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晤言一室之內,或放浪形骸之外,《古文觀止》之澄懷格物讀蘭亭

或晤言一室之內,或放浪形骸之外,《古文觀止》之澄懷格物讀蘭亭

阮小籍

國學《古文觀止》之二——

《澄懷格物讀“蘭亭”》

1、

王羲之寫了一篇文字,很肯定的說,後來的人讀到我這篇文字,一定會感慨良多。

原話是——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說這話時,是公元354年,1600多年後的今天,重新讀來,真的是於我心有慼慼焉。

2、

《蘭亭集序》既是散文精品,又是書法精品。

我喜愛讀書勝過喜愛書法,所以我更喜歡王羲之的這篇文字,而不是書法。

在小鎮上高中時,第一次讀到蘭亭,只覺得王羲之好裝逼的樣子,文章也是華而不實的樣子。

浪跡江湖,一本《古文觀止》陪伴左右,從小鎮到洛陽,到南京,到上海,到蘇州。

夜闌更深,隨手翻來,是陪伴,是安慰,是落寞,是喜悅,是糾結,是釋懷……如同和一個人的相遇,從陌生到熟悉到懂得到相濡以沫。

好像是98年,我在南京丁家巷鐵醫附院的工地幹活,秋天的湖南路滿是糖炒栗子的味道,我一個人從湖南路到中央路漫無目的的走,梧桐葉子間漏下昏黃的燈光,腦海裡是王羲之《蘭亭》裡的句子——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腳上是髒兮兮的解放鞋,兜裡不超過50塊錢,抽的是2塊的雨花臺,但我在這異鄉的街頭,竟然沒有絲毫的孤獨。

金聖嘆說,花生米與豆乾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我發現,南京的秋天,背誦《蘭亭》嗅糖炒栗子,有洛陽羊肉湯的味道。

3、

董橋先生在讀彭歌的《憶春臺舊友》時說,許久沒有讀到這樣民國的文字了,彷彿暮秋時節穿過一弦月亮門走進一處古老庭院,花樹微茫,朱欄寂寞,水榭無語,怯怯然駐足憑弔之際,紗窗裡悠悠傳來哀婉的簫聲,如泣訴,如夢幻,如隔世。

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

人到中年,就像和一個老鄰居的碰面,開心了多聊幾句,不開心了招呼都懶得打。

枕邊的《古文觀止》,每每信手翻來,有時會恰好翻到“蘭亭”一頁,也懶得進去坐坐,有時翻來翻去,就為了再讀讀“蘭亭”。

朋友都有老的時候,而“蘭亭”卻歷久彌新,每次讀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4、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5、

或晤言一室之內,或放浪形骸之外,中年讀“蘭亭”,豈不快哉!


或晤言一室之內,或放浪形骸之外,《古文觀止》之澄懷格物讀蘭亭

阮小籍,居蘇州,喜歡文字、紫砂、硯臺、閒章這些樸素、自然的東西,作品見《散文》《讀者》《芒種》等

阮小籍文字——

1、

2、

3、

4、

5、

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