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陳嶴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浙江瑞安陳岙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圖為:古榕樹成為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一道美麗的風景 範宇斌 攝中新網溫州8月1日電(記者 邵燕飛 實習生 範宇斌)浙南大羅山南麓,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十年“逆襲”,完成了從“重汙染工業村”到“宜居宜業村”的美麗蝶變。

潺潺流水,參天榕樹,村民坐在湖橋柳色中,輕搖蒲扇……實現“退二進三”的產業轉型,陳岙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業、養老養生產業、農家樂等。

浙江瑞安陳岙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圖為:兩位瑞安市民正在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遊玩 範宇斌 攝眼下,坐擁綠水青山的陳岙村,開發山水資源以景生財,盤活低效用地以地生財,優美的環境成為了該村的“搖錢樹”,旅遊業的興盛改善了村民們的生活。當前,該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9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淨資8000餘萬元。

但在十年前,陳岙村還是一個交通閉塞、環境糟糕、村集體收入負債130萬元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十幾年前,村裡因發展電鍍、水暖、冶煉等工業,汙染十分嚴重,不僅影響居住環境,還導致了村子裡的幾株古榕樹相繼死亡。”陳岙村村民陳聖華說。

其所說的情況,讓陳岙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眾芳不堪回首。“正是從那時起,村民們意識到了生態環境之重要,皆認為絕對不能再這樣發展下去了。”

浙江瑞安陳岙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圖為: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村居 範宇斌 攝陳岙人痛定思痛,從“治水”開始“治村”。

一座山塘、三條蓄水堰壩和一座自來水廠陸續建成,不僅解決了村民用水困難,還將多餘的水資源有償供應給附近企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86萬多元,賺得了“第一桶金”。

此外,陳岙村還搬遷走了100多家企業,工業汙染源徹底得到整治,並投入2200餘萬元對小流域沿岸進行景觀提升改造,形成了一條長達3公里的生態景觀。

除了治水,陳岙人還向山裡“進軍”,開展“青山白化”整治行動,共遷移了陳岙周邊山體上的墳墓5000多穴,整理出幾十畝山地。

“治水”“治山”換來了清新空氣、鬱郁青山、潺潺綠水。

“生態環境治理好了,還要讓陳岙人像城裡人一樣生活。”陳眾芳表示,村兩委以村集體的錢作引子,集中民間資金投入村莊建設,啟動舊村改造。

從一紙村莊整體規劃,如今躍然成為現實,充滿江南民居韻味的新村居與陳岙的青山綠水和諧相融。

浙江瑞安陳岙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圖為: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風光 範宇斌 攝“家住鄉村卻享受城市般的便捷,而堵車、空氣汙染等‘城市病’都不存在。”陳岙村村民夏寧雲對2萬多平方米的地下車庫讚不絕口,“770個車位,平均每戶人家有2個車位,人車分流讓村子安靜有序。”

如今這個處處散發“綠富美”氣質的村莊,也吸引了更多人選擇在此養老。

浙江瑞安陳岙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圖為: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露天游泳場 範宇斌 攝陳聖堯和老伴退休後,住在190平方米的別墅式套房裡,每天和朋友一起相約到大羅山晨練,生活十分愜意。他說:“現在的陳岙村是水泥路最長,汽車最洋,山水最甜,榕樹底下好乘涼。”

鄉村旅遊帶動了村民致富,68歲的村民董碎香在景區經營著一家小吃攤,每個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資,她說:“像我這樣的老太婆都能賺到錢了,現在的日子真是幸福。”

陳岙,從“髒亂臭”化身綠色“聚寶盆”,榮譽接踵而至:全國文明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下一步,該村將努力打造成為浙南閩北鄉村山水休閒旅遊目的地。

浙江瑞安陳岙村10年“逆襲”:化身綠色“聚寶盆”

圖為:浙江瑞安塘下鎮陳岙村一棵因工業汙染而枯死的古榕樹 陳曼曼 攝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中國生根發芽,而今,越來越多像陳岙這樣的地方以碧山清流為發展底色,帶來中國鄉村的振興,續寫綠色崛起的更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