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晉侯使呂相絕秦,曰:

譯:晉歷公派呂相去與秦國絕交。

“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我惠公用能奉祀於晉。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師。亦悔於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譯:過去我獻公與貴國穆公交好,齊心協力,以盟誓聲明兩國的友誼,以婚姻加深兩國的關係。天降禍於晉國,文公逃往齊國,惠公逃往秦國。不幸,獻公逝世。穆公不忘過去之恩,助我惠公能重返晉國祭祀先祖。但穆公又沒能助力到底以成大功,而是發動了韓之戰。而後心有悔過,助我文公即位,這是穆公的功勞。

《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徵東之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則亦既報舊德矣。鄭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秦大夫不詢於我寡君,擅及鄭盟。諸侯疾之,將致命於秦。文公恐懼,綏靜諸侯,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譯:文公身穿甲冑,跋山涉水,跨越艱難險阻,向東召集虞夏商周四代先王的後裔諸侯,來朝覲秦國,這就是報答了秦國的恩惠。鄭國觸犯貴國的疆域,我文公率領諸侯與貴國一起包圍鄭國。貴國大夫不詢問我們國君的意見,就擅自與鄭結盟。諸侯對這樣的行為非常憂患,想要致秦於死地。文公非常害怕,安撫平息了諸侯,使貴國軍隊能毫髮無傷的回去,這是我們對貴國的大功。

“無祿,文公即世;穆為不弔,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餚地,奸絕我好,伐我保城。殄滅我費滑,散離我兄弟,撓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我襄公未忘君之舊勳,而懼社稷之隕,是以有淆之師。猶願赦罪於穆公,穆公弗聽,而即楚謀我。天誘其衷,成王隕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於我。

譯:不幸,文公逝世。穆公不來吊傷,輕蔑我國死去的先君,以為我襄公寡弱好欺負,突襲我們殽地,斷絕與我國的交好,攻打我國的城堡,消滅我們的友邦滑國,離散我們的兄弟之邦,攪亂我們的同盟,覆滅我們的國家。我襄公沒有忘記穆公的恩德,但因為懼怕國家的覆滅,所以不得已向殽地派兵。之後依然願意向穆公求和,穆公不聽,還與楚國合謀對我們不利。上天引導人心向正,楚成王去世,穆公之謀因此不能得逞。

《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穆、襄即世,康、靈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闕翦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蝥賊,以來蕩搖我邊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羈馬,我是以有河曲之戰。東道之不通,則是康公絕我好也。

譯:穆公和襄公逝世,康公和靈公即位。康公是自我國公室穆姬所生,卻想要損害我國的公室,覆滅我們的國家,指使我國的害蟲,來動盪我國邊疆,於是我們不得已在令狐舉兵。康公卻仍不悔改,進入我國河曲,攻打我國涑川,俘虜王官地方的人民,破壞我國羈馬地區,於是我們不得已發動了河曲之戰。秦國東邊的道路不通,都是因為康公自己斷絕我們的關係。

《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庶撫我乎!’君亦不惠稱盟,利吾有狄難,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我是以有輔氏之聚。

譯:等到貴國君繼位,我景公伸著脖子眼巴巴的望著西邊,說:“也該撫卹撫卹我們了吧。”然而貴國君依然不肯順此心意與我國稱盟,乘著我國有狄夷作亂,進入我國河縣,焚燒我國箕郜,損壞我國農作莊稼,屠殺我國邊境人民,於是我們不得已在輔氏聚集軍隊抵抗入侵。

“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獻、穆,使伯車來命我景公曰:‘吾與女同好棄惡,復修舊德,以追念前勳。’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會。君又不祥,背棄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昏姻也。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狄。’寡君不敢顧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吏。君有二心於狄,曰:‘晉將伐女。’狄應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於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不榖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譯:貴國君也後悔兩國結怨時日已久,想要求福於先國君獻公、穆公,派公子伯車來對我景公宣佈命令:“我們與你同結新好,共棄舊惡,重續兩國曾經的友好,以追念先君的功勞成就。”宣誓之言還沒有達成,我景公就逝世了,於是我歷公才與貴國相約在令狐會盟。貴國君又不善,背棄盟誓。白狄與貴國君同在一州,與貴國君世代為仇,但與我們卻有聯姻。貴國君來賜命:“我們與你一起討伐狄夷。”我國君不敢顧及與白狄的婚姻關係。懼怕貴國君之威,給手下官兵頒佈了攻打狄夷的命令。貴國君卻心有二心,對狄夷說:“晉國將要討伐你們。”狄夷雖然有所回應,但心裡卻憎惡貴國這種沒有信用的行為,所以將這些事情都告訴了我們。楚國人厭惡貴國君的反覆無常,也來告訴我們說:“秦國背叛令狐的盟約,之後來請求與我們結盟,說:‘告知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我雖然與晉國往來,但我只是唯利是圖。’’楚王厭惡其反覆無常,所以向我們宣告此事,懲罰秦國的不專一。

《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寡人帥以聽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諸侯退矣。

“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

譯:諸侯們都知道了這些話,非常痛心疾首,都來與我親近。我率領著諸侯聽從貴國的命令,只求重歸舊好。如果貴國君能看著諸侯的面子,體恤可憐我們,而與我們結盟,這便是我的心願,到時候自會安撫諸侯退卻,怎麼敢給貴國添亂呢?如果貴國君不願給與我們恩惠,我不才,就勸說不住諸侯了。

將這些事情都告訴給貴國執事,望貴國執事能做出有利於貴國的選擇。

本篇所言的是秦晉兩國外交的歷史,不搞清楚來龍去脈便看不懂。其中事件互相聯繫,真真假假,信息量很多,如一位同學所說,感受只有一個,就是寫的好,寫不出,多仰望,多學習。。。

結合其中所提到的事件,印象較深之處有如下幾段。

禧公十三年,晉國鬧饑荒時,冬,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百里:“與諸乎?”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汎舟之役。”

十四年,秦國鬧饑荒時,冬,秦飢,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讎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來而不往非禮也,晉國兩次得秦國施惠而不報答,是無禮,答應秦國的約定沒有履行,是無信,鄰國饑荒不去幫助,是無德。君主沒有德行,百姓厭之,上下分離,就不能抵禦外敵。身國同構,為人總是來而不往,長久也會引起反動,會被周圍人討厭,與群體分離。所以德為本,有德才能載物。

晉秦圍鄭,秦國與鄭結盟退兵時,子犯勸文公進攻秦軍: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文公去世,穆公伐鄭無功而返,途徑殽地時,晉軍想要追擊,欒貞子反對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但晉軍仍然攻擊了秦軍。

兩相比較,文公時期,不背別人恩義,不失其盟友,不擾亂和平。為的是更好的生,不為自己一方獨大而破壞整體的和。

《左傳·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此武七德。

那個時期給人感覺非常淳樸,君王遵從道義,是理應當這麼去做,十分實際,不會讓人感覺虛無縹緲。穆公借糧於晉時,文公不擊於秦,也並不和仁義衝突,義利並非絕對對立的。

《古文觀止》系列之呂相絕秦

再反觀文公之後。原先古人打仗,兩軍約定一個時間地點,不半渡而擊。文公去世後,晉國卻是開創了春秋伏擊的先例,攻其不備。其後古代戰爭的面貌大概,再也沒有約戰的傳統了,這便是降本流末吧。古代十分重視孝道,三年不改於父之道,可為孝矣,效仿於先君的行為,便是孝其先。而這裡的可謂死君乎,不僅是違背了先君一向與秦國的交好,也是違背了先君的處事原則。

秦國向楚國請求結盟時所言,

“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此處用語十分樸素,對神靈說的話,不能是不誠的,所以才寫的如此直白吧?可以看出古人對神靈的誠敬。

由此也生疑惑,之前和一位同學討論,本篇如此辯論,開創了外交辭令的範例,硬說秦國的不是,是否也是一種不誠呢。或許這在當時是一種“用“,為了幫自己的君主、國家達到目的,這對自己的國家來說也是一種盡職吧。但另一方面,為了達到某種功用,為了使自己一方更加強大,而捨棄了更重要的東西,也是一種降本流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