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國軍隊滿員率只有60%!

中國軍隊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後,史迪威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備忘錄,他指出緬戰的失敗是由於指揮權的混亂和中國將領的膽怯退縮造成的,他決定由美國來訓練和裝備首批30個師,最後達到100個精銳師的中國部隊,同時撤換無能的指揮官。

在蔣介石看來,史迪威關於裁軍和發動對日本軍隊進攻的建議,是十分令人討厭的。因為改編中國的軍隊,將要打破中國政治力量的平衡,不利於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穩定。比如,如果按照史迪威的主張去做軍權還有可能落入蔣介石的政敵,比如李宗仁和白崇禧之手。

抗日戰爭,中國軍隊滿員率只有60%!

緬甸被日軍佔領後,中國的陸上國際交通線被切斷了,這條運力有限的鐵路和駝峰航線,維繫著搖搖欲墜的中國。這些美國援華物資在運到中國後,都要交到史迪威的手中。當他來到中國的時候,擁有幾個不同的身份和頭銜。

多種身份的重疊,加上對職責理解的不同,為史迪威與蔣介石日後的矛盾衝突埋下了伏筆。

抗日戰爭,中國軍隊滿員率只有60%!

1942年夏天,美國正計劃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縱觀當時的戰爭格局,歐洲和北非無疑是盟軍戰略中最重要的地區。而中國的作用是拖住日軍的主力,緩解美軍在太平洋上的壓力。

雖然有外來的援助,但這些有限的援助,沒有改變中國軍隊武器彈藥短缺的狀況。而散佈在中國境內的300個師,平均滿員的只有60%。在幾年的抗戰中,中日軍隊的傷亡比例懸殊。

抗日戰爭,中國軍隊滿員率只有60%!

熟知中國軍隊狀況的史迪威看來,把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投入到戰場無益於屠殺。他不是一個冷眼旁觀的人,他覺得必須要有所作為。

作為最高統帥,蔣介石對中國軍隊存在的這些問題並非一無所知。

中國的軍官並不像西方那樣,是體制化軍隊中的一員。他們往往以一種人身依附的關係效忠與領袖。美國援華法案通過之初,財長摩根索曾經就5億美元的軍費援助有過這樣的建議。

抗日戰爭,中國軍隊滿員率只有60%!

在中國軍隊裡面有許多兵會打槍,有的兵雖然拿槍,他拿了槍以後這樣打,不會瞄準,那這個不行,在駐印軍裡面個個都要會打槍。

從營地建立之初,史迪威就經常在這裡指導檢查,手把手地訓練中國士兵。

在1942至1945年之間,4箇中國師約10萬人,在蘭姆伽被重新訓練和裝備,日後國民黨五大王牌部隊中的新一軍和新六軍就出自這裡。在駐印軍紀念孫中山的大會上,史迪威用漢語向官兵講述越王臥薪嚐膽的故事,要求所有中國官兵,勿忘緬戰失敗的恥辱,枕戈待旦,等待反攻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