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某一天“早戀”會不會變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未來某一天“早戀”會不會變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假如你去問一個老外:“你對現在中國的學生早戀問題怎麼看待?”

他會很奇怪的問你:“戀愛不就是戀愛嗎,還有早和晚之說?”

事實上,據很多網友的調查,早戀這個詞出現的並不久,使用的的範圍也很小。中國也只有建國以後現行教育制度逐漸確立以後才逐漸出現的。所以我個人覺得可以在這裡給早戀下一個定義:所謂的“早戀”問題是建國以後伴隨中國確立的現行應試教育制度而產生的副產品。

對這個副產品感受最深的應該是70、80、90一代人,70後的父母大多是4050後,真正經歷過飢餓和愚昧的一群人;80後的父母大多是5060後,真正經歷過貧窮和劇變的一群人;90後的父母是6070後,迫不及待的要在孩子身上實現理想和抱負的一群人……

前兩年電視劇《小別離》上映時主角黃磊接受採訪時說:“早戀”這個詞太混蛋了,戀愛就是戀愛,我女兒如果14、5歲談戀愛的話我絕對不會干涉……

未來某一天“早戀”會不會變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當時這些話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輿論,有很大一部分家長說,像黃磊這樣要錢有錢,要啥有啥的精英人士當然可以這樣說,我們普通人的人生可玩兒不起!

我認為這樣的風涼話更是欠妥,類似我窮我有理!

每當大家把這個話題擺到檯面上來說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家長們一個個的義憤填庸,恨不得把“早戀”的孩子塞回肚子裡重新投胎,但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不一定哦。

事實上,上層社會是不怕孩子早戀的,畢竟有父母兜底。你看《情深深雨濛濛》裡面,雪姨天天逼著女兒如萍談戀愛,恨不能直接送入洞房。民國時期的那些名媛公子只要互相看對眼,家長分分鐘幫你操持。放在今天也是一樣,黃磊作為精英階層的代表很能證明一部分人的立場。

未來某一天“早戀”會不會變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底層社會也是不怕孩子早戀的,搞出來孩子更好,直接把婚禮酒席擺了。男方父母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好糊弄。若是她們讀了哪怕大專,或到大城市打工,見識開闊後自己的兒子根本就搞不定。先把生米煮成熟飯,等孩子一生,留給爺爺奶奶帶著,小兩口包袱一打相攜出去打工還能多一份收入。

未來某一天“早戀”會不會變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對於這些不需要高考的群體來說,其家長壓根不認為有所謂“早戀”。你能說什麼?


中國家長,確切的說是當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農村遷往城市的中產階級家長,才是最反對孩子早戀的一群人。反對早戀是因為這種行為“可能”會減少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進而造成階級躍升無望甚至滑落。

在男同學父母眼裡:如果兒子早戀,很難把女朋友娶回家,因此這件事情沒有收益。而早戀可能會影響成績,考不上好大學,造成階級滑落。因此早戀只可能有壞處,不可能有好處。

而女同學父母眼裡:一旦女兒懷孕,意味著教育中斷,她必然會階級滑落。男方几乎不可能為此結婚,即使結婚,男方也是個階級滑落到最底層的“廢物”。而女兒考上大學,才會有更好的選擇。因此“早戀”必須嚴打。

你看一二三線城市土著,往往也對所謂“早戀”不怎麼管。孩子如果實在不是學習那塊料兒,家長也不會非打即罵,職高和五年制大專裡基本都是土著,也沒必要去考慮其他地方的房價。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都僅僅是“別懷孕就行”。

土著們雖然學歷不高,但家裡總收入未必低,可能是國企基層幹部、高級技術工人,也有可能是拆二代/買房早/有小生意,過的比大多數諸位“中產階級”都輕鬆。

好吧,這類佛系家長也是特例,咱們就討論那些對子女有要求的家長該怎麼做?

今天,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已經變成了當年的受害者們(708090那代人)。那麼,他們會不會反過來像當年自己的父母一樣變成一個“加害者”?

我告訴你,行不通了!這些年我們看到的標題聳動的社會新聞還少麼!

青春期的孩子們戀愛越來越年輕化、普遍化、這不是社會能夠阻擋的,更不是家長想管就能管的了的。

今天的孩子們接觸到的流行文化是什麼:瑪麗蘇腦殘文?流量主偶像劇?

未來某一天“早戀”會不會變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現在就是什麼東西火什麼影響力最大,現在就是流量為王,你講道理沒人會聽。全班的人都在看,全班的人都在玩,全班的人都想談戀愛,沒有誰能夠倖免於難。

我們得承認,這就是新一代的規則。

網絡文化在無聲無息之中爆炸了全世界,不停的影響著決定著下一代的三觀,並帶領著鉅額的資本衝出新的行業。

所以現在問題的重點根本不在於學生談戀愛對不對,而在於,學生談戀愛的話,應該怎麼談。

畢竟戀愛這件事,只分人,不分年齡。

在保護好身體和精神健康,保持學業不受影響的基礎之上,怎麼就不能談戀愛了?為什麼一提到談戀愛,家長和老師們想到的都是固定的模式?

嚴防死守、圍追堵截、毆打辱罵……

中國兩性情感教育的缺失,很多孩子明明被性侵卻還不知所以然,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很多孩子偷嚐禁果,意外懷孕,造成悲慘的結局。

在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眼裡,你越嚴防死守,他越要反其道而行。作為家長,我們為什麼不在這個時候好好的教一教他書本上沒有的,老師絕口不提的性教育。

與其說費盡心機阻止他們,不如告訴他們戀愛中的責任和義務,認認真真的給他們上一節性教育。讓他們瞭解避孕套的作用,強效避孕藥的危害,讓她們能勇於正視自己的情感,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你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但這不正是現在應該做的嘛?

未來有一天,希望所有的家長們能放棄功利心,告訴孩子戀愛就是戀愛本身,沒有早晚之分,享受當下的同時能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