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外骨骼,用科技解放更多人力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优质且大量的体力劳动者是必须的。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过多不必要或者可以替代的支出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阻碍,从体力劳动者的角度看,工作过程如果能够不劳损身体自然是最好的。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既节省人员开支,强化工作者体能让其“一个顶俩”,又可以减少工作者的身体损耗呢?针对这个问题,机械外骨骼应运而生。

机械外骨骼系统,最初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机械及电子设备,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能力的可穿戴机器。它能够帮助人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能够携带更多更重的东西,并且帮助穿戴它的人在战场、建筑工地或者其它有危险的地方生存下来。当然,这类系统也被应用在医疗领域,去帮助那些残疾人能够像健全人一样生活。

机械外骨骼,用科技解放更多人力

早在2005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对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提前部署,2012年国家在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行部署。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真正意义上将相关产业上升到制造强国这一战略层面,明确提出机器人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国家政策对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省市纷纷发布服务机器人的扶持和引导政策,目前中国服务机器人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集群效应。包括机械外骨骼、人工智能等方面,在产业政策扶持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作为新兴产业的创新企业,位于大连的赤源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成立一年时间内,已经获得了国家技术专利,所开发的首款外骨骼类机械臂也以零能耗的特点打开了工业助力设备的全新领域。与此同时,赤源动力也在开发穿戴式助力外骨骼系统,以半自动技术为基础,极大限度增加外骨骼机器人续航能力。目前公司已与各大飞机、汽车生产厂商以及中美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大连市高新区政府以及海创工程的大力扶持下,赤源动力正不断进行已有产品的改进以及新型穿戴式外骨骼的研发。

在时代的潮流中,立足于大连高新区的七贤荟利用自身优势,为机器人以及其下属的各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利用其卓越的平台优势,相信七贤荟能够紧随时代步伐,昂首阔步走向光明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