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电子书越来越普及,许多人都在猜测纸质书的未来,甚至有一种说法是“纸质书终将走向消亡”。然而,来自荷兰最美图书评委会的Yolanda Huntelaar对这种说法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纸质书当然会存在!毕竟,只有设计精美的书才能让你抚书纸、闻书香,感受不同的书籍设计,满足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有些书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更确切地说,它们为读者带来了非凡的体验。本次荷兰最美图书中国巡展北京站在北京SKP RENDEZ-VOUS举行。展览将汇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入选荷兰最美图书的作品中最具原创性的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荷兰书籍设计师 Remco van Bladel

荷兰最美图书设计评选

自2015年以来,荷兰最美图书展每年都在中国举办。每本参展图书均能很好地展现出荷兰创意平面设计所能产生的惊人能量。一年一度的荷兰最美图书设计评选是欧洲同类评选中最古老的,拥有丰富的经验。

首次评选是在1926年。从1926年开始,一年一度的荷兰最美图书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90多年。这是荷兰出版行业现象级的竞选,使人们更多关注行业中平面设计专业人士所具有的多面性。每年有300多家荷兰出版商和设计师提交他们的作品。最后,评审团挑选33个独特的作品来代表荷兰的最美图书。

获选的荷兰书籍每年都会入选世界最美图书设计国际大赛(Die Schönste Bücherausaller Welt)并屡获嘉奖。2017年也不例外:最高奖“金字符奖”(Golden Letter)授予了Ornithology(《鸟类学》),银奖授予了(un)Expected(《意想(不)到》),铜奖授予了DwarsVers(《相反诗句》)。而近几年中国“最美图书”则有《虫子书》斩获2017年银奖,《冷冰川墨刻》获得荣誉奖;2016年《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分别获得金奖、铜奖。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鸟类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意想(不)到》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相反诗句》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学而不厌》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订单——方圆故事》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冷冰川墨刻》

在“荷兰最美图书”的评选当中,最重要的评选标准其实并不是书的封面设计是否好看,更重要的标准是“这本书如何?”,而不是“表面的设计如何?”

它的设计编排如何与内容匹配?出版、设计师、印刷商是如何在这个书本的出产中更好的合作?类似这样的问题,是“荷兰最美图书”更愿意去讨论的。所以,”在网上查看这些书籍的封面照片”和“能够触摸并翻阅这些书”的感受还是不太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中国书籍设计师朱赢椿

在中国也有相应的奖项在对图书设计进行评选,但比起“荷兰最美图书”还是有一些差异。在“荷兰最美图书” 2018 年发布会上,主办方请到了来自荷兰的书籍设计师 Remco van Bladel 和来自中国的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进行对谈,在对谈中有一些回答提及了这些差异。

对谈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Remco van Bladel:生于 1977 年,荷兰书籍设计师,曾 7 次获得“荷兰最美图书” 奖。

朱赢椿:生于 1970 年,中国书籍设计师,曾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及其他国际图书设计奖。

Q:“荷兰最美图书” 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Remco van Bladel:“荷兰最美图书” 的评选标准不完全是从设计来评选的,还会去考虑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形式如何和内容关联起来。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获奖的书的题材和风格也会作为考虑的因素。有艺术类的书,但评委也会做一个平衡,会评选非故事类的作品,也会评选故事类的作品,还会评选儿童类的作品等等。实际上它希望更广泛地涉及一些出版的门类。

每年 33 本评选作品,在风格上都会有平衡。理论上这不是应该出现的因素,但评选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一些考虑。

朱赢椿:其实我们跟“荷兰最美图书”比起来要迟一点,因为我们 2003 年才恢复(“中国最美的书”奖)评审,人家一九二几年就开始了。我们其实是有一定的滞后。

我们在前几年当中,基本上都是哪个好看评哪个,不太考虑到门类。现在在这方面也有进步了,“中国最美的书”也会照顾一下少儿、工具、教育的书。但总的来说还是需要制作精良、印刷工艺比较好的。有一个问题是获得奖项以后有什么附加值,首先是设计师会有一点名气了,设计师可以提高一点设计费。第二,找的人多一点,对书本身来说,书的知名度会更高一点,会好卖一点。那么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弊端,很多设计师为获奖而做书。很多出版社为获奖而做书、而出版,导致内容反而会受到忽略。所以,我觉得“中国最美的书”我们去反思一下往下怎么走的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书籍展览

Q:在从业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因为成本或其他限制被迫在设计上出现让步或取舍。

Remco van Bladel:我想不出来有哪一部是我没有妥协的。这实际上体现出设计和制作的局限。但是我倒觉得它是生成了更好的选择。通常“荷兰最美图书”的评选范围都会放在那些成本只在 5000 欧元的图书当中,有这样的成本控制也是好事。因为它使得设计师不得不去做出选择。

朱赢椿:因为这两年我从图书设计转到为我自己做的书来做设计,那么成本是我特别纠结的一个问题,因为我要卖我自己的书啊,我以前给别人做设计,想不了这么多,我自己爽一下就好了。

现在自己卖自己的书,价格一超过 48 块钱,读者就会退掉了,太贵了。成本一直是我特别而别关注的事情。其实只要对成本预期不要太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要用太好的纸和太复杂的工艺基本上就会避免这个问题。

Q:在设计领域对两位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谁被视为两位书籍领域中的偶像?

Remco van Bladel:给我影响最深的人之一是瓦伦斯,他是书籍设计师,也创办杂志,他实际上是我大学(St. Joost 学院)时的老师,因为他 27 岁时就开始教书,所以开始教书时也非常年轻,和我们成为了朋友。实际上他让我看到了出版业也是我们做平面设计可以去做延伸的一块领域,正是他让我意识到这一点,使我能够做书籍设计。还有一些音乐家对我也有影响,但是我没有太多可以称之为偶像的人。

朱赢椿:偶像这个词好像对我们现在已经不太适用了。但是对我们有影响的人是有的,比如吕敬人先生是真正推动了中国书籍设计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大家知道我们做了很多年中考、高考试题的,后来是吕老师把一些书籍设计的理念推广到中国来,对我有影响。还有一些设计师,像以前三联书店的宁成春先生,是特别低调、扎实的设计师。还有我们知道一直在默默无闻做事,做了很多高品质的书籍的陆智昌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基本上不参加任何比赛和活动,但他是认认真真做书的人。

但要说偶像的话,我的偶像是“大自然”,自然里包括很多,虫子、植物,他们带给我很多灵感,在这些年里,我更多的是在向自然学习。如果在自然和人中选择的话,我更愿意选择自然,没有设计痕迹的东西对我影响更大。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朱赢椿设计并由他自己完成内容制作的《虫子书》书中所有“文字”均来自于朱赢椿菜地里的虫子。虫子在树叶、墙壁、泥巴中留下痕迹,朱赢椿收集这些痕迹,将它们看作是虫子写的字,编排出了这本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