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子53岁路边捡了一名弃婴,为抚养和俩女儿断了联系


11年前,53 岁的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马村乡段窑村村民王莲霞,在村头的路边抱回一名弃婴,“当时看着孩儿红扑扑,应该是刚生下来没多久。” 这名嗷嗷待哺,但却不怎么啼哭的男婴还患有唇腭裂,这让王莲霞无比心疼。

11 年时间,王莲霞省吃俭用,一个人将男婴抚养长大,而为了养这个捡来的儿子,王莲霞与自己两个亲生女儿已经不常联系,“大闺女十几年没联系了,这个家现在就是俺娘俩相依为命。”

在儿子段玉德成长的近 12 年间,他只穿过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也无法随意订购自己喜欢的学习材料,母亲王莲霞为此深感愧疚,而小玉德还经常为此要安慰王莲霞,“能穿都行了,而且其他同学订的都没啥用,我只订有用的。”

王莲霞已经 64 岁了,每当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她都很害怕,怕她走了剩玉德一人,于是有一次,王莲霞抱着玉德的百天照,告诉他,“你是妈妈捡的,有机会去找你亲妈吧。” 她的这句话让儿子大怒,大步走出家门,并喊道,“我不是你孩儿,你咋对我这么好。”“儿啊,他不知道我那时心里有多难受。” 泪水模糊了王莲霞的双眼。

有人曾说,如果没有玉德,王莲霞现在已经可以养老了,可如今,64 岁的她不仅要为玉德四处奔波,还为此失去了母女情。“大闺女十几年都没联系了,小闺女也差不多,她们都说这孩儿跟我们血不热,我是在白给别人养孩儿。” 王莲霞有两个女儿且都已成家,但因为有了玉德,这俩姑娘已经很久不和母亲联系了。


“我也想开了,她们都大了,也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孩儿,这我就放心了,但这孩儿不中啊,没了我,他咋办?” 尽管不被家人认可,还被家人如此冷落,但王莲霞抚养玉德的心却从未动摇过,她还一心想给玉德提供更好的生活。

“现在全家的收入都是两季粮食,卖一年能落二三千块钱。” 可这些钱,并不能完全支撑她和玉德的生活,以及玉德学习所需,“玉德住校了,一星期生活费得五六十,还得买资料。” 于是,挣钱就成了王莲霞心中的头等大事。

农闲时,她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到离家最近的高速路口去拉客挣钱,“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二三十块钱。” 而除了挣钱,也得想着法省钱。农忙时,别人家都是掏钱用机器收割、播种,但王莲霞都是自己干,所以常常别人家的麦苗都长出来了,他们家的玉米还没有播种完。


“我经常给玉德说好好学习,但说心里话,可对不起他,我连他想要的资料费都交不起。” 王莲霞深深地叹了口气,用皲裂的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同学都订了数学报,他也想要,但我实在拿不出钱,就给他说明年一定给他订。” 一阵叹息声后,王莲霞的头埋在了胸前。

“你跟着我没享福,长这么大,都是你四年级时,给你买了 1 双鞋,衣服都是别人给的。” 王莲霞两眼通红,哽咽地说着,而一旁站着的玉德眉头紧锁一直摇头,能感觉到,他是有多么不想让母亲为此感到愧疚。

年事已高的王莲霞并不能赚到钱,家里的被子缝缝补补,孩子睡的褥子也是别人给的,家里异常贫困。图/王莲霞如今已有了外孙女。

“妈,真没事,我好好学习,以后就会好了,这不是你说的吗?” 几年前,经好心人资助,玉德做了唇腭裂的修复手术,这让压在王莲霞心头的一个大石头得以放下,而玉德也重拾了一些信心,对于未来,对于心愿,玉德也有着自己的计划,“我想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也想挣钱,给俺妈买件好衣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