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把《易经》当教材?

万事娱乐


我们都知道,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根源之所在,虽然易经有着如此高的学术地位,千百年来,它的智慧哺育着我们一代代华夏子女...

可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易经对于现代人却很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对易经有着错误的偏见,认为易经就是算卦的,是一本算卦书,他们认为易经头到脚压根就是迷信书,往往都是避而远之。

每每我看见这样的言论或行为,都令我无比的痛心疾首。可悲我优秀的传统易经文化被误会,又可叹我们当代人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想再次发声,为易经正名,给那些对易经存在认识片面性的群体科普一次。

关于《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衍生著作也是百花齐放。

有人说《易经》是反映历法的,譬如远在古代,就有专门管理天文历法的官职,叫做司天监,说的正是由易经知识结合天文确立的历法。

有人认为《易经》是用来占卜预测的,如“八卦定吉凶”之说。而且,夏、商、周时期国家均专门设立占卜的官员,遇到重大决策时以此来判断吉凶祸福。

有人认为《易经》是用来一本军事政治书,比如古人根据易经研究推演出来的各种军事阵法,知名的有八卦阵、鸳鸯阵等,除此之外,古人还用易经的占卜预测功能和哲学思想输出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

有人认为《易经》是一部医学著作书,易经所讲的阴阳和合之道以及其它方面的易学原理和中医是相通的,古代更有“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都说明了易经与中医的紧密联系。

还有人认为,《易经》是反映数学的,如德国的莱布尼兹在1716年就指出:“伏羲氏所推演的八卦中蕴含着二进制原理”。

我告诉大家,这都没有说错,这就是易经。跟我们熟知的《红楼梦》一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与此同时,我还想用一组数据统计结果来说明,易自伏羲创立以后,是从古至今研究人数最多,研究延伸字数最多的一部经典著作,成为儒家、道家、方士争相研究和阐述的对象;即使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也要把《易经》保留下来。后世的历法、占卜、星象、风水、八字命理、相法、军事、医药乃至于人文哲学的研究,莫不以此为基奠。其充满的智慧不仅深刻地浸染着中国的文明,而且对西方的科技和人文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乃至于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一本必学书,易经是我们人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必读书,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

它超乎一切宗派。儒家从自己的角度去阐释它,它就是“儒家易”;

佛家从自己的角度去发挥它,它就是“佛家易”;

道家从修道的角度去研究它,它就是“道家易”;

......

追根溯源,我们从根源上再来探索一下《易经》是什么?

据《易经系辞下》中记载: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有同样类似记载的还有《三皇本纪》

在正史《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通过上面的古文献记载,我们看到易经最初是在人文始祖伏羲氏发明创造的。易经在产生之初就是为大众服务的,原始部落时期可以用它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通过观察天文星体的位置来确立时令,看看最近该种什么;又比如今天准备出去打猎,要看看有没有雨;又或者有新人要结婚了,看看哪天是良辰吉日等等。

总而言之,易经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古人总结出的一套抽象而又具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说白了易经就是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的总结自然规律而成的一部经典,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让后人可以少走弯路,趋吉避凶。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阶级的产生,易经就成为了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统治阶级(即帝王)用易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目的是为了顺应天下大势,巩固政权、强盛国家。

《易经》是用卦象来反映和认识整个宇宙和事物发展规律的书。是中华文明独有的认识自然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知识体系,再进一步精确的话就是用一张“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作为运算核心来揭示这种规律和方法论的。

所以说呢,我们当代人要好好学习易经,享受古人留下来的易学智慧带给生活的便利,我们也有必要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易经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也能体会到这种福慧。


我的黄历


易经太厉害了!把他当教材,那那是对易经最大侮辱。

周易到底有多厉害?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易、诗、书、礼、乐、春秋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大道之源。

1,周易是中国文化总纲,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文化。

2,易经建立的哲学体系,包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超高思想内涵,比西方早了2000年。

3,易经最早使用了二进制法,西方人更加易经创造出计算机。

4,易经用数学方法预测吉凶,占卜未来,十分精准。

5,易经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奇门遁甲,五行八卦,都是超级无敌。以诸葛亮为例,八卦阵,木流牛马,

6,周易之前,还有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前两部已经失传,如果不失传,我们现在统治全人类问题不大。

7,易经基础上衍生出道家和儒家学说,成为中国5000年的政治智慧,管理艺术源头。现在很多500强都采用易经当做管理教材。

8,易经学好了可以逆天改命,做生意赚大钱,做学问快出名,做什么成什么!

易经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智慧,如果把他当教材,矮化到一般知识的地位上,是对易经最大侮辱,是不敬祖宗。

易经的学问太过博大精深,一般智商的人根本读不懂,现在读懂易经的人太少了。向孔子,诸葛亮,王阳明那些读懂易经的人,哪个不是做出了撼天动地的大事。

抱歉,实在编不下去了,如果攒够100赞,我就继续编。


历史知事


首先问一下伟大的事物是否一定要进教材?

第二易经历害吗?

答案勿庸置疑,所有否定易经地位者都是无知者无谓。

是的你只要信口雌黄,人云亦云说易经多么不堪,我就可以把你定义为无知者无畏,无论你什么样的身份,是什么所谓的学者教授还是什么职称。

为什么?

因为整个文明奠基在此,儒释道,我们的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你今天能站在这说话,都是奠基于此。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地位,今天仍然没有动摇。

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创造这样的一套系统,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收起你的浅溥。

下面回答一下为什么没有进教材。

实际上易经就在教材中,论语,诸子百家,都有它的倩影。

没有真正地现身在于不具有普适性,因为时代不同,古人十四岁要背几十万字,今人怎么做到呢?

但是不排除文化回归之后,将在教材中显身,三字经不就有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吗?今年中央四套不就有易经专题歌咏会吗?这不就是主旋律吗?





袁天罡奇门遁甲号


首先《易经》本身就容易和《周易》弄混 。《易经》分三部,夏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和周朝的《周易》,前两部据说失传了,所以我觉得楼主应该说的是《周易》。

如果当做每人必学的教材显然是不合适的。《周易》很深奥晦涩是人所共知的,每人必学的阶段应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吧,学校的老师都弄不明白的话,教学生更不可能了。

从创作背景和内容来看,《周易》揭示事物规律分析归类再进一步发展所谓的预测未来,这里涉及到哲学等问题,我还记得高中时期是没有哲学课的,只有到大学才有(其实哲学这东西没有人生经历是根本玩不转的,就拿最近几年大火的研究对象王阳明来说,龙场之前他都经历了些什么),即使放到大学,哲学也是最难的一门,所以涉及到这些,就没有普及性了。


小黑胖子1985


楼上的都回答了些什么鬼?

有水平的回答的太深奥,专业是专业,术语太多,祈求普通老百姓看得懂那是笑话。

低水平的瞎回答,还得了不少的赞,我眼睛都快掉下来了有木有? 本来只想潜水的我真是看不下去了。

1、 易经既然这么厉害......那么他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开头问的那一句我不管提问者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我都直接理解成就是个贬义词,既然这么厉害,却没进教材,表达的是提问者对于易经表达一种“徒有其表,根本没有那么神”的真实想法。

回答者几乎没看出,或者直接忽略掉了提问者这句话的含义,只有极少数人问易经为什么厉害,我把他先抠出来,单独回答一下这个“易经到底厉不厉害,厉害在哪”的问题。

首先一个思考题,我问你:电厉害不厉害? 回答:厉害,没有电,看不了电视,玩不了手机,灯泡不会亮。

看,你们回答的是“实际应用”这个层面的,而关于电本身层面的东西永远都是闭口不谈看似虚有其表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待易经,都认为他虚有其表的祸根。

2、易经有没有“实际应用”这个层面的东西?当然有! 就说一个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应用,易经里面的八卦图象与二进制高度吻合,而二进制又是计算机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简单的说,就是没有这玩意就没有我们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我刚刚看到有人吐槽这个陈年老梗,凡是吐槽的人,肯定没有研究过它们两个的关系。也许二进制的创作者真没有看过易经,但二进制的思维跟易经的思维是一致的。)

但是问题又来了,当我问你电脑厉不厉害的时候,正常人都会说厉害,但我问你二进制厉害不厉害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回答不上来,因为很多人都不了解它。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了解,导致很多人根本就认为他们两个没有任何的关联性,但如果你实际的去研究它们,你会发现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

可悲的是中国人早就发现了这种“语言密码”,却没很好的在实际应用当中发展,给外国人捷足先登了。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的海森堡、丹麦的波尔、美国的杨振宁、李政道,把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成果都归功于《周易》,都公开声称受到《周易》的启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14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有12项源于《周易》。

另外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具体描述了。 所以,易经厉害之处,根本就不在于易经的本身,而在于人们怎么去通过他去实际应用。

易经就好似一位做好事从不留名的大善人,极容易被人遗忘。甚至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善人,最后还被诽谤成恶人。这在现代社会根本屡见不鲜。

人们总会用自己可悲的科学知识,去否定一些看似荒唐的事物。殊不知当自己话说出口的时候,就非常显示自己的无知。

3、 易经和教材 易经很早以前就列入教材了,古代科举必考,根本不存在“为什么不把易经当教材”的这种说法。

现代教材有没有易经的相关知识?当然有! 比如我们语文课本里的很多成语:承上启下、七上八下、亢龙有悔、见龙在田、飞龙在天、自强不息.......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在小学中学课本里可以说随便就能翻一大片,你能说没有列入教材?

学校里关于易经的内容要么是零零碎碎的,要么是其衍生出来的内容。

为什么不把完整的易经拿出来教,是因为易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应用思维,比如我想学P图,有现成的软件的大前提之下我犯得着去学习怎么去制作P图软件吗?

这就好比明明提手就能摘到的苹果,我偏偏要通过爬树来获得,费力不又讨好。

要知道,易经本身就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的产物,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这一点。


我叫慕紫尘


说易经厉害的,请给我们指教一下,易经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具体给出易经厉害之处的【实例】?

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事迹,真真切切的例子,要真实的,不要玄虚的。比如,易经是怎么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能不能给出一个易经与经济发展指数的表格?再比如,易经指导或者推导出具体哪项科学技术发明?二进制那是几十年前就辟谣的东西,就不要再拿出来说了。只要你说出易经与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发明有关系,我就服你。请你现在证明吧。比如,可以拿易经推导一下《元素周期表》吗?请你推导一下吧。《人类科学技术史》列举了3600多种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科技发明,其中中国的有几百种,请你在里面找出任何一个发明,证明它与易经有关系如何?如果不能的话,也不要"重大科技发明"了,普通的科技发明也可以啊。任何一个普通的科技发明,哪怕是发明一只袜子,发明一只新式的自动铅笔,也是可以的,只要证明易经与这些发明有联系,我也算你赢,如何?你不会一个都拿不出来吧?

上面是物质文明,你可能会说,易经对物质文明没有贡献,但是对精神文明有贡献,那么,请你也具体证明一下,具体的拿出一个事例出来如何?比如,易经对现代文明社会制度的贡献,或者对法律的贡献,请你证明一下。如何没有,你凭什么说易经对精神文明有贡献呢?别扯什么易经是"宇宙的大智慧",那是鬼话。既然易经蕴含"大智慧",这个大智慧就应该给人类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不是神神叨叨。如果做不到,我们凭什么承认你有什么"大智慧"?

易经无非就是一部算卜的书,含有一点朴素的哲学思辨,无论如何,都谈不上什么"大智慧"。一部初中生都可以搞懂的书,你说它如何如何之厉害,莫非你还不如初中生?


怀疑探索者


一、浅谈易经

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代表阴阳。经:经验,规律。易经就是阴阳变化规律。

易经的创立在思考方面的顺序:先有天地,再有万物,先有自然规律,后有人文哲学。

人事万物都要顺着天地自然规律发展,比如生物生长顺应着四季,而且变化呈现周期性。因此能够发现这种周期变化规律,状态,那么就可以预测下一个状态。六十四卦就是对这种周期变化的总结细化,是占卜的基础。占卜,预测,是为了对后来状态有所准备,更好应对,趋吉避凶。所以占卜,是易经核心功能之一,只是人们对命运,对占卜的态度太复杂,才有了不休的争论。对结果正确与否的过分要求,导致了人们对学问本身的质疑。占卜结果大致的正确性,保证了它几千年的生命力,有那么多人痴迷者,但它结果并非100%,除人为因素外,学问本身理论证据也是饱受质疑的本因。它的魅力,就在这种模糊和争论中,坎坷地流传至今。

正因为人也是万物之一,是自然规律的产物,所以本身也表达着这种规律性,这种阴阳变化的状态和周期性。因此将人的状态和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去匹配,得出了人和天地状态的感应,能感受和衍生很多人生智慧:天人合一,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等。说它是群经之首,当然没错,后面诸子百家,无一不是从自然运行规律中体会我们人类社会的现象。这才有了孔子,曾仕强等人从易经中套解出来的人生智慧。

容易一词:容 是包容,符合,易 就是易经易理,符合易理,一切就顺调了,就容易了,因为那就是自然规律,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不以你的认知和情绪为转移

二、浅谈曾仕强讲解的易经

1、谈及易经,人们最初普遍认为它是预测占卜,算命数术的书,对于算命类,众口难调,偏见过重。研习者难以发挥。而曾仕强注重人文哲理方面,这改变了观众对易经的固有看法。

2、易经先有天地,再有万物,先有自然规律,后有人文哲学,自然规律的内容枯燥晦涩,难懂,人文哲学更容易发挥,结合生活现象容易讲的生动,曾仕强可以作为大众了解易经的启蒙老师,但并不代表比较严谨的易经学术

三、浅谈易经的后路

社会阴气,戾气太重

对于权威科学数理化生,定理公式就在那里,上过大学的人该知道,这些东西也不好学。

科学界的质疑和问题,能解决一个都是天才,用诺贝尔,wolf,图灵奖去肯定。

你可以自由想象,但解决结果必须论证验证才能通过。

然而易经,本身就已经有残缺,换句话说公式有缺失,而且本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需要抽象思维,也有模糊性,留给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大,很难统一,目前也没有权威,所以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我们都迫不及待很认真码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找存在感,参与感,说不定还能获得几个赞和收藏。但是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有关问题,有人敢问津吗,你敢用它的语言微积分等来证明吗,要烧死多少脑细胞还不一定有结果,过程何其难也,门槛何其高也。对于这样争论不休的学问,且不说他有用没用,务实之用还是无用之用,一旦上到课本,谁都要发表一下观点。不过这也可能是好事,不拿到桌面上来谈,不去正视易经文化,正视我们的问题,总是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怎么推动它的发展。

你觉得是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强大,还是那些热爱易经一门心思找古籍找师承自己钻研的个人,小团体的力量强。我们没有正视它的作用和缺陷,没有正视我们自己的态度,如此谨慎,如此小气,才导致它今天依然是这幅残缺的面貌,如同流落街头的手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一个团体,真正正视它的存在,正如当年李小龙正视传统武术一样,推进对他的认知。还它一副本来面貌,还它一套基础理论,然后人们对他的态度和认知,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它的占卜,占卜结果,看你的态度,不论肯定还是否定,它总是它,是道,是规律,很安静,你或许会要受它影响,因为我们只是他的产物,生在三界中,长在五行内。


鑫森淼炎垚C


家庭环境自幼接触~我属于子承父业,父亲研究已经三十余年。如今年纪大了,很希望我能学得一二,不为他人,自当自己将来能有用到之处,不至于再去求卜问卦。对于易经为什么不当教材?只能说你孤陋寡闻,还没达到那个层次,北大~浙大~湖南师范都有,还有很多大学是当哲学课来讲。


因为自己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小在家听得最多的声音,便是铜钱于掌股之间相互交戈,三五声之后,迎来的是一阵金属铺洒在瓷盘里的清脆,至此一爻列位。待这样六次金瓷交戈之声落下,易象之卦也随之产生。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得卦后第二步是装卦,俗话说就是给他穿衣武装起来,让里面的信息显现出来。比如要纳六甲,六神,世应变化,退进之术。。。大运小运流年,在这其中,再配合日主的天干地支,详细分析在大运中的强弱兴衰生克之象等等。同时辅以古代典籍述术卦辞,这样便比较精确和详尽的得出结论,这是易术中普遍使用的六爻法,更多精细之处,有机会再讲。   

当然还有四柱,还有算数的梅花易数,还有摸签的玄关秘锁。易学之中,断易之法纷繁复杂,但是又相互贯通,其中的易理是不变的。


   这是我现在看的书

说子承父业,那就介绍一下我的父亲,家里一致的评价是一个心直口快,喜欢钻研的古板人,为此也得罪很多人。研究易学已整36年,直至今日,也能说有所成就。为此至今不忘数落我妈当年是怎么反对他的,怎么把他用筷子做的签都掰断了,来阻止他研究易学。   

找父亲看卦的人有从政的党政一把手、校长、局长啥都有。有经商的,以房地产开发商和开饭店的居多。徒弟也是收了一箩筐,出类拔萃的也就一两个。再早几年年易学还没有这么大行其道的时候,父亲看卦是要排队的,随着近几年易学的兴起,会的人也多了,而父亲也已古稀之年。儿女成人,易事便不是他的主要任务了,凡是来看卦的更多的推辞了之。   

代替的是培养下一代,就是我。说来也是,我自小学他就开始教我背六十四卦,当时课文都背不过,但是这六十四卦却滚瓜烂熟。随着自己的长大,也叛逆了,高中大学都是在外地上学,学易便也无暇顾及。开始享受自己所认为的生活,直到父亲的一次生病,看到父亲白发、皱纹,迟缓。才意识到父亲从小对我的期许,到现在我还不能完成,毕竟他研究了一辈子,要是不能承袭下去,自己可能也觉得遗憾。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他是古代先贤总结劳动人民智慧的一本书,是一本唯物主义著作。就想我们二十四节气一样的道理,到现在还在指导我们农作。乾刚坤柔,乾为天,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的先天八卦乾坤震坎艮巽离兑代表父母和子女。同时有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沼泽,六十四卦又将这些地理环境演化出八种状态。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一维空间,而时间就是天干地支,是二空间,再加上人这个本体,经过缜密推算,得出属于三维甚至四维的结果。可以说是一个反向推导的过程,所谓在天成相,在地成形就是这个道理。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我爸并不是这么给我讲的。他讲的晦涩难懂~我听够了😓

但为什么周易本身这么科学,确在很长时期没,没得到正统。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在古代是帝王术,普通人也接触不到,到了现代很多人学得一点皮毛就开始自称大家,或者上街坑蒙拐骗,严重损毁易经的名声,一时间也被人所不耻。

在此我想说,如果你对某些事物,不了解,但是总是道听途说,或者超出了你的理解。请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把他拿出来研究他,那时你才有资格批判。

凡事一分为二,我们现代人不像以前那么傻了,如果真没用,身边不会有这么多人用。

至于我~一直在学习中,大家可以关注我头条号,我也会分享一些简单的内容给大家


叫我粉笔灰


《易经》在中国古代就是教材啊,古代学子们科举必考的四书五经里,最重要的一本经书,就是《易经》。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几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称“四书五经”。而《易经》(也叫《周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易经》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等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是五经之首,首教之书,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从古至今几千年,有无数的文人学者都在研究易经。比如春秋时期的孔子、魏晋时代的王弼、宋朝的朱熹、程颐、京房等人,都对《易经》有很深入的研究。


到了当代,山东大学成立了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郑吉雄、刘大钧、林忠军等人。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易经的研究几乎没有中断过。

至于现在《易经》为什么没有被列入教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现代中国人对于古文化了解已经不多。

现代人对于先祖流传下来的文化,学习和了解的已经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能背出来唐诗三百首的人已经凤毛麟角,就更不要谈什么作诗唱词了。连这些浅显的古文都没有什么了解的人,又怎么去理解那些深奥的理论呢?所以不是说《易经》已经落伍,而是懂得它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2、学习西式教育的中国人,不够重视东方的思想理论体系。

毋庸置疑,现在的国人接受的基本上都是西式的教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自然就会接受西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受此影响,也就淡化了对东方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的重视。因此,有很多“精英”们就会从内心瞧不起《易经》,甚至将其斥为封建迷信。


3、《易经》内容过于艰涩,研究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和思想体系的残缺,因此现代人研究《易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够研究出什么成果。所以很多人都会在困难前退缩,毕竟大多数人并不能沉静下来用心去做研究,更多的人读书都只是为了谋生罢了。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潜心研究易经还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和毅力的。

研究《易经》都这么困难,那么要是把《易经》作为教材,让现在的学生都去学习,估计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且《易经》在当代应用范围并不广泛。


综合多方面原因,《易经》还是适合以研究为主,没有必要当作教材,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学习。


有书共读


《易经》是中国现存再老的古籍,第一部书,虽只有五千字,却是中国文字文化和思想文化最早的源头。在儒学中的排位,虽然有“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说法,似乎《易》排名靠后,实际上从唐太宗李世民钦点《五经正义》开始,到宋代“十三经”,到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和嘉庆年间的《十三经注疏》,正规的官版书籍,都是把《易》列在第一位。不只对儒学,它还是诸子百家所有中国“国学”流派的源泉。老子就是从中汲取营养,开创了道家学派。无论从文化学,思想学,甚至文字学的角度,这样的资格,照说确实应该选点卦辞爻辞纳入大学甚至高中教材,但从这位提问者既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来看,说明目前尚未能选。

为什么不选,恐怕有担心迷信的原因。从传说是孔子撰写的《文言》、《彖传》、《象传》等开始,后世尤其儒家把《易》抬得很高,看成是经国济世,人生修养的范典。其实它原本只是一部预测吉凶的筮书,作用也就是占卜断卦。那里面的卦辞爻辞许多都很经典,但是要解释,就必然涉及卦象爻位,涉及阴阳,这就多少会跟迷信沾边,带来唯心主义的担心。

其实《易经》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著作,其所以要卜算,其所以卜算,都是特别看重客观条件,至于“易”的变化关系,更是典型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因此要以为它真的能通古知今,测凶辨吉,那会大错特错。它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历史上的易学大师,凡是用于卜算者,几乎无一有好下场。最早给《尔雅》作注的易学大家,两晋交际时候的郭璞,就算不及己,死于非命。前些年曾经名噪海内外的“大师”王林,也避不过身陷囹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