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財女」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不僅誕生了各路江湖大亨,還有眾多頗具傳奇色彩的美女豪傑。上海錦江飯店的創始人,人稱“財女”的董竹君就是其中一位。錦江飯店是新中國第一個國賓館,見證了眾多歷史大事件誕生。1972年,中美兩國在錦江飯店對外公佈《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入住錦江飯店的客人中有大量各國權貴政要,幾乎囊括了半個世紀中的世界政壇風雲人物,尼克松、蓬皮杜、田中角榮、撒切爾夫人、鐵托、普京等都曾在錦江飯店留下足跡。

民国第一“财女”

賣身青樓,幸遇貴人

董竹君原名毛媛,1900年出生在上海灘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拉黃包車,母親給人做幫傭。董竹君從小就長得乖巧,聰明伶俐。但因為家境不好,董竹君的弟弟和妹妹都先後夭折。13歲那年,父親又生了重病,家境更是苦不堪言。走投無路之際,小毛媛被家裡以300個大洋的價格賣到了一家高級妓院,當了一個賣藝不賣身的藝伎。

因為生得標緻可人,且歌喉清婉,才藝非凡的董竹君很快成了頭牌。當時光顧青樓的有各色人等,有花花公子好色之徒,也有熱血沸騰的革命青年。夏之時就是其中一位革命青年,他跟著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成功,成為四川省副都督;後來因為反對袁世凱搞帝制,被迫躲到上海避難,借青樓掩護,開會商議國家大事,因此結識了毛媛。

一對青年男女,一個豆蔻年華,一個志在四方,兩人自然互生愛慕。有一次夏之時問董竹君,怎麼會幹這一行,家裡還有什麼人?董竹君進入妓院以後,由於深感悲痛和恐懼,對所有人都非常冷淡,從來不說自己的任何事,這次她卻覺得夏之時非常親切,不知不覺全部都說了。夏之時也給她講了很多革命之事,讓董竹君越發崇拜他。她漸漸對這位比他年長12歲的男人心生愛慕。

夏之時想要為其贖身,但董竹君卻不同意,“我不要這樣,我又不是一件東西,以後做了夫妻,哪天你不高興就說,你是我花錢買來的,那我可受不了。你一個銅板都不能花,你要是花錢買,我就不答應跟你結婚,只要你答應我三件事,我會想辦法出去,跟你結婚。”董竹君提出了三個要求:不做小老婆;婚後夏需要帶她去日本讀書;將來夏從事革命,她料理家務。夏之時一一答應。

1914年春末,夏之時與董竹君在上海法租界舉行婚禮。那年,夏之時27歲,董竹君15歲。憑藉機緣巧合和過人膽力,昔日貧苦女子,青樓歌妓,一躍成為副都督夫人。

舊式家庭,遭遇挑戰

成為副都督夫人後的1915年,15歲的董竹君便赴日本留學,入讀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在日本的時光是快樂的,老師給毛媛改名叫董篁,字竹君。“篁”是竹林的意思。王維有首詩“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917年秋,董竹君從東京女子高師畢業後,原想前往巴黎留學深造,但因為局勢混亂,不得不回到了夫家老家四川內江。

董竹君在四川,面對的是一箇舊式傳統的大家族。因為出身青樓,一開始大家都她都很不友好。夏之時母親對兒子放話道:“一個賣唱的只配當姨太太罷了,況且嫁給我們這種大戶算怎麼回事?你趕緊給我娶個正房回來!”董竹君先是用一大批從海外帶回來的洋貨分給家裡的大大小小,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還有家裡的夥計丫頭,一個都不落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又對家裡長輩恭恭敬敬,對同輩刁難也處處忍讓。除此之外,她親自操持家務,縫紉、燒菜、洗衣、招呼客人、算賬,每天從早忙到晚,任勞任怨,將夏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很多人看在眼裡,漸漸的也就對她無話可說。當初看輕她的革命黨人皆對她刮目相看,有一回國民黨人來夏家拜訪,讚歎道:“你們家前面朗朗讀書聲,後面一片織機聲,真是朝氣蓬勃,好一個文明家庭。”

終於,靠自己的本事,董竹君贏得了公婆一家人的肯定。不僅完全接納了這個兒媳婦,還特意為她重新舉辦了隆重的傳統婚禮。

當董竹君一點點打開自己格局的時候,夏之時卻事業不順,賦閒在家,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英雄,在被免去職務後,天天賭博、喝酒、抽菸,動輒大發脾氣。再加上董竹君接連生了四個女孩,這對重男輕女的夏之時和他的大家族來說,不可接受。夏之時覺得女孩是賠錢貨,所以不讓孩子讀書。這對董竹君來說是不可忍受的,因為她吃過沒文化的虧。家庭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一次,為了一點小事,夏之時竟然掏出手槍來威脅董竹君,使董竹君傷心絕望至極。這樣的侮辱漸漸成了家常便飯,夏家的空氣也越來越令人窒息。

離家出走,創辦錦江

1929年,為了改變生活現狀,董竹君毅然放棄了華貴和富裕,帶著四個女兒來到上海。這個離家出走的壯舉轟動了成都,成為當地各家報紙紛紛大炒的熱門新聞,甚至有報紙稱她為“中國版出走的娜拉”。

董竹君剛到上海時生活非常艱難,幾乎整日都是靠典當為生,從衣服到首飾,甚至女兒的大提琴都典當了,但仍然入不敷出。雖然生活艱難,但她並未消沉,她在四處籌措,湊足了4000塊大洋,開辦了群益紗管工廠,成為當時第一個開辦工廠的女性。俗話說,從來女子做大事,九苦一分甜。對於舊社會的女子而言,更是這樣。

董竹君一方面要管理經營工廠,另一方面還要與動盪時局中的各種勢力打交道,然而時運不濟,1932年,紗管廠在“一·二八”淞滬抗戰中被夷為平地,董竹君幾年的心血就這樣沒了。

天無絕人之路,董竹君在上海遇到了四川友人李嵩高。李嵩高的職業是替川軍採買軍火,他看到董竹君的窘境,遂慷慨解囊出兩千塊大洋,資助董竹君重新創業。董竹君發現上海的川菜館很少,而且菜品偏辣,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流傳不廣,所以她就拿這些錢創辦了錦江川菜館。

1935年,錦江川菜館在上海法租界的華格臬路正式開業了。將飯店取名為“錦江”也頗有深意。錦江位於成都城東,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的詩集也叫做《錦江集》,薛濤生於長安,後因其父被貶,一家人遷往成都,父親死後家道中落,薛濤只好進入青樓維持母女二人生計,與董竹君的經歷十分相似。薛濤愛竹,董竹君也愛竹,錦江飯店門口的招牌就用竹葉作為裝飾。

飯店的裝修設計是中、西、日三結合的形式,風格獨特,情調濃厚,牆上有張大千畫的竹子,30年代著名攝影師郎靜山先生的作品、郭沫若親筆手書的“沁園春”。過道有鳥籠、魚缸,還有色彩協調的盆栽花草點綴。同時,錦江飯店還首創了一次性筷子,瓷器餐具上印著專屬的標誌——竹。

錦江川菜館開業後生意爆滿,大家也都想看看曾經的都督夫人開的川菜館到底有什麼不同。確實,這個都督夫人出手不同凡響。當時的上海灘川菜還籍籍無名,董竹君對川菜進行了非常大的革新。比如說追求色香味,避免重油、重鹽。再比如說燕窩上面放一粒紅櫻桃,在烤鴨邊上搭配七彩的果蔬等,一下勾起了人們的食慾。當然出眾的就餐環境,也讓董竹君的錦江小餐館成為挑剔的上海人流連忘返的好去處。連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到上海訪問,都點名去吃錦江餐館的香酥鴨子。

錦江川菜館的成功,不僅是依靠董竹君昔日的都督夫人的名號,更與董竹君嚴格管理和經營理念有很大關係。董竹君對飯店的管理非常嚴格,有一整套細化的流程和規則,甚至規定了服務員倒茶的姿勢和儀態。此外,董竹君深知要想把錦江川菜館在上海做大,必須將其打造為文化品牌。

據說錦江川菜館生意好到連杜月笙都要排隊的地步,過道都擺滿了桌子,菜品需要從顧客頭上傳遞。後來董竹君在杜月笙的幫助下擴充了店面,成為上海首屈一指的餐館。擴充店面後,她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搞了一整套飯店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這套制度後來沿用了幾十年之久,還培養出來一批中國酒店管理方面的精英人物。

世紀人生,現代傳奇

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董竹君的錦江川菜館成為不少革命人士的避難所。她為抗日前線捐款捐物,支持抗日,創辦《上海婦女》雜誌,為女性發聲。

民国第一“财女”

1940年,日本人盯上了董竹君,希望利用她為日本人辦事。為了躲避日本的威逼利誘,她帶著女兒出走菲律賓,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又輾轉回到上海。此時的錦江飯店已被代理人弄得面目全非,國內形勢又一片混亂,但董竹君依然慘淡經營著她的生意。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1年,上海市決定設立一個安全高級的食宿場所接待貴賓,董竹君接受任務將錦江兩店合併,改名為“錦江飯店”,還將自己所賺的15萬美元、飯店全部捐獻給國家。她因此也成為周恩來總理的座上賓,連續做了七屆的全國政協委員。

民国第一“财女”

文革期間,董竹君被批鬥併入獄,受了5年牢獄之災,於1972年被批准保外就醫。1979年,董竹君被平反。1997年董竹君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留給世人了一本47萬字的自傳《我的一個世紀》。

民国第一“财女”

歷經了晚清、民國、新中國,董竹君的一生就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出身在舊中國社會底層,貧窮、飢餓始終伴隨著她的童年,她卻從不認命。她出身青樓,毫無背景毫無靠山,靠著自己堅定的信念,成功逆襲為傑出的女企業家。婚姻不幸,沒有自憐自艾,反而堅強出走,像娜拉一樣主宰自己的命運。歷經人生低谷,沒有將她擊垮,反而激發更高昂的鬥志,打下錦江飯店這塊金字招牌。

董竹君用不凡的經歷,在亂世中書寫自己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