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通道被霸占谁之过

近日,家住武汉的余先生突然抽搐,他的妻子张女士连忙拨打了120,救护车很快赶到,众人合力将余先生抬上救护车,准备送往医院。可小区道路两侧都停满了车,无奈之下,救护车只得倒着开出小区,大概用了15分钟。遗憾的是,余先生在送医途中就停止了呼吸。张女士说,下一步她打算通过法律途径为逝去的丈夫讨个说法。同时呼吁类似老旧小区引以为戒,减少悲剧的发生。

生命通道被霸占谁之过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7月1日到7月15日,共监测到相关报道306篇。

生命通道被霸占谁之过

生命通道被霸占谁之过

从媒体类型上看,新闻和微信在此次报道中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总共占比超8成,其中,新闻平台占比约47%,微信平台占比33%。

生命通道被霸占谁之过

从地域分析上看,舆论热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事发地湖北,以及广东、山东和北京,其次是四川和浙江。

【媒体观点】

法制日报:我们在谴责车主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小区停车难并不是一个小区存在的问题,而是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这也暴露出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相关方面在规划和建设小区时,能够多一些超前意识,尤其应该考虑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现实,考虑到业主的停车问题,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车位,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停车需要,解决停车难题。

新京报:不管违停是不是直接导致了死亡的后果,物业和车主,至少都有从道义上反思的责任。不过,我们在批评的同时,也得意识到,类似救援通道受阻未必都是素质问题。比如像此次涉事的小区,停车难问题多次被反馈到社区、街道、房管依旧得不到解决,它说明小区规划缺少预见性,没能跟上车辆普及的节奏。可见,不管是公共道路,还是小区规划,都得保留一定的超前空间,否则很容易在车辆保有量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停车难还会转化为救急受阻的悲剧。

荆楚网:虽然这属于“偶发”,但偶发事件造成的却是生命逝去的恶果,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对此,我们不仅要反思自身的乱停车行为,还要在管理上再加把劲儿。是的,小区停车难,但就是再难,办法也比困难多。能把小区中的楼房、花园、草坪弄得很漂亮、很亮眼,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小区停车这件事上,同样做到“停车无忧”后使“生命通道”畅通无阻呢?对此,人人都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网友观点】

@坐地等疯来:物业有不可推卸得责任!

@要cool:乱停违停是不道德的行为!司机应当严惩应当严惩

@锋朔iK:乱停车本来就是个不文明,不应该的现象,而且乱停车并没有方便人们,反而是麻烦。治理乱停车首先就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其次则是要有严格规划的停车区域,最后就是人们高尚自觉的道德、品德。这个事件也正显现出了这个问题,希望乱停车现象能够得到治理和整改。

图/复兴大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