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在热爱健身的人们看来,无论是三伏天,还是下雨天,户外健身已成习惯,一般的天气转变无法停止大家对运动的热情。

然而近年内,运动性猝死、运动性昏厥的案例已经不稀奇。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晨练猝死新闻频现

7月18日早, 北京一位大爷在陶然亭公园晨练时发生猝死,路人拨打120求助。急救车组到达现场,检查老人已无生命体征。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6月14日早,南宁一男子在南湖公园晨跑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120医务人员接报赶到后,将男子送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遗憾的是,该男子最终没能抢救回来。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5月26日早,厦门一男子在晨练时突然仰面倒地,经急救中心人员确认,该男子是因短时间激烈运动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5月3日早晨,余姚一男子在晨练时突然晕倒,虽然附近跑步的跑友发现后立即对他实施了救助,让大家遗憾的是送到医院后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死亡的悲剧给三伏天锻炼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三伏天里科学健身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夏天为啥心血管疾病高发

小编在公开报道中了解到,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显著提高。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倍~5倍。这些都加重了心脏的工作量。同时,天热,汗腺开张散热,“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脏泵血时会更加吃力。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这个时候,心脏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充足的氧气、葡萄糖等能量物质。而心脏本身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通过左右两侧冠状动脉来供应的。加上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致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流减少。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夏季,心脏很劳累,本身的营养供应又相对较差,此时,如果人的冠状动脉再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窄或堵塞,心脏的血液供应量就更会减少,这时就会发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会心跳停止而猝死。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三伏天锻炼要注意五大事项

1.锻炼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

夏季锻炼一定要掌握好活动的时间,最好选择太阳光线不强、气温较低的清晨与傍晚时间进行锻炼。锻炼时尽可能选择阴凉通风处。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2.气温超过30℃避免运动

高温天气,如果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30%的水分蒸发,使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当室外温度超过30℃时,要尽量避免外出运动,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中等强度或强度较低的活动。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3.避免做高强度运动

高温天气,进行高强度运动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猝死。骑自行车、竞走、健身操等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可以等到天气相对凉爽的时候再做,可以避免因体温过快上升而出现不适。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4.初学者要有节制地运动

如果你是一个健身初学者,那么最好避免在烈日下运动,而且运动要有节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锻炼,不要盲目从众。身体健康状况较弱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也要有节制地运动。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5.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水是人们锻炼时必不可少的忠实伙伴。切记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去补水,那时意味着你已经缺水3个小时。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应该补充2升的水。运动时更应该注意及时补水,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饮用,最好少量多次饮水。运动前、运动时和运动后都应不断地补充水分。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今天,小编给大家说了一些三伏天锻炼注意事项和禁忌,希望大家都能关注,也能及时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不要等到身边有人倒下了,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又有人晨练猝死!三伏天户外健身到底该注意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