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明明是个幼儿园,却已开始教授小学课程,甚至还以“会拼音、数学”等作为“教学成果”……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的做法被教育部坚决叫停。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对办园教学行为不规范、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小学及社会培训机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频发、社会反映强烈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7月15日到7月19日发稿时,共监测到相关报道3998篇。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如上图所示,话题热度自7月15日起热度逐渐下降,经过一天的舆论发酵,话题热度不断波动,截止到7月19日发稿前,热度呈下降趋势。

媒体类型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媒体类型方面,新媒体是此次新闻报道的主力军,其中微信占比54.2%。另外,新闻门户网站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占比35.4%。

正负面分析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舆论倾向上,正面报道所占比重最大,占比超过七成。其次是中性报道占比19.9%,负面报道仅占比4.9%。

媒体观点

红网:当下,依法治教的脚步不能停,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不能放纵。而教育部门要释放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焦虑,处理好家长在幼升小择校中的问题,化解完全靠分数考核和决定学生命运的方法,遏制社会办学和到处都是辅导班的乱象……这些现象与问题相互连贯,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教育行业的整顿应从治标治本入手,从全面提高入手。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很可能出现抓了等于不抓、管了也是白管的尴尬。

四川在线: 学的早、学得多,不等于学得好。赢在起跑线上,并非教育铁律,有时反而是反教育的。世界杯进入决赛的的克罗地亚队,深受战火困扰,球员们的踢球环境很一般,核心球员莫德里奇小时候还得放羊,可他们却因为兴趣努力而后来居上,尊重足球发展规律才是他们逆袭的根本原因。教育的最大秘诀是尊重学习成长规律,而不是什么“抢跑”“占坑”,整治幼儿园“小学化”,教育部划下了红线,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在统一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规律的认知上补上拉下的功课。

网友观点

@瞬負SHYN:幼儿园小学化,那是小学害的,应该问问小学招生都考些什么,学校带头拔苗助长。

@DongL-O-V-ENancy:先和小学商量好再说吧。

@小路与泉水:中国畸形的教育形态。幼儿园上小学课程,小学上中学课程,中学上大学课程,大学回过头学基本礼仪,怎么做人。本末倒置,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到了。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复兴观点

在国人心中,仿佛学习超过现阶段所需要的知识是聪明的表现,人们吹捧的所谓“神童”也意味这个孩子可以超过其他同年龄人群所接受的教育阶段,比如十三四岁的孩子念大学,人们都会称之为“神童”,倍加称赞。因此,好像能学习超过孩子这个年龄段该学的内容仿佛是我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一个理念。幼儿园要灌输学前班的内容、学前班要灌输小学的内容、小学要尽可能了解初中的知识……如今教育局终于按下了暂停键。

实际上,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不仅仅知识停留在表面上这么肤浅,实际上还涉及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普遍存在?有一个原因是老生常谈的中产积极的焦虑问题,正因为自身处境不高不低,产生了焦虑的心情所以更注重下一辈的培养,希望下一辈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希望他们可以无时无刻的学习更多的东西。

另外,也涉及到中国的教育问题,相较于国外同等年龄时段的教育水平来说,中国的儿童教育难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从孩子抓起的儿童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直到完成高考,这根一直绷着的弦仿佛瞬间绷断。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先获家长认同

家长们一直在跟孩子强调,“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笨鸟就要先飞”,所以很多孩子往往被迫接受这与自身年龄段不符的教育,导致孩子们从小就背负着各界带来的压力,所以幼儿园“去小学化”迫在眉睫。

当然,一直以来幼儿园都在进行着“小学化”的教育,是园方和家长一致同意的,那么想彻底大范围的改善这一状况也并非易事,应由相关部门制定详细计划一步一步的逐步进行,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家长存在的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让家长完全信任教育部的做法,以保计划能顺利实施。

图/复兴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