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後撕書,是真的「狂歡」還是無腦的盲從

更多公務員、公職公告資訊、考試技巧,關注公眾號:湖北招警考試

【熱點背景】

2018高考結束,考生們撕書的照片又出來了,意料之中,也有些失望。一旦被“儀式感”綁架,不加思考地遵循,就變成了盲從。而盲從的結果則是失去了“儀式”本來的意義,呈現出毫無變化、毫無新意的機械性重複。

【綜合分析】

高考結束,考生們撕書的照片又出來了,意料之中,也有些失望。朋友圈裡有人說,這表明學生們深知應試教學無用,只是為了高考虛與委蛇,我想對這位朋友說,您可能想多了。作為一名同樣經歷過撕書等陣仗的前考生,我以為,那種有明確主張、用撕書“抗議”教育體制弊端的學生就算有,也是比較少的,很多考生在大考後撕書,只是因為不想錯過一場難以複製的“狂歡”。

高考生撕書,未必真對課本或教學抱有怨恨;高校畢業生從宿舍樓往外扔酒瓶、水壺、點燃的床單,也不是真的要跟自己的財產物品決裂。從動機來說,首先這是一種慶祝“結束”或“解脫”的需要。但這個時候的學生,其實各自處於不同的心理狀態,有人需要釋放的壓力很大,慶祝的是“解脫”;有人可能只需要跟過去幾年時光來一次溫情的告別。

考完後撕書,是真的“狂歡”還是無腦的盲從

對於早就被考試、上學逼得焦頭爛額的學生來說,一般的告別儀式自然比不上撕書、扔東西更能宣洩情緒;可要是你學得挺開心,考得挺順利,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幹嗎非得表現得跟飽受摧殘似的?那些實際上不需要“慶祝解脫”但卻選擇了“慶祝解脫”的學生,分析其心理,大約脫不了“盲從”二字。

一種是對外在“儀式”或他人慫恿的盲從。大考過後撕書的現象在全國各地不少學校都出現過,存在了至少十幾年,在一些學生看來,似乎已經成為某種約定俗成的“儀式”。一旦被這種“儀式感”綁架,不加思考地遵循,就變成了盲從。而盲從的結果則是失去了“儀式”本來的意義,呈現出毫無變化、毫無新意的機械性重複———除了撕書還是撕書,最終剩下的不過是一地垃圾。有的學生甚至沒考慮到如果需要復讀該怎麼辦。

還有一種是對內心弱點的盲從,半是源自追逐“罪惡的快感”,半是源自“法不責眾”的自我寬宥。大考後“無法無天”,老師家長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社會輿論也比較寬容,輕易被這種“機會”誘惑,足證意志力薄弱,遇事就容易激發出人性之惡。用堅強的意志力和清晰的判斷力去抵制惡念,則是教育應有之義。

近幾年的教育改革呼聲和高考出題方向,都體現出人們對青少年培養創新思維、獨立意識的重視。不過,僅從撕書之類“儀式”的頑固程度來看,欲實現這一教育理想還任重而道遠。

考完後撕書,是真的“狂歡”還是無腦的盲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