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鬼子經常進行掃蕩,爲什麼總是找不到游擊隊?

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甚至有很多國家都認為中國無法抵抗日軍的侵略。

可想而知當時中國的情況是有多差,在那段時間中,國軍作為正面戰場的主要戰鬥力,不過這也在和日軍的交戰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抗日戰爭中,鬼子經常進行掃蕩,為什麼總是找不到游擊隊?

不過游擊隊在日軍的後方經常可以對其發起騷擾作戰,讓日軍特別煩惱,卻又沒什麼辦法,只能進行大掃蕩,或者是暗中前去偷襲,就如同“偷偷地進村,打槍的不要。”這句話一般,鬼子會暗中偷襲。

不過他們的偷襲,八路軍一般都可以很好的應對,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其實也和當時的情況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八路軍知道自己處於劣勢,尤其是深入敵後的時候,必須要時刻保持警惕,而且還會經常轉移,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固定的地點。

抗日戰爭中,鬼子經常進行掃蕩,為什麼總是找不到游擊隊?

而且在轉移之前,都會事先去將要去的地方進行偵查,然後修建一些防禦措施,防止日軍在偷襲的時候沒有發現,也可以在阻擊日軍的時候做到有所防備。

就比如說在1942年日軍的一場掃蕩中,所有隊伍都會在村口設防,修築一些工事,所以就算不知道鬼子偷襲的消息,在他們來了之後也可以進行反擊。

而且鬼子想要包圍八路軍也是很難的,因為制高點已經拿下,一直僵持到天黑,八路軍就會開始突圍。

抗日戰爭中,鬼子經常進行掃蕩,為什麼總是找不到游擊隊?

有一次八路軍686團被八千鬼子包圍,而且他們所處的地方很差,不過他們的團長在這個時候反而是冷靜了下來,帶著戰士們暗中潛伏到了鬼子的一處薄弱地點,很多戰士都幾乎是從鬼子的身旁過去的。

而國軍在這方面做的並不是很好,他們的凝聚力並不是很強,不動如山形容他們的友軍是再合適不過了,很多長官之間都有著利益的衝突,所以經常會發生矛盾。

還有在戰鬥打響之後,很少可以進行配合作戰,除非是上級下了命令之後,才可能會前去援助一下,還有作戰意志並不是太強,在南京戰役中,很多士兵都覺得他們應該要撤退。

抗日戰爭中,鬼子經常進行掃蕩,為什麼總是找不到游擊隊?

如果他們被包圍,也就很少有人能夠成功的突圍出來,因為他們不會有太多的防範,也不會像八路軍始終保持警惕。

在戰鬥中,八路軍應對緊急情況也要比他們好一些,可以保持足夠的冷靜,這也大大的減少了戰士們的傷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