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提到鑽石,大多數人心裡的第一反應都是標準圓鑽,其實除了標準圓鑽外,還存在許多非常美麗的琢型,我們將它們統稱為

異形鑽石。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隨著大家對美和個性的追求,異形鑽也逐漸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求。那麼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市面上常見的異形鑽琢型及其優缺點。

常見異形鑽主要有十種:馬眼鑽、梨形鑽、心形鑽、橢圓鑽、祖母綠型鑽、公主方型鑽、墊形鑽、三角明亮式鑽、阿斯切形鑽、雷迪恩形鑽。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1、馬眼形切工 Marquise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馬眼鑽也稱“橄欖形鑽”、“船形鑽”,素有“琢形王后”之稱。馬眼形鑽石的長寬比以1.75:1—2.25:1為最好,2.25:1—2.5:1次之,大於2.5:1或小於1.5:1則較差。其特點在兩端尖角處,能將內含物較好地遮掩,並且尖角處的閃亮度極高,如果加工精湛,其火彩超過包括圓鑽在內的所有琢型和磨工。外形輪廓要求尖角對稱,無缺損,有領結效應。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2、梨形切工 Pear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梨形鑽又稱淚滴或水滴鑽,梨形長寬比,以1.5:1—1.75:1為最好,1.75:1—2:1或者1.5:1—1.25:1亦可,大於2:1或小於1.25:1則較差。此琢型在世界著名鑽石中大約佔去1/5。“庫裡南”一號和三號,都是梨形鑽。外形輪廓要求兩側翼對稱,領結效應清晰,尖角無缺損,鑲嵌佩戴要特別注意保護尖角部分。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3、心形切工 Heart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心形鑽石是一種將圓鑽和梨形鑽的加工工藝相結合的放射形琢形。琢磨的比例和角度基本同圓鑽。適用於形狀不規則且整體較扁的原石,原處凹槽位置的內含物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鑽石淨度,但此種切工原石留存率較低。輪廓要求兩側翼對稱,形狀飽滿。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4、橢圓形切工 Oval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橢圓鑽石有標準型和瘦長型兩類,標準型長寬比為1.3:1—1.5:1,瘦長型鑽石長寬比為1.5:1—2:1。世界排行第十一的“維多利亞”(184.50ct)鑽石和著名的“光之山”(108.93ct)均為橢圓鑽。橢圓鑽有標準和瘦長兩款。前者長款比為1.3:1-1.5:1,加工工藝是普通圓鑽的延伸;後者長寬比為1.5:1-2.0:1,工藝流程與馬眼鑽近似,外形輪廓要求肩部對稱。其特點為原始留存率高(50%-60%)。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5、祖母綠型切工 Amerald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相對來說,祖母綠型鑽的長寬比較靈活,根據原石大小設計為1.1:1—1.5:1不等。有現代異彩鑽中的“灰姑娘”之美譽。外形呈矩形,冠部和亭部較扁,底尖收成線狀,其特點為原石留存率高(60%-70%),但較難遮眼內含物,因此對鑽石精度要求較高。外形輪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線面必須嚴格平行。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6、公主方型切工 Square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這種切工通常為正方形,長寬比率小於1.05。公主方型切工由比利時工匠發明,出成率可達60%-62%,它的改良形式兼有階梯型切工特別,可歸類於混合型。通常有76個刻面,但也有57、61、101或144個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為E.F.D鑽石公司註冊專利切工,即公主方。是近年來較受歡迎的異形鑽之一。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7、墊形切工 Cusion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墊形邊角圓潤,比方鑽更柔美。墊型擁有不錯的閃爍火彩。特點為檯面較小,其他刻面偏大,薄腰圍,整體較扁平,並且底尖為小刻面切磨,則從檯面觀察鑽石內部可見一個“空洞”。 從1830年起,鑽石有將近一世紀的時間運用且只運用這種切工,包括許多世界聞名的鑽石,如:Hope、Regent等。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8、三角明亮式工 Triangle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等邊三角形通常是最適宜的,如果鑽石全深比小於29%,那麼鑽石就會失去光彩。由Henry Meyer Diamond公司發展出來的三角切工方式曾一度是這個公司的商標,這個公司的三角切工三個頂點都很尖。而其他公司的三角切工的頂點都稍稍打磨過。當達到特定的切工比例,三角形鑽石會非常明亮而且生動。三角切工的最佳長寬比例為1:1。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9、阿斯切工 Asscher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1902年,荷蘭鑽石切割師Joseph Asscher發明了阿斯切,但是當時並未引起轟動。隨著新藝術時期逐漸達到頂峰,祖母綠工和阿斯切開始逐漸受到追捧。雖然該切工與祖母綠式切工很相似,但是Asscher切工的58個刻面更大,更寬(上面三排,下面三排),幾乎成八角形。由於寶石的形狀及刻面的切磨方法,使得Asscher切工寶割具有一種經典的外形,相較於相似的祖母綠式具有更均衡的亮光,同時仍能展現出比現代明亮式切工更為怡靜的美感。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10、雷地安式切工 Radiant Cut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鑽石的「花式切工」你都見過嗎?

Radiant切工,這種切割形狀的鑽石的形狀比例之間也是存有差異的,一顆正方形的雷迪恩形鑽石的長寬比率應在1.00-1.05之間。Radiant切工適合略顯長方,四角有破損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較高。縱傾的四角是這種鑽石的最大特點,讓雷迪恩形鑽石成為受歡迎且容易搭配的選擇,當與梯形鑽石或圓形鑽石搭配的時候尤其漂亮。

這種切工為祖母綠切工和圓明亮形切工明的混合型,它兼顧了祖母綠切工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狀,也擁有如圓明亮型切工的優秀光芒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