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又貴又難吃爲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歡吃?

王平


首先好的日料肯定會貴是沒有錯的,但難吃與否是個人觀點,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日料是十分美味的。

日料店越來越多可不是錯覺

前兩年《舌尖上的中國》一火,搞得中國好像遍地都是美食。結果一看餐飲業調查,無論粵菜、浙菜、雲南菜,它們還都比不過日料。

▲連新東方都開了日料專業

沒錯,不必懷疑,如今中國的日料店可是越來越多了

根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中國餐飲總營業額在3.9萬億元,日料排名第8位

您覺得中國這麼一個不喜歡日本的國家,日本料理能有多少?怎麼著也得三四千家吧?

三四千?那是零頭35047家,這還是2016年年底的數據。到現在,四捨五入也有4萬家了。

在以全國28個城市,商業面積5萬平米及以上的746個購物中心為樣本的研究中顯示,有75%的購物中心都引進了日料品牌,平均每個購物中心就有2.6家日料品牌

日料門店雖然多,但僅僅看數量的話,它還是比不過幾個老牌菜系,比如我們引以為豪的粵菜,全國有9萬家店。

但是看營業額,2017年,中國餐飲總營業額在3.9萬億元,日料排名第8位。9萬家門店的粵菜,生生被日料壓了一個身位。浙江菜雖然文化底蘊豐厚,但是比粵菜還要弱勢,勉強擠進前十。

▲日本菜的營業額排名第八

越有錢,越喜歡日料?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簡單的規律:消費水平越高的地區,就越喜歡引入日料

日料大規模集中在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佔據了整體門店數量的80%,而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日料門店數量就佔據了全國總門店數的五分之一。光北京地區就有超過1500家門店,還在以每年150家左右的速度增長。

不過,二線城市日料增長更加迅猛,重慶、鄭州兩地的增幅高達50%。

▲每一家日料店都是一家日本風情cosplay秀場,有事沒事都得來一句“蘇米馬賽”

在這些遍佈中國的日料店裡,你能聽到各種口音的“以拉瞎一媽塞(歡迎光臨)”,拉麵店尤其喜歡模仿這種日式歡迎儀式,把新來的顧客嚇出腦溢血。

至於價格,根本不用考慮中日購買力的差別,直接在日本平均價格後面去掉一個零。

誰為日料的崛起做了突出貢獻?

我們看一下日本料理最受歡迎的幾座城市。其中,瀋陽、大連和天津雖然不是一線,但都是和日本民間貿易、往來最密切的中國城市。上海既是一線,又是貿易中心,在日料榜獨佔鰲頭。

但最重要的,是這幾座城市都是

人口淨流入城市。即便是慘淡的瀋陽和大連,也在更慘淡東北人口淨流出中捍衛者東三省大城市的尊嚴。

沒有年輕的勞動人口,就沒有餐飲業的消費升級。

號稱佛系的90後們,在吃上特別捨得花錢。相比他們克勤克儉的父輩,80、90後不再相信勤儉節約能夠帶來更好的生活,相對無望的“財務自由”,及時的自我獎勵更加現實。

就像在富士康流水線的新一代打工者不再努力攢錢回家蓋房,而寧願買一部蘋果手機,新時代的城市白領也更加熱衷於“輕奢侈”消費帶來的即時獎勵,為了吃得更好,餐飲消費可以佔到收入的近3成。

而日本的影視和流行文化輸出,也在潛移默化的促使我們走進日料餐館。《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塑造的那些溫馨而體貼的日料餐館,吸引著無數白領趨之若鶩。

北上廣消費者平時關注較多的信息,前三位是日劇/電影,歐美劇/電影,娛樂八卦,分別佔39.3%,32.7%,30.9%,再加上動漫、cosplay、展覽,以及各種日本時尚品牌……

▲雖然國產版令人無力吐槽,但流行文化的風向標擺在這兒

雖然66%的中國人不喜歡日本,但是反過來看,那就是34%的中國人不討厭日本甚至喜歡日本啊,這個市場有多大,誰心裡能沒點數?

日料就在這樣的市場中茁壯成長。除了一些特別奢侈的高級日料,一般日式燒烤、拉麵、壽喜鍋之類的餐館,價格只是比普通中餐館高一點。

舉個例子,同一塊豆腐,隔壁小餐館拌上蔥花和皮蛋賣12,跟它搭配的是褲衩背心和燕京啤酒;日料店撒一小撮木魚花賣20,跟它搭配的是襯衫皮鞋和大吟釀。

“高一點”

恰到好處地既體現了“消費升級”,又沒有升級到廣大年輕人承受不起的地步。

在這樣一個價格區間,日料提供了一個“儀式感”“格調”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一咬牙一跺腳,人均300,就能把自己跟煎炒烹炸的油膩中年區隔開來,走向精緻、流行和國際化。

中國的城市年輕人,因此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跟東京大阪一體化,想象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一點平等救贖。


視知TV


大家好我是【藍天】

有句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正因為國人很大部分抱著這樣的想法,導致在很多國產的東西都比國外矮一頭。

而美食自然也不例外。只要冠以海外某某的頭銜基本上價格都會翻一翻。這算不算是一種特色主義呢?

對於美食而言我國是大國也是強國,可正因為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任何美食能代表中國味道。也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導致我國的美食沒有主打特色。

而對於日本料理來說。就不一樣了。

日本料理很大程度上出名的也就那幾樣。而追溯歷史根源來說,真正屬於土生土長的日本料理只能用匱乏來講。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因為影視劇的影響對日本美食的總體印象估計都是以清淡,精緻,乾淨,健康、低熱量為主。

但這種看法是很具有欺騙性的。估計有這種印象的大多是懷石料理,精進料理,以及部分鄉土料理吧。加上影視的處理與日本擺盤的精細唯美產生的錯覺。


日本料理很難說清淡,如果硬要講的話他們對清淡的理解是少放刺激性的調味品,比如辣椒等。

如果是比較正宗的日本拉麵,估計不僅僅是打死了賣鹽的同時還把賣醬油的也打死了。總之日本料理雖然一直強調食材的原味,卻又會添加及其濃重的醬料。


而對於那些看著很清新的料理一般絕不是什麼大眾食材,更多是有錢人吃的或沒錢人吃的。

只能說日本料理在外觀的處理上的確很具有觀賞性。


好,我們再說說日式料理的價格問題。

日本料理貴主要源於兩個方面

1、食材的問題:日本追求食材本身的原味,所以相對的食材的新鮮程度會很高,這樣也就造成了食物的成本相對會貴很多。同時日本由於是個島國物資相對匱乏,但由於出於對本地農產業的保護,所以也是需要自給自足。加上進口糧食,所以物價也會比較高。

2、服務問題:日本的服務也發達,當然享受高質量的服務自然會提高吃飯的成本。


所以所以換算下來,日本的飯對於我國的物價對比也是很高的一種消費。很多人說日本收入高,但事實上物價更高,且扣除30%綜合稅賦後日本人的實際生活水平不比中國人高。尤其在食物上價格更比中國高10倍有餘。不過總體來說我國是不如日本的這是既定的事實。畢竟人家是發達國家。


談完物價就可以說說在中國所謂的日料了。很顯然中國本土的日料貴其實也是相對來說的,但我感覺是虛高的。除非用的都是真正的進口食材。但這種事情不現實。所以在中國的日料是虛高的。同時在口味上和服務上也未必很好。

排除個人口味問題,我覺的喜歡吃的人其實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並不喜歡吃。你見到那麼多人喜歡吃,估計是受到燈下黑的影響了。因為關注的都是吃日料的人卻選擇性無視了不吃日料的人。


想念天空再藍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說明的是,什麼叫貴,什麼叫難吃,什麼叫喜歡。

什麼叫喜歡?

好的東西誰不喜歡啊?什麼是好的東西啊?那當然是喜歡的東西啊,但這個喜歡因人而異,或者你眼裡的不喜歡,就是別人的最喜歡,比如我們的初戀情人,儘管只是大眾眼中的普通人,但在我們自己眼裡,就是這世間的最美風景線!

所以說如果有人喜歡日本料理,那麼就不存在貴與難吃這個問題了。


然後我們再說第二個問題。

日本料理最先在中國登堂入室,是從日本人對中國佔領開始的,日本人侵略中國是有備而來的,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則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

日本人對中國軍事戰領,首先要從思想精神經濟文化上開始滲透,那麼日本料理能在中國登堂入室就不奇怪了。

我們接著再談談日本料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這個問題。

和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相比,日本料理又算得了什麼?因此無論在中國的哪一個城市,吃日本料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人而已,日益緊張的生存環境和繁重的工作壓力,把從寫字樓衝出來的上班族分流,你看有多少人會去日本料理店?還有那麼多比如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國際巨頭爭搶中國餐飲市場呢。


開日本料理店的老闆臺灣人居多,即便不是臺灣人,他們也和日本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喜歡吃日本料理的消費者,除了一部分是屬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還有一部分是去過日本或者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還有一部分就是喜歡日本的一切的人。

媒體上鋪天蓋地的疲勞轟炸,日本人對日本旅遊進行的各種宣佈手段是值得中國人學習的,這正是日本人異於常人的生意頭腦,即是用少量的廣告投入來獲取最大的投資收益!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中國人前赴後繼慷慨激昂赴日旅遊。


再說說為什麼有人喜歡吃日本料理,

就和“武漢人為什麼喜歡吃熱乾麵,

四川人為什麼喜歡吃火鍋,

廣東人為什麼愛吃早茶,

臺灣人為什麼愛喝奶茶,

北京人為什麼愛喝豆漿

東北人為什麼愛吃豬肉燉粉條,

上海人為什麼愛吃小籠包,

新疆人為什麼愛吃羊肉串,”一樣的問題了。


我雖然是不折不扣的中餐廚師,但對日本料理有些瞭解。

在日韓文化日趨流行的今天,日韓料理儼然已是餐飲界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尤其是以“精緻”聞名的日本料理,它擁有無雕無琢的自然食材;一絲不苟的烹調過程;素雅天然的陶器、原木食具;其中最值一提的,還是當屬它以古樸典雅著稱的用餐環境。
按照種類分可以分為壽司、火鍋、鐵板燒、炭火燒、天婦羅,按照料理分可以分為懷石料理、會席料理、精進料理。壽司分為握壽司、卷壽司、押壽司、棒壽司。火鍋分為清湯鍋、味噌鍋、醬油鍋、骨湯鍋。懷石料理分為京都懷石、箱根懷石、金澤懷石。會席料理與懷石料理相似,但是其菜餚數量比懷石料理多,精進料理也稱素齋料理,是不包含任何動物性食材的素食料理。

而且日本料理也有融入一些世界的和中國的元素,所以說日本料理並非浪得虛名!


外國餐飲進入中國消費市場,說明中國在世界格局的位置,同時也說明中國正在被世界矚目和青睞!

包容,接納,學習,創新!我們只有不斷完善發展壯大自己,才能讓世界仰視四方來賀!


今宵別夢寒


也不是所有日料都那麼貴吧,吃過一家人均一百以內的日料,還蠻正宗的↓

▲三文魚刺身

三文魚刺身是很多人的心頭之好,之前吃它有個習慣,蘸上醬油汁,再點一小撮芥末,細細卷好,送到口中。

但有時醬油汁卻掩蓋了三文魚本身的味道。

你若喜歡嘗試,也可將三文魚單純地用蘇子葉包好,就像這樣,讓三文魚的細膩混合著植物的清香一股腦兒地撲滿你的味覺。

▲火焰三文魚飯

好些人不喜吃生肉,所以錯過了三文魚的那一點曼妙,但是也沒關係,炙烤三文魚可能就是為了你們而存在的一個小驚喜。

稚嫩的魚片基本已經熟透了,相比三文魚刺身的味道,口感會相對緊實一些,與鮮芥末和魚子醬一起搭配著,是混合在一起又各自獨特的清香。

特別的是村上一屋的芥末是用鮮芥末,不辣口。不太喜歡吃芥末的人可以試試,沒有那麼嗆鼻。

▲天婦羅

鮮蝦背上的筋被提前捏斷,所以整顆蝦進了油鍋,還是直挺挺的。

廚師炸蝦的功夫可是了得,鮮蝦裹上一層面粉後入油鍋,在他的手間竄出層層“雪花”。

炸好的蝦渾身附著雪花般金黃的衣裳,入口,外殼在唇舌間酥掉,裡面的蝦肉Q滑鮮嫩,你多吃幾隻也不會太膩。

▲半熟牛肉沙拉

精選優質的西冷牛肉,通過火焰將一半烤熟,一生一熟。

捲上帶些甜味的洋蔥,蘸上湯汁,將整片牛肉塞到嘴裡,柔軟得像棉花,在這個黑夜裡,格外的滿足。

裡面藏著的西紅柿薄片和洋蔥絲好像都借了牛肉的光,甘爽中帶著絲絲肉味。

▲烤青花魚

烤青花魚外脆裡嫩,撒上些檸檬汁可以解腥,一定要在趁熱的時候,將它吃掉。

單純用鹽烤出來的青花魚沒有太多多餘的味道,你吃到的就是魚的原香。

另外它刺少,像我這種因為懶得濾刺而不愛吃魚的人基本上沒有辦法抗拒。

▲燒酒

深夜來一瓶好酒,微醺著回家,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燒酒的口感不似白酒那樣辛辣,在入喉的那一瞬間,你發覺它有回味甘薯的甜香。

雖然只有20°,但是後勁還蠻大,喝了三盅,已經覺得腦袋有暈沉,不過這個時間,卻覺得身邊的一切剛剛好。


沈一點美食


日料是許多小夥伴都很喜歡的菜系,除了賣相讓人食指大動之外,製作的精細和口感的絕佳也讓食客驚歎不已。不過,日料的價格往往不菲,普通上班族也不可能天天去日料餐廳享受一頓美味,那麼,自己在家裡做成了最合適的方法。

【鹽焗雞腿排】

食材:雞腿2只

調味料:生抽5ml、鹽焗粉5g、白酒10ml

步驟:

1、將雞腿去骨之後,用刀背將雞腿拍松;

2、把雞腿肉控幹水分之後,抹上一層鹽焗粉,再刷上一層白酒和生抽,醃製30分鐘;

3、將雞腿連同醃製的醬料用錫紙包起來;

4、在平底鍋裡鋪上一層鹽,開小火加熱10分鐘,將用錫紙包好的雞腿放入鍋中;

5、在錫紙上鋪一層鹽,蓋上鍋蓋焗3分鐘;

6、掃開食鹽之後,掀開錫紙看看雞腿的狀態,如果雞腿皮已經焦黃,就可以重新包起來,翻面再焗3分鐘即可關火。

【菠菜豆渣】

食材:豆渣150、菠菜50g、苦菊20g、雞蛋1個

調味料:醬油5ml、食用油10ml

步驟:

1、將濾出的豆渣控幹備用,把菠菜洗淨之後切碎;

2、水燒開之後,將切碎的菠菜和苦菊分別放入沸水中焯熟,再加入豆渣中;

3、油鍋燒熱之後,將豆渣放入鍋中小火煎炒3分鐘,打入一個雞蛋,攪拌均勻之後再加入醬油翻炒幾下,盛盤備用;

4、將醬油處理過的豆渣淋在菠菜上,即可食用。

【豆腐沙拉】

食材:硬豆腐1盒、西紅柿1個、紫洋蔥1個

調味料:醬油20ml、米酒10ml、芝麻油10ml、香菜10g、芝麻5g

步驟:

1、將豆腐放在兩個盤子之間,上面的盤子用重物壓住,這樣能夠讓豆腐瀝乾水分,每隔20分鐘左右就要把壓出的水倒掉;

2、將豆腐放入開水中焯熟,時間不宜過長,3分鐘左右即可,主要是為了去除豆腐本身攜帶的豆腥味;

3、把除了芝麻油之外的醬油、米酒等調味料放入一個小碗裡,攪拌均勻,放入中火加熱的平底鍋裡燒開;

4、將豆腐切成一口一個的小塊,和切塊的西紅柿、洋蔥和香菜攪拌均勻,再倒入剛剛燒開的醬汁拌勻,撒上芝麻調味,即可食用。

這幾道料理都是日料中比較經典的菜色,因為日料講究的就是火候和用料量,所以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這些細節。學會了這些基礎的日本料理之後,就能學習難度更高的菜色了,相信你也會成為一個日料大師的!


小邱邱的美食說


好的日料貴是一定的,但難吃就不敢苟同。我讀完高中去的加拿大,才開始接觸日本餐廳。剛開始並無太大感覺,但直到吃到我們這邊當地最高級的一家,所有的食材都是日本空運,特別的新鮮,慢慢的也接觸到和牛等等。我覺得所有的日本自助餐廳都不能算做日料,只能算作日式餐廳,真正的日本料理餐廳也不是那麼容易開的。一共吃過15家米其林三星,在日本吃了六家,也包括壽司之神,也有很多懷石料理,覺得真的是美食的藝術。日本料理那麼貴主要是因為食材本來就很貴,A5的和牛 一磅供應商就要700 多人民幣,餐廳再賣就要2000人民幣了,最好的金槍魚 也要幾百一磅,好的海膽也要接近1000一小盒。對國內日本餐廳的感覺就是價格虛高,重在裝修和逼格,並沒有潛心鑽研料理。我在南京和上海吃過那些人均2000的日本餐廳,感覺完全不值,也就是1000的水平,在日本500就能吃到。


65939722


喜歡?搞錯了吧,這麼說吧,提問的這位你說這麼多人喜歡那他們天天吃麼?還是說每星期去吃一回?還是說天天在家吃烤魚味增湯?日本也就那幾樣像樣的料理翻來覆去的吃,你所謂的喜歡其實只是偶爾吃幾次感覺口味不同感覺新鮮,這叫嚐鮮。真讓你每天3頓吃壽司連續1星期,這和連續一星期吃冷的蓋澆飯有多大區別?我們都習慣吃熱的,而且大多數家庭一星期裡基本菜色不會重樣(我想大概沒人一星期盯著一種食材狂吃吧?再喜歡也膩啊,至少也換做法改口味)所以喜歡日料要加前提,嚐鮮改口味。本質是連樣式最多口味最豐富的中國料理都不能滿足你了,你會真心喜歡只有幾種特色的日本料理?


tonylu000


你的問題問法太過於主觀;給你舉個列子吧:有一天我去成都某家餐館吃飯,吃了之後拉肚子,因為我不是一個四川人,不習慣吃辣,於是我就問其他人,“為什麼四川菜如此難吃,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吃?”食物的美味程度就個人而言是個主觀的因素,你認為難吃的食物也許在他人眼中是一種美味;

我們相信物質決定了我們的意識,客觀存在的事物反饋出了我們主觀上的意識;而你的問法恰好顛覆了這一觀點:用你的主觀認識去獲得客觀的反饋,某一客觀事物的存在必須要通過你主觀的塑造才能獲得實現價值。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是唯心的。

再說主觀認識,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指導著你對事物的認識;但認識具有反覆性與無限性,當你去認識某個複雜事物時,往往要經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人的認識是不斷提高的,而不是經過一次實踐就能得到最終的認知。

我們應該以聯繫,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而並非臆斷,片面,不變的思維去定義一個事物。揚棄昨日的自己,前方的道路才會越走越闊。


東哥偏頭痛


首先你可以說日料這麼貴,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吃?但難不難吃這是主觀意識,不能作為標準。你覺得難吃的日料卻是米其林的心頭好。東京也是米其林餐廳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可能你覺得米其林是白痴不懂的吃。只有你才是食神。但畢竟相信人家的人更多。中餐追求是烹飪的美味,日料追求的是食材本身的味道。要看你更喜歡什麼!你喜歡親口嚐到魚的鮮味,還是泡椒的爽快這本沒有對錯與否。但過於帶有偏見的問法就顯得你太膚淺了。



Desige_Bai


崇洋媚外,裝逼唄,骨子裡的賤永遠改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