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預測:今年東北將出現三代粘蟲集中高密度爲害的地塊

國家預測:今年東北將出現三代粘蟲集中高密度為害的地塊

據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各區域站監測,7月中旬以來,東北、華北大部地區出現二代粘蟲成蟲蛾峰,部分地區誘蛾量高,結合近期和未來一段時間氣象因素,預計今年三代粘蟲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為2000萬畝,其中,東北和華北北部蛾量高、雜草多、氣候適宜地區將出現集中高密度為害區域或地塊;幼蟲為害盛期在7月底至8月中旬。

各地高空測報燈監測,7月中旬見二代成蟲盛發高峰期,東北、華北地區蛾量高於黃淮地區,部分地區蛾量明顯偏高。其中,吉林長嶺7月13日和18日蛾量分別為750頭和2600頭,7月累計蛾量5342頭,顯著高於2014-2016年,是發生相對較重的2015年的2.9倍、2017年的13倍;河北灤縣7月18日和26日蛾量分別805頭和797,7月累計蛾量4497頭,是發生相對較重的2015年的27%、2017年的3.9倍,接近2014年;北京延慶7月8日和23日蛾量分別為387頭和247頭。陝西興平、甘肅平涼、山西萬榮、山東萊州等地未見明顯峰值,峰日蛾量多在10頭以下。

國家預測:今年東北將出現三代粘蟲集中高密度為害的地塊

黑龍江雙城、肇州、肇東等地7月27-29日在玉米和穀子田見低齡幼蟲,玉米田雜草上平均蟲口密度11頭/m2,最高51頭/m2;穀子田平均蟲口密度71頭/m2,最高200頭/m2。內蒙古開魯、庫倫、科爾沁區穀子田平均蟲口密度分別為14頭-20頭/m2,最高密度分別為22-34頭/m2。吉林長嶺、通榆、洮南、大安、樺甸、磐石在玉米田雜草上查見幼蟲,蟲口密度20-30頭/m2。遼寧朝陽查見低齡幼蟲,但蟲量較低。天津靜海、薊州區玉米和穀子田查到幼蟲點片發生,面積100畝,密度為3-5頭/百株或3-5頭/m2。河北盧龍玉米田最高百株蟲量11頭。

7月下旬,我國東北大部、華北東部、西北東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未來10天,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北部、黃淮西部等地累積降雨量有25-50毫米、局部70-10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較多的降水有利於粘蟲發生危害。但7月下旬黃淮中西部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39-42℃;未來10天,黃淮中東部和華北西部等地降水將較常年同期偏少,對粘蟲的產卵、孵化和幼蟲危害有不利影響。(來源:病蟲情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