无疑是一个时代最具魅力的枭雄之一,其不计前嫌降人才的作风,吸引大批寒门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为其一统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这位大将军就是王平,最初,他是在曹操手下做事的,平定张鲁,拿下汉中时,王平则跟着其中的杜濩以及朴胡等着被一同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而王平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看中的。后来刘备便起了争夺汉中的心,将夏侯渊斩杀之后,汉中的局势便更加的紧张起来,而熟悉汉中的王平则被派往汉中,成了徐晃的副将。徐晃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曹操麾下的一名大将,有自己的治军之状,但是他却与这个副将的关系不佳,在三国演义中,曾经说过王平为徐晃提过建议,而徐晃并没有采纳,最终导致徐晃兵败,也正因此,他便对王平油然而起一股努意。事实上,刘备将夏侯渊斩杀后,王平便随着曹操率大军来袭于此争夺汉中,可谁知却被刘备所击败,而王平也降于刘备。

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刘备对于王平的此举甚是满意,立刻给与大任,命他为将军,王平在曹操那里仅是小将,可到了刘备处却意外被委以重任,对刘备的举动,王平表示受宠若惊,也正因为这颗蜜枣使得王平对刘备肝脑涂地。公元228年时,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出场,当时派马谡镇守街亭,王平则为马谡军先锋,但是却因马谡从不听王平的劝阻,最终放弃了诸葛亮之前的种种安排,导致此战惨败。在最危急的时候,王平使了一计,让曹操的大将张郃误以为他们已经设好埋伏,使之不敢向前,也正因如此才将不少蜀军所救。正因如此,王平不仅没有受战败之罚,反而被提升成了参军,统领了无当飞军,升迁成了讨寇将军。几年之后,王平便被诸葛亮派去驻守南围,而亲自率领着大队人马的张郃则向前进攻,可谁知王平竟然始终坚守,最终张郃劳而无功,无奈反之。

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诸葛亮逝世后,王平更是成为了蜀国屈指可数的一大将领,被提拔为大将军,负责镇守汉中要地。公元224年,魏帝派曹爽率领10万余骑军像汉中进攻吗,而此时在汉中守军之兵却不足3万人,危急时刻,王平再次施展“技能”。他竭力将众人的议论所排,并施计将魏军拖住,并联手费祎援军将10万魏军击败。

曹操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手下的小卒转头向了刘备却竟成大将

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王平处事不慌,想出各种谋略使得他们在危急关头绝地反击,蜀国或许会提前灭亡,也正是由此而证明,王平的军事能力。而曹操也一定想不到,对他造成巨大损失之人,竟然是当初自己手下小小的王平。而王平如此优秀,却是个自身家境不好没读过几天书的人,虽是个“粗汉子”但却是个有能之人。所以在日常中,也不要小看一个人,不能因他学历的高低来轻易对一个人下定义。你们说对吗?

本文观点仅代表小芳爱说史的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30日内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