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以来,瓮安县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打造“五个示范”,在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示范”促持续增收

每天清晨7点,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邬培刚准时出现在他的鸡舍,精心料理他的“产业”。邬培刚是永和镇人,二十多年来,他打过工、卖过果蔬,后结婚成家。15岁时,因意外失去一只手臂,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顽强的他依托养殖业,如今已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虽然在山坡散养比较耗时耗精力,但是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的肉质,只要有一个顾客给我点赞,就很值得。”如今,邬培刚养的土鸡有800余只,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卖了。

切实推进思想观念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作风转变,深入推进农业多样化,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瓮安县走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近年来,瓮安县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实现村村建立合作社,贫困户争相加入合作社使得集体不断壮大;推进“双支部”产业基地全覆盖,依托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干部带头找订单,村民加入发展建基地,专业合作社找市场、电子商务销售特色农产品等,实现产业市场化示范,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环境示范”建美丽乡村

依托区位优势,瓮安县紧紧围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目标,打造农村“四美”,根据各村寨实际,开展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

“几代人都是踏着泥路过来的,现在条件好了,好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我们这都有2个加工厂,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

“安逸得很哟,现在走路不会被敷泥巴了。不仅是路,家里头也是干净整洁的。”

“我们一家都是做农业的,经常挑菜去镇上卖,现在路通了,场坝也铺平了,我们商量着准备买个三轮车,卖菜就方便了。”……记者走进平定营镇梭罗村,随机采访了几位过往群众,大家对美丽乡村建设都十分点赞。

不仅如此,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绿色村寨、人居工程五大整治,也是瓮安县着手在抓的项目。根据村庄分布、经济条件等因素,灵活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县城周边村寨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科学合理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切实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退养区”。按照“农民自主,政府补助”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做到道路两旁绿化、庭院周边绿化、集中居民点亮化、村庄处处美化。

“治理示范”创社会和谐

随着“美丽乡村”的发展建设,瓮安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大力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改革。整合村务监督委员会、“七老联调室”、治安巡逻队等农村自治组织,坚持“三议三公开”制度,促进基层权力规范运行,建立一套农村社会治理有效机制;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加强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推进农村矛盾多元化解。在正向引导的同时,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强化农村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农村网络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村霸”排查整治工作,打击黑恶势力和涉农犯罪,整治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瓮安:打造“五个示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化示范”筑精神家园

来到江口坝社区,小区干净整洁,人行道、马路、绿化带分明,还设立了500个停车位给这里的搬迁户,用当地居民熊志贵的话说,“生活衣食无忧了,还存了一笔钱,买车是迟早的事。”,这里还配套有老年活动室、儿童阅读室、妇女之家等,是瓮安最大的生态移民社区。固定的工作,优美的环境,交通便利,这里的居民已经是“城里人”了。在中央广场,晚饭后的居民们也自发跳起了“广场舞”,许多年迈的老人也参与其中。

江口坝社区只是瓮安县精神家园的一个缩影。瓮安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县、乡镇(街道)、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全覆盖文化阵地,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幸福进万家·瓮水长歌文化精品乡村行”等为载体,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创作更多反映农村群众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组织示范”强基层基础

瓮安县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能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年按10%的比例进行排查,促进整顿转换提升。通过干部下沉为乡村振兴继续提供长期持续的人力、能力和智力支持,帮助建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培育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同时,大力实施“领头雁”、“大学生村官”工作,在乡村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复员军人、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为每个村培养后备干部,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做好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为农村留下一支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农村人才队伍,推进全面小康任务,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