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青春懵懂,是最美好的感情。

然而,正因為是這樣一份美好的感情讓老師很為難。不加限制,聽之任之,可能會耽誤學生的時間,影響學業;

加以限制,引導不好,又容易走向極端,引起孩子逆反。如何對孩子早戀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呢?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早戀”是這樣界定的:發生在生活、經濟上未完全獨立,同時距離法定結婚年齡尚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少年群體裡的戀愛行為。

“早戀”是當代中國本土概念,在西方國家沒這個概念,西方人認為只要能戀愛的人都具備了戀愛的能力,所以無所謂早晚。

為什麼中國人定義它為早戀,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生物性成熟和社會性成熟之間日漸增大的剪刀差,這樣的一種時間差會造成一個既充滿青春活力又潛伏危機的較為漫長的過渡時期,我們稱這個時期叫青春期。

唯一能解決時間差的一種努力就是完善的教育,注重孩子心靈的教育,注重孩子內在人格建構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縮短這樣的差距。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一個少年由習慣於接受父母愛護、關心、照顧發展到去愛護、關心、照顧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異性,這一過程都是心理成長的過程。

這種體驗往往隨之會升華成對生命的尊重、對戀人的責任、對人生幸福的理解。這是認識上的進步。

這是從心理學角度看,但是從道德層面看就不一樣了。

但這裡面要有一個把握感情的分寸,孩子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家長要提前給孩子上這一課,這個分寸把握好了,和異性交往帶給孩子有益的東西孩子都能夠獲得。

老師的冷靜處理可以把男孩女孩初涉愛河的故事演繹成重返友誼大家庭的故事;

父母的耐心傾聽和信任尊重,可能會提醒孩子反思自己情感的選擇;同學之間對早戀的冷淡沉默,可能會引起戀愛者跳出陶醉狀態。

可見,早戀過程並非戀愛雙方能夠把握的,而是當事人與環境互動共創青春成長的過程。

面對跨入21世紀的新一代,在異性交往的教育上,我們仍舊停留在20世紀中葉。

我們缺乏民主意識,缺乏對少男少女純潔感情的尊重,缺乏對青春生命的尊重,缺乏“以孩子發展為本”的理念,缺乏長遠目光,缺乏對孩子一生幸福的關注,總是很功利地盯在一時一事上。

所以早戀的對策首先是明確民主、尊重的前提。知道孩子早戀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覺得孩子長大了,去尊重他這份感情。

要以孩子一生的發展為基礎來去看待這件事。我們不要去講孩子:你現在談戀愛,你將來拿什麼去對待人家。

不談這個,談我們自己,談戀愛對我們一生的影響,這是個很大的事,對人的一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是越是大事的時候,我們越要具有足夠的判斷能力,越要有足夠的能力擔當對別人的愛。這個時候切記不要講孩子,因為他的很隱私的東西不要去碰。

以時代發展為前提,不同時代的人對婚戀是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對待方式的。我們不能再按照我們固有的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因為多元文化給孩子帶來的衝擊是不可否認的。

別說你一旦愛一個人你要守人家一輩子,別給孩子增加負擔。另外,在這個時候孩子只是一個體驗,只是一個成長過程,不要把它當成結果。

但是絕對不要把他們的感覺當成玩,不要很隨便地去看待,要很嚴肅很認真地去看待,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很多觀點,很多價值觀會傳遞給孩子。

這個空間裡面孩子在這種情緒狀態下也很快地發展出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層面裡的東西來。

明確以人格教育為依託。以人格為依託的教育是我們每個家長心裡面對孩子進行婚戀觀和性教育的基礎,我們給孩子談的所有東西都最終歸結到我們自身的人格發展上來。

對待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表現出絲毫的不尊重,或者冷漠、輕視的態度,一旦我們表現出這些,孩子對我們的情感是很快很強烈的拒絕。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對待學生早戀,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早戀不是問題,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同時,早戀心理存在個體差異性,需要針對不同心理,採用不同方法進行疏導。

1.缺愛心理:“缺什麼,補什麼”

像單親家庭、夫妻一方在外打工的“半流動”家庭、“雙流動”家庭等,諸如此類的特殊的成長環境,導致孩子缺少應有的關愛。

缺愛的孩子容易早戀。對此,彌補缺失的愛是關鍵。通過師長的力量,影響其身邊的人,營造愛的氛圍,增強愛的表達。

當學生感受到來自多方關心的時候,就不會將愛的需求寄託於早戀對象一人了。

2.依賴心理:培養獨立意識

與缺愛的孩子相反,有些女孩子,得到父母的愛越多,越依賴愛。

一旦發現孩子因為溺愛而形成諸多缺點的時候,父母往往轉而嚴厲、苛責起來,然後怕孩子受傷又溫柔以待。

由於父母反覆不定的方式,孩子的依賴心理受挫,隨著與父母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於是亟待從同伴中尋找依賴,早戀隨之而來。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有效溝通,引導孩子認識到獨立的重要性,認識到完全依賴他人的關愛,獲得的幸福感總是短暫的,從而打消早戀的念頭。

同時,需要提供鍛鍊的平臺,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3.空虛心理:建設學習團隊

學困生由於學業競爭上的屢次失敗,自覺或不自覺地被集體邊緣化,從而產生空虛心理。這時,青春期的萌動,就會悄悄地侵擾到他們。

早戀成了彌補空虛、找到存在感的“救命稻草”。很顯然,這根“稻草”同樣救不了“命”。

追本溯源,可以做的是,讓學習充實心靈,建團隊助力成長。

穩定的學習團隊建設,讓學困生在學習上得到持續的督促和幫助,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對早戀的興趣相應就會減退。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4.逆反心理:改變教育方式

異性之間的好感很常見,若教師或家長以粗暴的方式橫加干涉,反而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讓好感升級為早戀。

這時,我們需要改變教育方式,用以心換心的態度,心平氣和地溝通,因勢利導地分析早戀,如“你一定有所顧忌,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

一方面怕老師批評,怕家長知道,怕影響學習;另一方面還要牽掛對方,揣摩對方心理。開始交往時往往是輕鬆愉快的,後面就會感到沉重。

戀愛不比學習簡單,戀愛中最難的是把握好自己。把握不住,則會釀成大錯。我想你也會顧慮到這一點的。

還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講述自己處理早戀的經歷,從而獲得他們的信任,讓早戀學生不再逆反,從內心接納師長的引導。

5.模仿心理:明確立場態度

班級一旦有早戀現象出現,出於模仿和好奇心理,其他學生也會尋找自己的早戀對象。

為了防止此類現象的擴大化,必須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討論早戀的影響,並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再通過系列班會,進行戀愛觀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引導學生科學理智地對待男女生交往。

6.愉悅心理——呵護美好向往

不難發現,男女生在交往中,有些確實是出於志趣相投、互相欣賞而產生愛慕之情。這種愛慕之情產生的愉悅感催人奮進,是美好而積極的。

他們因此而喜歡在一起,交流問題,相互切磋,分享快樂。他們不以談戀愛的名義交往,懂得剋制自己,把這份愛慕藏在心底。

對此,教師則不必打擾這份朦朧的情意,靜靜地陪伴成長;哪怕發現他們的交往遇上困境,也可耐心地等一等;若他們果真無力自我調整,那麼,再伸手去幫一把。

總而言之,面對早戀,首先從瞭解早戀心理出發,

然後再從行為、能力維度考慮,做好以下三個基本工作:調適心理,保持身心平衡;

調控行為,防止不良後果;鍛鍊能力,學會情感交往。情感交往是終生課題,若早戀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不管經歷如何,結果如何,都是一堂鍛鍊情感交往能力的好課。

看了大家的留言,小編覺得,青春萌動是一種朦朧的、單純的愛慕和欣賞,它油然而生非常純潔。

對這份美好的感情,一方面,我們不能隨便扣上“早戀”的帽子,即便是“早戀”,也是孩子的正常成長,我們要認同孩子的情感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認識到,孩子的情感發展需要學習,“早戀”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課,需要我們觀察開導、研究心理、化解迷茫,予以正確的引導。

最重要的是給出時間讓孩子們自己去感悟、反思、選擇和判斷,讓孩子在這份美好的感情中,學習和異性相處,學會完善自我。

妥善處理好“戀愛”和“學業”的關係,把“怦然心動”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貼“心”而行 ,讓青春更美好!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你家的孩子“早戀”了嗎?

記得關注轉發,最新教育熱點學習乾貨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