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中国汽车威胁论”最早是2011年8月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前任CEO马尔乔内在美国汽车行业管理年度研讨会上抛出的言论,并表示,西方与中国车企的竞争将不可避免。

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让马尔乔内对中国汽车产生“威胁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在中国正遭遇少有的“寒潮”。2011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在华销售量不足1.5万辆,这是一个让马尔乔内极为尴尬的业绩。

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未曾想到的是,在马尔乔内提出“中国汽车威胁论”后的七年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在中国市场就如同陷入泥潭,一天天走向衰落,由于业绩太差,今年菲亚特品牌再次被迫退出中国市场。不知刚刚过世的马尔乔内生前对此作何感想——也许会想“气死老夫了”。

“菲亚特退出中国,集团CEO被气死”,这样一来当年马尔乔内提出的中国汽车威胁论又再次被外媒翻了出来,外媒认为,“过去中国政府用高关税和复杂的合资要求保护了本土汽车产业。”如今中国政府虽然已经大幅降低关税并且计划放宽外资车企的合资股比,但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成长起来并形成了威胁,尤其是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量子计算等领域有全球领先优势。

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不管合资模式是否有保护到本土汽车产业,但确实是有一批民族汽车品牌成长起来了,这一次的中国汽车威胁论也许会让更多外国品牌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压迫。

比如吉利,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跨国汽车集团,旗下有沃尔沃、宝腾、路特斯、Polestar、领克等品牌,并且是戴姆勒集团最大股东,手里掌握戴姆勒9.69%的股权。

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2018年上半年吉利实现销量76.66万辆,单一品牌销量超越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本田等合资品牌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汽大众。

再比如说比亚迪,坚持走核心技术路线,如今比亚迪的插电混动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不但领先国内竞争对手,就连在国际舞台上也都是当仁不让。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早已成为中国汽车的形象代言人,驰骋在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

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而比亚迪所开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模式,更是给全球车企带来了一个从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阶段的完美解决方案,包括BBA、捷豹、路虎、保时捷等豪华品牌在内的国外老牌汽车厂商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插电混动车型。

外媒再炒“中国汽车威胁论”,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深化,中国车企早已不甘于做一个“代工厂”,如果说2011年马尔乔内提出的中国汽车威胁论更多是在抱怨的话,那这一次中国汽车确实是真正的狼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