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了学的你,依然还是那么爱抱团?

今日宜思考。

为什么留了学的你,依然还是那么爱抱团?

留学前,以为自己会和外国人打成一片。对自己的口语也足够自信,能够沟通交流无压力,交朋友更是so easy。

但是,留了学之后才发现,其实交外国朋友并非易事。留了学才知道,留学生朋友圈的光鲜都是给别人看的,其中的苦楚就只有自己才知道。

每次朋友圈的旅行,同伴依然是中国人的面孔。朋友圈的聚餐,常常是大家围在一起热闹吃火锅的场景。

为什么你都出国了,还是和中国人抱团?为什么你都出国了,还是交不到外国朋友?为什么你都出国,还不和外国人多交流一下,深入感受当地文化?

作为留学生群体,仿佛总是伴随着很多质疑与标签。抱团只是对留学生的印象之一,可是为什么抱团,其实这背后也有很多无奈……

你为什么和中国人抱团?

人本身就是一种群居动物,去到一个全新又陌生的环境,是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的。对于一些人来说,本身性格就非常的外向,那么交朋友就会相对来说主动一些。

但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特别腼腆内向的同学,在国内的时候,就不喜社交。出了国之后,交友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口语要好,这其实是一个首要的要求。不然,对方说什么,你都听的云里雾里,就更别深入沟通交流,交换兴趣爱好了。

近来,越来越多的媒体爆料中国留学生英语水平不够。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反映对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表示失望。

我们排除掉那些混日子的留学生,绝大多数留学生还是想要努力练好口语的,毕竟这是生活必备技能。

为什么留了学的你,依然还是那么爱抱团?

抱团的另一个原因是就交友的难易程度而言,如果非要排个名的话,不可否认的是相同肤色,相对来说同样文化大背景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是我们最容易交到的朋友。

有时候,外国人其实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抱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心态对待我们留学生。

一些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偏见常常会影射到中国留学生的身上,他们对留学生的态度并不友好。甚至,还有一些屡见不鲜的种族歧视。

这种情况,我们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这也导致了一些留学生并不愿意和外国人交朋友,因为文化的差异,所以沟通常常会很困难。

怎么才能不抱团?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抱团的困境呢?如果真的很想交到一个外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抱有一颗开放的心。能够接受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对于对方文化的尊重。不仅仅是生活,饮食习惯上,还有一些宗教上的信仰也要理解。

其次,要主动一些。除了参加一些常见的社团活动,一些当地人的活动,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参与。因为在这些社交活动中,你确实是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交流后,你确实会发现外国人的思维方式确实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看问题的切入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以美国人为例,他们会更愿意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所以最开始接触美国人的时候,会觉得他们有时候废话超级多,但是却多的可爱。

聊天常常是先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全部都表述出来,最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或许这样的表达方式,他们会觉得对方能够更好的接受。

如果你交到了一个知心的外国朋友,那么有了熟人的引荐,很快你就能拥有更多的外国朋友。

会聊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对方的comfort zone, 不让对方尴尬,找到共同的兴趣点。或者说喝上一顿酒,或许你们就能成为朋友了。

写在最后

说到底,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交不到外国朋友而感到难过,或者刻意的委屈自己去融入所谓的“主流社会”。

在国内的时候,很多人都想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标榜小众,所以出国了之后没必要一定改变自己。

我们也没必要非要抱着什么目的性去交朋友,在国内交朋友的标准是怎样,出了国还是一个样就好了。

如果仅仅是想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去交一个外国朋友,真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内心并不是很想要成为所谓的“文化交流大使”。

而且,朋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遇到了称得上挚友的人,就努力成为更好的朋友。如果只是泛泛之交,就随他去吧。

为什么留了学的你,依然还是那么爱抱团?

交朋友这件事情,无论对方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本来就应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带给双方的都是良性有益的提升,而不是恶性无尽的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