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说到三公九卿

大家好,今天说一说古代的官阶制度。先说古代陆地上最牛的官阶----皇帝。

从皇帝说到三公九卿

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早期是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则是生物之主,有生育繁衍之源的意思。在上古时期,“皇”与“帝”都是用来称呼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如“三皇五帝”。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比如商约王、周文王。皇帝一词的出现始于秦始皇。秦虽二世面亡,但“皇帝”这一称号流传了下来,为后世历代沿用。有人专门统计过,自秦2000多年下来,中国正统王朝的皇帝总共有349位。

从皇帝说到三公九卿

储君,即是未来的皇帝,除个别为皇帝的弟弟、叔叔或者直接是皇帝的孙子,称作呈太弟皇太叔、皇太孙等外,一般情况下为皇帝的儿子,称作皇太子,简称太子。在我国汉代,王候的继承人也曾称“太子”,汉代后,各种同姓或异姓王侯乃至藩属国的继承者都统称为“世子”,储君在帝王制度下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立了储君,便避免了皇帝突然去世国家陷人内乱的危险,也避免皇子们为争当储君而钩心斗角的情况。储君确定之后,大臣和皇子们对未来的政治走向心中有数,人心便安定,政治也便安定了。因此,储君往往被称作“国本”。关干储君的立法,自从我国周代确立“萌长子继承制”以来,后世帝王一般都以此为基本原则,立嫡长子,即皇后所生的长子为太子。一旦皇后无子,则立庶子中的长子。不过,也有一些皇帝以“立贤”为原则。早期时候,太子权力相当大,是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加上大臣们对未来的皇帝自然也不敢息慢,太子往往会对皇帝本人构成威胁。因此古代多次出现皇帝度太子甚至杀太子的事情;而反过来,势力强大的太子强行登基乃至君夺位的情况也发生过。前者如汉量帝废粟太子、汉武帝诛杀卫太子等,后者如隋炀帝藏父夺位、唐肃宗李亨强行登基。另外再加上众多皇子都觊觎储君之位、明争暗斗等原因,历史上太子顺利册封,顺利登基的情况并不多见。不过宋代以后,皇权不断加强,太子权力不断变小。清雍正登基后,鉴于康立储的失败,于据不再公开立储,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公开宣布储君人遗,面是悄悄定下储君,在皇帝死后才公之于众。雍正用这种方式传位给了乾隆。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均以此法传位到咸丰时,因只有载淳(同治皇帝)一子,无须秘密建储,此法未用。后来同治、光绪均无子嗣,并且这两个皇帝均是慈禧操纵下的傀儡皇帝,根本没有权力立卿,也就没有立储,秘密建储制度遂废。

从皇帝说到三公九卿

宰相是我国古代朝延中的行政首脑。宰相职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秦国的商鞅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宰相。后来秦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中央集权的都县制,以分封制为基础的贵族统治阶层失,官僚组织成了国家机器运行的载体。作为这个官僚组织的首领,家相职得以正式确立。但“宰相”只是对最高行政长官的一种泛称,历史上除了辽国曾有过“宰相”这个官职名称外,其他朝代的宰相职位都采用的是其他称呼。秦汉时期行使幸相权力的官是丞相、相国、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隋唐以及后来的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位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担任,官职名称、权力、人数经常有变动,但不出“三省”。具体名称则有内史令、纳言、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同平意事等:元代设左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制度,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行政实权掌握在军机处,军机大阻分满汉两班,两班首领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可以看出,从人选上来讲, 宰相是国家政权的一个组织部门,并不一定由一个人担任,其人数经常是有变动的;从功用上来讲,是皇帝是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宰相是具体主管全国行政的人,对于任何一个政权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名义上没有宰相的政权也往往有事实上的宰相),因此宰相的地位相当高,是区别于一般大臣的。宋代之前的宰相上朝时是唯一可以坐在朝堂上的大臣、只是宋太祖压胤不断扩大皇权,削弱相权之后,宰相地位开始下降,上朝时也没椅子坐了,历史上,皇帝和宰相职权的划分一直都是历代政治的大题日,一般而言,皇权和相权划分得合理时,政权都动转的很好。划分不合理的,要么皇帝好大喜功,大权独揽,将国家推向战事,比如汉武帝。或者出现宦官专政(往往出现于皇权很大皇帝却无能的情况下);要么宰相专权,架空皇帝(如

西汉王莽、东汉曹操、明张居正),甚至出现篡权。

从皇帝说到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乃是秦朝时确立的中央官制,三公是古时辅助国君的三个最高官员,九卿是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周代曾经出现过“三公六卿”,分别以辅佐皇帝的太师,太保,太博为三公,以冢宰(总管军政),司马(负责军务)、司寇(分管刑罚),司空(负责工程)、司徒(负责民政)、宗伯(负责礼仪)为六卿。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从李斯建议,建立了以皇帝为尊,以三公九卿为中央官制的中央集权制。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主管全国行政;太尉负责总揽全国军政;御史大夫则负责皇帝与群臣的沟通并监餐群臣。九卿分别是: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为九卿之首),郎中令(领导宫廷侍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少数民族与外交事务)、宗正(分管皇族事务)、治粟内史(掌管赋税役)、少府(负责宫廷射政与皇室手工业制造),三公九卿的基本构架被汉代沿用,只是具体名称有所变化。丞相被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九卿中的奉常变成了“太常”,廷尉变为“大理”,典客成了“大鸿胪”,治果内史变为“大司农”等,不过其基本责都变化不大。三公九卿制的建立首次确立了我国中央集权制。另外,可以看出九卿中的大部分官职本来都只是负责皇家家事的奴仆,却纷纷担任起处理国家要务的职责,这也暴露了皇帝制度建立之初皇帝家事,国事不分的粗糙之处。自秦至两晋,各王朝都以三公九卿制为基丰的中央官制构架,直到隋朝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才宣告结束。但事实上,三省六部制仍受到三公九卿制影响。

从皇帝说到三公九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